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早教課可以代替感統課嗎?

2022-07-24     於夢嬌聊生活

原標題:上早教課可以代替感統課嗎?

從寶寶的孕育到出生,父母一直在孩子身後保駕護航,好不容易熬過孩子

2~3

歲,克服了入園焦慮,想著之後就是小學、初中、高中,按部就班的學習和生活,孩子不用自己操心了。

各位爸爸媽媽如果這樣想,你們就錯了,

家長走過的最難的路,永遠都是孩子的套路

很多孩子一進入幼兒園或者小學,一些問題就陸續暴露了出來:注意力不集中、不聽話、頂撞老師、脾氣暴躁等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越大越活回去了,讓家長很是頭疼,分分鐘想把孩子

「回爐重造」。

其實,這真不是孩子的錯,不是孩子學壞了,是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

,需要做感統訓練。

很多家長對感統失調的認識、了解程度普遍不足,一說到感統訓練,就覺得是多動多鍛鍊,還有的家長甚至覺得感統課就是一般的早教課而已。

可是就是因為家長誤以為感統課就是早教課的觀點,導致由於缺乏針對性訓練,孩子感統失調的症狀越來越深,以至於錯過了最佳訓練時間。

嚴格來說感統課並不是早教課,兩者之間不光是從上課內容還是教學年齡上都有很大的區別。

早教課程屬於親子體驗類的課程,注重的是親子互動和歡樂自由的氛圍,對孩子的能力提升(規則秩序、專注力、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等)沒有嚴苛的要求。

感統課屬於能力提升類的功能性課程,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長進步(生理、心理、行為舉止等綜合能力)。簡單來說,玩的什麼遊戲就是針對性的提高什麼能力,就是在有質量的玩中獲得能力提升。

早教課程其實從孩子一出生就可以上,特別是

3

歲以下報早教課程的居多,而感統課主要針對的是

1.5~12

歲的孩子,這些孩子正處在感統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有效的感統訓練不僅能起到預防,也能起到糾正感統失調的作用。

對於

1.5

5

歲的兒童而言,如果孩子的感統能力發展比較均衡正常,沒有明顯的感統失調、感統能力不足的現象,上早教課和感統課都可以,也可以同時上。

如果孩子的感統能力弱於同齡孩子的水平,比如膽小退縮、粘人好哭、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聽而不聞、缺乏規則意識、語言發展遲緩等等,孩子最需要的是上感統課,

只有把基礎能力提升上來之後,孩子在其他方面才會有更好的表現和更多的可能。

而此時如果孩子只是在上早教課程,並

沒有針對性地對孩子的不足進行訓練強化,他獲得的能力成長非常有限,後期的行為能力表現會比同齡孩子落後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36cbbca434330c01e505bf3f952e9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