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有的索尼也要有,PS Plus全平台訂閱將至

2023-12-24     三易生活

原標題:微軟有的索尼也要有,PS Plus全平台訂閱將至

就在數天前,黑客組織Rhysida聲稱入侵了索尼旗下遊戲工作室Insomniac Games,並且其陸續曝光的一系列文件中,除了透露該工作室的具體遊戲製作預算,以及即將推出的《金剛狼》等遊戲外,甚至索尼對於其遊戲開發成本越來越高的擔憂也被公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被Rhysida方面上傳的海量文件中,有部分就指向索尼計劃將旗下的PS Plus訂閱服務擴展至更多平台。

根據相關文件顯示,索尼內部將這一計劃稱為「Services 3.0」,旨在「通過多平台統一訂閱方案來吸引更多的潛在用戶」。具體來說,就是將PS Plus訂閱服務從現有的PlayStation平台,擴展至PC、手機、平板電腦、瀏覽器,以及智能電視等主流終端。其中還提及,「Services 3.0」的具體操作是在其中整合R星的GTA+、Disney+、Spotify會員,乃至米哈游的遊戲訂閱等服務,從而擴展跨平台PS Plus訂閱方案。

不難看出,索尼的這個「Services 3.0」基本上就是對標微軟的Xbox Game Pass Ultimate(下文將簡稱為XGPU)。為了實在自己的目的,索尼方面不僅僅找了如今在移動端一騎絕塵的米哈游、PC端叱吒風雲的R星,甚至為其準備了視頻流媒體訂閱服務Disney+和音樂流媒體平台Spotify。那麼問題就來了,在PC和手機市場,PS Plus能對微軟的XGPU產生威脅嗎?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PS Plus是如何在主機端取得成功,在移動端和PC端或許就會因為同樣的理由失敗。去年5月,全新版本的PS Plus在推出時由於背刺老用戶的操作,很快就迎來了一片罵聲,但最終玩家們還是選擇了剁手,畢竟聯機遊戲和每月入庫的新遊戲還是挺有吸引力的。根據索尼方面最後一次在財報中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PS Plus擁有超過4740萬個用戶。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XGP的會員數量為2500萬。

事實上,PS Plus在主機端的後來者居上靠的是主機本身的優勢,而非PS Plus真的很有吸引力。在日前索尼方面公布的相關數據中表明,自2020年11月發售以來,PlayStation 5累計銷量已突破5000萬台。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可供轉化的付費用戶自然也就更多。然而跳出主機這個平台後,PS Plus的市場競爭力就不太夠看了,畢竟索尼的獨占策略在PC端和手機端都沒什麼優勢。

誠然,以2020年的《地平線:零之曙光》為標誌,最近幾年有一大批索尼互動娛樂(SIE)的第一方遊戲陸續登陸PC平台,但問題在於這個遊戲陣營在PC上實在是過於單薄。而且PC也不同於主機,這一塊的市場競爭更加充分,除了微軟之外,還有valve的Steam、Epic Games的Epic遊戲商城。更何況到了PC端,就是微軟的主場了,Windows和Xbox的整合也是其過去一直在力推的項目。

而主機玩家購買PS Plus,除了每月贈送的遊戲外,與其他玩家聯機才是關鍵。但問題是,在PC端從來沒有哪一個遊戲廠商或平台嘗試過遊戲聯機還要額外收取費用的操作,索尼想必就更沒有勇氣去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因此PS Plus在主機端的最大賣點,在PC端顯然是不成立的。

如果說「Services 3.0」在PC端還只是局面困難,那麼到了移動端或許更是將會進入地獄難度。目前,微軟XGPU在移動端提供的服務是以雲遊戲形式展開,但索尼的PS Now雲遊戲顯然暫時還比不了微軟。畢竟,微軟Azure在雲服務上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Azure數據中心支持的xCloud更幾乎是目前雲遊戲賽道的霸主,甚至當初英國監管機構反對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也是以前者在雲遊戲領域的壟斷為理由。

所以這樣看來,用勝算渺茫來形容索尼的跨平台訂閱計劃「Services 3.0」似乎並不過分,可既然如此,索尼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答案是他們要賺錢,更準確的說,是PS Plus訂閱服務本身需要儘快實現盈虧平衡。

此前在今年8月末,索尼方面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宣布PS Plus全面漲價至少30%,而且並沒有附帶相應的權益升級,當時就曾又一次讓玩家沸反盈天。

索尼這一操作的背後,或許是PS Plus的用戶量增長陷入了天花板,4800萬用戶可能就是PS Plus的極限了。由於在此次大規模漲價後,索尼在財報中更是停止更新PS Plus的訂閱數據,原因也大機率指向了訂閱用戶規模的下降。所以歸根結底,主機遊戲的商業模式在開發成本不斷水漲船高的情況下,似乎就快要玩不下去了,而索尼又是押注服務型遊戲、又是放棄「Only on PlayStation」、還推出各種外設,其實都是為了利潤。

微軟方面力推全平台遊戲訂閱服務,本質是通過規模來分攤成本,索尼此舉似乎只不過是有樣學樣。然而遺憾的是,主機和PC、手機並不一樣,後二者的生態更加開放,而更硬核的PC玩家和更輕度的手遊玩家或許都很難買索尼這個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26650eb3806ff401e3a65f0a85e73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