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人最易患上痛風,特別是第二種!希望中招的人里沒有你

2020-01-27     養生雜誌

過去,痛風被稱為「老年病」,但是這些年,得痛風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了。痛風的年輕化也和年輕人的飲食結構有關。因為,說得直白一點,痛風也算是一種「酒肉病」、「生活方式病」。

生活方式與痛風

年輕人中需要擔 心痛風的是男性,因為女性絕經後才有可能得痛風,除非是腎臟功能不全、卵巢功能衰退等。如果有以下這幾點,需要警惕痛風:

喜歡吃肉:痛風發生的晚上,患者往往都會大吃大喝。肉類多屬於高嘌呤食物,例如:內臟、海鮮等,如果食用太多,就會導致尿酸太多,來不及排出去,就有可能痛風。再有就是吃火鍋的時候,會涮很多肉類、海鮮,還有人喜歡喝湯,這些都有可能導致痛風的發作。

開懷暢飲:現在應酬、吃飯,可少不了酒,但殊不知,酒也是引發痛風的導火線。乙醇會促進腺嘌呤核苷酸轉化,讓尿酸增多;再一點,乙醇的氧化也會讓血液當中的乳酸濃度增高,血液的酸鹼度會下降,尿酸鹽析出晶體。而喝酒的時候免不了吃肉,也會導致痛風的急性發作。

突然劇烈運動:日常中不喜歡運動的人,關節腔內沉積了一定的尿酸鹽結晶,日常不會有問題,但是一旦突然劇烈運動,就會給關節腔造成巨大摩擦,導致急性痛風發作。所以,白領們日常還是要堅持運動的。

男性胖子:年輕患者中,不少都是男性,且身材肥胖。儘管說肥胖不是痛風的直接原因,但是肥胖患者往往會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這些因素就會引發痛風。

工作狂人:多數年輕人的工作壓力都比較大,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飯,如果過度疲勞也可能會導致痛風。再有就是長期熬夜、壓力大,身體素質也下降,抵抗力較弱,身體內的炎症就會表現出來。

痛風患者飲食管理

痛風患者日常的飲食也很重要,所以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喝酒:日常飲酒不可避免,與白酒比,啤酒更容易引起痛風。

飲料:少喝含糖的飲料,尤其是果糖飲料。

喝水:每天要喝1.5-2升的水,幫助排出體內的尿酸,可以選擇喝鹼性水。

肉類:禽類的嘌呤高於畜類,畜類中牛肉嘌呤又相對低。

海鮮:蛤蜊、刀魚的嘌呤相當高,痛風患者不宜吃。

蔬菜:多部分蔬菜嘌呤含量低,但是菌類除外。

水果:櫻桃中的花青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排出尿酸,緩解痛風引起的不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2AL928BjYh_GJGV115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