南方大蟑螂已經瘋狂入侵北方,嚇壞網友,如果蟑螂滅絕會怎麼樣?

2023-06-14     怪羅科普

原標題:南方大蟑螂已經瘋狂入侵北方,嚇壞網友,如果蟑螂滅絕會怎麼樣?

博物的一篇「各種大蠊已經進軍北方」的博文火了,很多人好奇北方難道就沒有蟑螂嗎?而苦蟑螂久與的南方朋友經常會問蟑螂滅絕了會怎麼樣,對地球生態有什麼影響?

我是在南方出生的,雖然小時候在北方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我從來都不知道,對於北方人來說,蟑螂是很罕見的動物。

直到後面在自媒體平台寫文章,編輯了一些關於蟑螂的內容,有許多北方的網友留言,表示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見過蟑螂。

美洲大蠊,南方主要就是這種蟑螂Gary Alpert

開始我是不信的,世界上還有哪個地方沒有被蟑螂占領的,但是後面發現越來越多的北方網友都表示自己從來沒見過蟑螂,我就不得不相信了。

當然,北方是有蟑螂的,只是遠沒有南方蟑螂這麼猖獗而已,尺寸也比較小,常見的通常是德國小蠊,而且也不像南方那樣與人為伍,北方蟑螂很少出現在室內,所以給人一種北方沒有蟑螂的錯覺。

之所以蟑螂在北方情況還好,當然和環境有關係,因為北方乾燥寒冷,不是蟑螂最喜歡的棲息地。

但是由於物流、貨運等因素,南方大蟑螂(美洲大蠊)出現在北方是肯定的,畢竟我們的北方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寒冷乾燥的,而貨運四季都在進行。

由於蟑螂真的太讓人討厭了,估計人們對它們的仇恨值至少能排在第二,僅次於蚊子,因此網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希望蟑螂滅絕,或者問蟑螂滅絕了到底對生態有什麼影響。

廣義上來說蜚蠊目都可以稱作蟑螂,但是現在蜚蠊目除了我們熟悉的披著蟑螂外表的蟑螂外,它還包括白蟻(以前白蟻是單獨分類的,但近幾年的遺傳和分子證據表明它們也是蟑螂,準確的說是食木蟑螂演化的)。

所以實際上蟑螂種類是非常繁多,其中500 個屬的大約 4400 種是「類蟑螂」的,以及大約 300 個屬的大約 3000 種是「類白蟻」的。

如果大家是希望整個蜚蠊目都消失的話,那麼整個世界將徹底改變。

蟑螂非常古老了Connor Long

蜚蠊目有哪些生態作用?

如果你問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群體是什麼的話,那麼有些人可能會回答你是人類。

但其實無論從基因的傳播程度,還是種群的數量來說,人類都不是最成功的,真正最具多樣化的生物群體是昆蟲,現在地球上大約80%-90%的動物都屬於昆蟲。

如果你繼續細分最成功的昆蟲又是什麼的話,那麼可能更多人的選擇是螞蟻。

但其實蟑螂這一大類可能更有競爭力,至少在數量上它們確實有這個實力。

雖然昆蟲很多,但群居的並不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是蜜蜂、螞蟻和白蟻,這三種昆蟲在數量上絕對是昆蟲界的門面。

而其中數量最少的是蜜蜂,而最多的是白蟻,據估算,全世界所有白蟻的總數差不多是所有螞蟻的27倍,這還不算那些獨居的蟑螂。

圖:白蟻製造的土墩

其實從一個物種的生態位就能看出該物種的種群數量,一般情況下就是種群數量越多,就處在食物鏈的越低端。

螞蟻是掠食性的,白蟻是植食性的,所以白蟻比螞蟻多,是情有可原的。

這種龐大的種群數量,它們的生態作用自然也是十分關鍵,第一個作用就是食物來源,它們是鳥類和哺乳動物最重要食物來源。

有許多物種都是直接食用蟑螂這一大群體的,如果沒有蟑螂,估計他們也很難生存。

第二個作用是它們其實是非常不錯的分解者。

許多蟑螂其實在吃方面都不挑剔,它們基本什麼都能吃,特別是那些腐爛的有機物,蟑螂的最愛,這可以很好的將氮、磷等植物需要的元素留在土壤中。

馬達加斯加的一種蟑螂被單做寵物飼養Totodu74

這點算是他們對植物的反哺了,如果完全沒有這些蟑螂的話,微生物將分解所有,讓氮進入大氣,這非常不利於植物,所以森林需要蟑螂。

總得來說,蟑螂這個生物群體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不可或缺,畢竟種類和數量就擺在那裡。

如果有某種技術能讓這個群體逐漸或者快速滅絕的話,那麼地球生物群落將發生質變化,體現出來就是生態災難,等地球再次恢復生機的時候,將不再是我們現在熟悉的樣子,就像我們現在和恐龍時代有著完全不同的動植物一樣。

但如果你只想消滅與人類生活有直接衝突的那些蟑螂的話,那其實真的沒啥關係。

全世界大約只有30種蟑螂(不算白蟻)和人類棲息地有關,也就是我們可能會討厭的那些,讓這30種消失的話,沒什麼大不了的。

實際上,任何30個物種消失,對地球生態都不會是致命打擊,用不了多少時間——甚至可能只要幾年就會有新的物種替代他們重新占領這些生態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760678c7eb12c04b573b10b86703d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