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一件國寶級書法,字字已入化境,還「征服」了奢侈品牌迪奧

2023-06-12     書法網

原標題:西安有一件國寶級書法,字字已入化境,還「征服」了奢侈品牌迪奧

一說到國際知名奢侈品大牌,愛馬仕、迪奧、菲拉格慕、香奈兒總是會被人們提起,它們來自法國、義大利等西歐國家,與中國相距遙遠,與我們的文化也截然不同,很難把它們與中國傳統文化聯繫起來。不過,早在70多年以前,一件來自中國的書法作品便征服了迪奧,實現了文化破圈。

迪奧的連衣裙和書法,聽起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樣東西,但在1951年,它們實現了融合,該品牌創始人Christian Dior親手設計了一套中國風紋樣的雞尾酒裙,命名為「Quiproquo」,這件裙子上的紋樣,正是「草聖」張旭的作品《肚痛帖》。

在衣服上印《肚痛帖》,看來迪奧對中國文化了解得還不夠透徹,不過,這也說明此作單以筆畫線條的流轉之姿,就讓外國人折服了。張旭,字伯高、季明,垂拱元年(685年)生於蘇州。他家世顯赫,草書由陸彥遠、陸柬之等人親授,進而上追「二王」、索靖、張芝。

張旭是繼張芝之後第二位得到「草聖」的書法家,他天賦異稟,能從公孫大娘舞劍、轎夫與路人爭搶道路中悟出筆法、章法的揖讓、騰挪之道,後世吳道子、顏真卿、懷素、黃庭堅、趙孟頫等都受到他的影響。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合稱為「大唐三絕」。

再回到這件書法《肚痛帖》,他是張旭身體不適時自診的「病歷」,創作時間已不可考。全文共6行、30字,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摹刻上石,此後一直陳列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它也是該館「鎮館之寶」之一。釋文為:「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如何為計,非臨床」。

《肚痛帖》具有明顯的節奏變化,初落筆時還較為和緩沉著、字跡大小適中,進而開始越來越狂放,字跡也越來越大,讓人不禁想像他是不是肚子越來越疼了。此作字雖少,筆法變化卻很豐富。

首先,起筆藏露兼用,行筆中側、方圓兼施。以「忽」字為例,先以方筆起始,再以圓筆處理轉折之處,外拓飽滿,「服」字左方右圓,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從用筆到組合的方圓對比,看似無意,實則胸有成竹。

《肚痛帖》以內擫筆法為主,「堪」「大」「黃」等字的收筆便可看出。而「折釵股」「錐畫沙」一般使轉自如、圓渾藏鋒的處理,也比比皆是,如「湯」「何」「為」三字等。此帖結字奇宕無比,提按連綿、絞轉翻折,可謂一氣呵成。

章法的起承轉合蘊含多種變化,如「忽肚痛」是一種節奏,「不可堪」又是另一種節奏;「不知是冷熱所」和「致欲服大黃湯」節奏又不一樣。總而言之,全篇處處是變化、筆筆有法度,已入化境。

短短三十餘字,讓人看出豪放恣肆的氣概,變幻莫測的筆法和驚心動魄的氣韻,不愧是「草聖」大作,也不愧是國家一級文物。

大家對這一作品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0637d966b145b670c8a14d31ee6db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