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父母都會認為,活潑外向的孩子的溝通能力比較強,性格更加招人喜歡,這種孩子長大後一定有出息,相反,容易內向害羞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會比較差。
長時間以來,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害羞、內向就代表著「沒出息」,因為通常這類孩子不善於爭取,不經常和別人交流,不會得到別人的關注,不會成為團體裡邊的「領導者」。大家會更加願意去和活潑開朗的人接觸,因為他們善於交流,表達能力強,更有「領導者」的風範。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開朗,性格討喜,對於那些性格內向,容易害羞的孩子,父母的心裡既失望又渴望,期待著孩子有一天能有所進步。
更多的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想盡方法讓孩子改變,去引導孩子,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甚至孩子變得敏感又自卑,家長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l 「孩子害羞,我覺得很丟人」
我表姐很早之前就給我講過她的苦惱:
我表姐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外甥女,從很小開始她就不太喜歡和別人說話,也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每次在街上遇到熟人,她就馬上躲在爸爸媽媽的身後,從來不會主動打招呼。
表姐說:「我跟她說過很多次了,見人必須要打招呼,不然這樣很沒有禮貌,也會讓我和她爸覺得沒很面子,但不管我怎麼說,她就是這種害羞的性格,一點變化都沒有,見人就躲,這可咋辦!」
外甥女的內向害羞,讓表姐和姐夫都很擔憂,他們怕孩子一旦養成這種性格,那麼在以後的生活、學習、工作中都會帶來影響,例如:集體活動會不會不合群?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以後工作會不會遇到壞人?嫁人了會不會受婆家人的氣?
生活中很多父母也都有這樣的苦惱,他們總認為,孩子內向就是不合群,害羞就是自卑,這種性格是不正常、不積極的。所以我們也會常聽到有的父母說:「我兒子太害羞了,應該怎麼辦?」父母從思想上就認為,這是一種不健全的性格,是需要改正的。
這種思想是完全錯誤的,父母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孩子的內向性格,這是一種偏見,其實,越是容易害羞的孩子,才是最容易成功的,換句話說,這種性格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更加優秀。
l 性格內向害羞的孩子,離成功更近
1、強大的內心為他人來帶溫暖
內向害羞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沉默寡言,不喜歡說話,這類孩子並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喜歡說話,他們不喜歡把自己想法和看法表達出來,會選擇自我消化。
久而久之,他們習慣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來承擔,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承擔失敗的勇氣。所以說,他們的內心也是非常強大的,遇到困難也會重整旗鼓,抗壓能力很強。而那些性格活潑的孩子,抗打擊能力是比較差的,遇到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沒有再次直面困難的勇氣。
當這些害羞內向的孩子擁有了自己美好的小世界後,他們會成為溫暖的人,因為內心足夠強大,所以更懂得愛別人,懂得把溫暖帶給身邊的每個人。
2、遇到問題冷靜專注
曾經史丹福大學的一個教授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實驗的對象是兩個六歲的小孩子,他們兩個的性格截然相反,一個活潑開朗,一個安靜內向。在開始之前,教授告訴他們:「我會將你們帶到一個屋子裡,每個人都會有一塊積木,你們的任務就是看誰能最先拼完積木,贏得那個人有獎勵」。
最後,獲勝的是那位安靜內向的小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一開始,兩個小孩子的好勝心都很強,仔細認真地拼著積木,但後來,性格活潑的孩子的注意力被一隻小狗吸引了,便放下了手裡的積木去和狗狗玩了,而安靜的小孩沒有受到影響,只是專注於拼積木。
這次實驗證明,內向害羞性格的人更容易投入進一件事中,專注力很強,外界的其他事物不會對他造成影響,這種類型的人做事情更容易成功。
3、懂得保密的人更值得信任
「會說」是一種本領,但「會閉嘴」才是本事,在工作中,往往是那些懂得閉嘴的人,會得到領導的信任,因為內向害羞的人不太喜歡說話,也不會七嘴八舌,會給人以「可信賴」的感覺。
在這個人人都不敢說真話的時代,在生活中,如果身邊有一個能夠可以暢所欲言的朋友,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情。懂的保密的人,往往會更容易被朋友信任,朋友願意說一些掏心窩的話,是朋友眼中最值得信賴的「傾聽者」。
所以說,內向害羞的孩子,不管是在以後的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會更加容易受到領導和朋友的信任,獲得上級的提拔,交到更多的真正的朋友。
l 「害羞」是上帝贈予的禮物,孩子也需要被尊重
1、過多「插手」不如學會「放手」
大多數內向害羞的孩子,父母都一門心思想讓孩子做出改變,因為他們始終認為這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但實際上,內向害羞是一種正常的性格,也許是天生的,也許是後天形成的,但對於孩子健康成長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相反,若是想強制性地改變孩子的性格,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牴觸情緒,進而產生自卑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
尊重,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孩子處於成長的關鍵期,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給予的尊重,而不是強行改變。我們不能確定孩子以後會成長為一個怎樣的人,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做的不是「插手」,而是學會「放手」。
2、適當的陪伴必不可少
對於內向害羞的孩子來說,和人打招呼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父母千萬不要因此對孩子進行責罵,而是應該多在孩子身上花時間,多與孩子溝通,找尋適合自己孩子的引導方法。
比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逛街,讓孩子適應人多的地方,如果遇到熟人時,父母要給孩子做榜樣,遇到熟人時主動打招呼,注意自己的用詞和語氣,讓孩子逐漸了解到,打招呼這件事其實並不難。
除此外,家長也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陪伴,內向害羞的孩子是最需要家長給予的溫暖的,但一定要把握陪伴的「度」,過度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到沒有自由,沒有自己的空間。
3、內向害羞不是缺點,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對孩子的評價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所以,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不要去評價孩子以後會成為怎樣的人,這樣的話極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雖然內向害羞的性格,沒有活潑開朗的性格那麼受人喜愛,但父母要肯定地告訴孩子:內向害羞並不是缺點,你的性格很完美,這是上帝贈予你的一份禮物,你是最棒的孩子。
父母的無意間的眼神,或者是一句不經意間的話,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一定不要胡亂給孩子貼上「標籤」。家長給予的肯定和引導,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鼓勵,內心充滿自信的孩子才有成功的資本。
世界上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不管孩子的性格是怎樣的,他們都是同樣需要父母的鼓勵。如果你的孩子是內向害羞的,請你認真地告訴他,他擁有一份全世界最棒的「禮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_zPJxW4BMH2_cNUgU7z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