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度爽片終於來了,可惜內地無法引進

2023-10-10     獨立魚電影

原標題:這年度爽片終於來了,可惜內地無法引進

常言道,好萊塢動作片有三大禁忌——

丹澤爾·華盛頓的朋友;

連姆·尼森的女兒;

基努·里維斯的狗。

分別對應三個系列:《伸冤人》《颶風營救》《疾速追殺》

其中,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伸冤人》系列,稱得上慢工出細活。

時隔五年,才終於盼到了新作。

一上映就成為北美票房冠軍

片中,還跟著名童星范寧夢幻聯動。

同樣可以角逐年度爽片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

《伸冤人3》

The Equalizer 3

2014年,《伸冤人》系列一上映就十分驚艷。

退休特工麥考爾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為了伸張正義,幫扶弱小,常常一人干翻整個黑幫。

之後又猶如掃地僧一樣,事了拂衣去。

正應了電影片名伸冤人,爽感十足。

而片中,最精彩的就是死亡計時的殺人手法。

每次打架前,麥考爾都會提前算好時間,按下手錶,然後出手。

透露出勢在必得的氣勢。

打鬥過程中,他不像其他爽片男主一樣,大開大合。

早已預判對手行動的麥考爾猶如鬼魅,悄無聲息。

將對手玩弄在股掌之間。

而且,只愛摳人眼珠。

而在制伏對手,發現比預想的16秒要慢的時候。

還不滿地撇撇嘴,勉強接受了這個結果。

然後環視四周,欣賞自己的傑作

還蹲下身子,親眼看著對手死去。

詮釋了殺手的優雅。

再加上華麗壓抑的背景音樂更增強了冷峻、肅殺的氣氛。

而第三部也延續了這一名場面。

一開場,麥考爾就連殺四人。

他被四個敵人包抄,腦袋還被人用槍指著,但絲毫沒有慌亂。

照舊開始計時,只給對方9秒的思考時間。

然後迅速起身,奪走打手的槍,擊殺了兩個敵人。

還將手槍戳進打手的眼眶。

在打手同伴反應過來,朝他偷襲開槍的時候。

麥考爾早已預料,一個閃身,將打手的頭顱當作盾牌。

還透過打手頭顱,擊傷打手同伴。

整個過程,麥考爾冷冽從容,形成了獨特的暴力美學。

當然,第三部不是完全照搬第一部。

而是進行創新,將宗教和殺人聯繫到一起融合了許多巧思。

片中,多次出現教堂、聖母像、十字架的鏡頭。

麥考爾和敵人黑幫老大都在教堂做過禱告。

還把商議計劃的地點定在教堂。

這其中的暗流涌動都暗示了,麥考爾這次復仇跟宗教審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而這一懸念,在全片的高潮才終於揭曉。

麥考爾為了保護平民,偷襲黑幫大本營,恰巧在一群雕像中間將敵人勒死。

殺人時,仿佛被雕像盯著。

這一幕跟教堂上的聖母畫像十分相似。

正暗合了當地的傳說,聖母施展神跡,救活了一個無辜的民眾。

而保鏢的血則在畫有耶穌的玻璃上,一點點蔓延。

最後,他的屍體還被麥考爾砸向玻璃。

正好落到黑幫老大的床上。

有一種神聖但詭異的美感。

而在這一過程中,電影還通過蒙太奇的剪輯手法增強了氛圍。

麥考爾以牙還牙,讓販毒的黑幫老大吸食過量毒品。

但沒想到,黑幫老大賊心不死,逃出大本營,打算搖人。

而麥考爾清楚黑幫老大的死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並不著急,只是一步步跟在他後面。

看著黑幫老大像狗一樣爬上街頭。

而這時卻穿插了聖母巡遊的鏡頭。

民眾把聖母從教堂抬到港口船上,將聖母送走。

最後,燃起了絢麗的煙花。

標誌著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不過,相比其他動作片來說,這部片並沒有一爽到底

一向老辣的麥考爾會馬前失蹄。

在剛開始,打死酒莊莊主,走出酒莊之後。

他發現莊主孫子還在外面的車裡。

而他一時仁慈,選擇直接離開,沒有殺死孫子。

但沒想到,好心沒好報。

他被孫子打中,受了重傷。

好在,被路過的小鎮居民所救。

之後,就一直在當地小鎮上養傷。

而在這背後,則是關於以暴制暴更深層次的探討。

許多以暴制暴的電影角色都亦正亦邪。

麥考爾會幫助弱勢群體。

就如第一部,為了救出被逼良為娼的女性,大殺四方。

屬於正義的一方。

但又因此殺死了很多人。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其實可以說是虐殺

明明可以一槍殺死,但卻故意打到酒店莊主的屁股上。

然後一邊看著酒莊莊主痛苦爬行,一邊補槍。

直到酒莊莊主徹底死透,仿佛只是一場遊戲。

而且,這種以暴制暴是建立在傷害另一個無辜的弱勢群體身上。

只會招致源源不斷的仇恨。

就如這次,被莊主孫子打倒。

麥考爾開始對自己失望,覺得自己早已忘記了初心

在被問道你是個好人還是壞人的時候。

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說了一句不知道。

甚至想要自殺。

而在養傷時,麥考爾開啟了一段救贖之旅。

他漸漸被小鎮上濃重的生活氣息和熱情的居民感染。

明明只是第一次見面,但小鎮的醫生依然會熱心救治,還幫他隱瞞身份。

還會收到漁民免費送的魚。

開始了一段新的邂逅,找到了慰藉。

而且,還被小鎮小孩的純真治癒。

片中,他與小鎮小孩就像兩條平行線。

要麼背道而馳,要麼只是艷羨地看著小孩踢球。

唯一一次相交是他收到了素不相識的小孩的糖果。

但這樣簡單的交集就足夠讓麥考爾露出微笑,不好意思地摸後腦勺。

於是,決定將計時手錶收進抽屜,安心生活在小鎮上。

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此金盆洗手。

在看到小鎮居民被當地黑幫欺壓的時候,還是會挺身而出。

而且,不同於第一部中,麥考爾發現朋友被逼當妓女的時候。

先是打算幫她贖身,和平解決。

談判破裂後,才大開殺戒。

他早已放棄了幼稚的想法。

以暴制暴,才是解決之道。

這樣的結局並非是支持暴力,落入俗套。

麥考爾清楚自己依然會迷失,只是坦然接受。

而比起麥考爾的個人經歷,真正罪惡的是那個只能以暴制暴的社會。

警察軟弱腐敗。

即便有心跟黑幫抗爭,但根本打不過。

最後,不是連累了妻子和女兒,就是被割去手掌。

當地黑幫欺軟怕硬。

早已跟國外黑幫達成合作,一起剝削本地居民。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沒辦法連根拔除,那麼一個人的改變只是螳臂當車的犧牲。

爽感的丟失,為電影多了一層解讀空間。

但不可否認,也造成了一些遺憾。

或許是為了照顧丹澤爾•華盛頓的身體狀況。

這位全球片酬和身價最高的黑人影星,明年就要過七十大壽了。

年齡擺在這,導演沒有設置太多的打鬥鏡頭。

這讓許多觀眾都吐槽,打戲太過薄弱,發出廉頗老矣的感慨。

「已經從犯罪動作片轉成了半部退休風光片。」

而在最近幾部好萊塢動作片中,也有類似的年齡困境。

《敢死隊4》集結了一群動作巨星,有史泰龍、施瓦辛格、李連杰、傑森•斯坦森......

但在電影中,卻都能看出老態,沒有貢獻出精彩的打鬥場面。

更像是吉祥物。

因此,在豆瓣上只有5.1分。

被網友評價「有一種老大爺靠吃藥終於硬起來,來了最後一發的無力感」。

《疾速營救》中,身為「營救專業戶」的連姆•尼森已經力不從心。

全程都只是坐在車裡,絲毫沒有拳拳到肉的真章。

就連叫好又叫座的《疾速追殺》系列也顯露疲態。

主演基努•里維斯已經60歲。

在最新一部中,他的動作戲不僅沒有以前那麼乾淨利落,而且一些動作稍顯冗餘,根本沒必要原地躺下轉圈。

而他也曾向劇組坦誠自己的力不從心,懇求編劇在第四部中,把他徹底寫死。

好萊塢一代經典動作片演員正在老去,而年輕的動作片演員卻沒有更能打的代表作。

這樣青黃不接的局面讓人唏噓。

或許會有人說AI的應用,可以脫離年齡的限制。

《伸冤人》導演曾稱要用AI塑造一個年輕版麥考爾,拍攝《伸冤人》前傳。

迪士尼也曾開發出工具,讓演員變得更加年輕。

但觀眾是否會為此買帳,還是一個未知數。

《奪寶奇兵5》還原了年輕時的哈里森•福特。

這固然激起了一部分粉絲的情懷。

但依然改變不了撲街的命運。

電影票房慘澹,甚至沒有回本。

還成為了美國演員罷工的導火索。

而且,動作片的吸睛內核是酣暢淋漓的戰鬥。

就如湯姆•克魯斯的《諜中諜》系列。

一次次挑戰人體極限的真實拍攝能激發原始的肉體快感。

成為其長青的秘訣。

如果只增加磨皮和濾鏡,只是在消耗粉絲的熱情。

說到底,在今天的大時代下。

這種新舊交替的特殊性,不只是演員的困獸之鬥。

還有AI和人類的爭鋒。

AI的發展為演員提供了許多可能性。

但誰也無法確定這種改變是好是壞。

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0daf02518f04fd68df2f1f74fe17c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