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秋天的涼風中,有家的溫暖

2019-10-22     三生Arts

秋天到了,天也黑得早了。

夜歸,城市的高樓陸續亮起星點燈火,

微風中,蕩漾著晚餐的香味——

紅燒帶魚、 竹筍燉肉、黃豆豬腳湯……

秋涼中,氤氳著家的溫暖,

人間煙火,活色生香……


忽然想到,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這季節,

人們,在微涼的空氣中,嗅到的又是什麼?想到的又是什麼?

他們會不會想起遠方的朋友、想起小時候,想起家……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秦風·蒹葭》


蘆葦色澤蒼蒼,秋露凝結霜。心中的愛人,隔水遙遙相望。

《蒹葭》是《詩經》中最動人心的愛情詩之一。「求之不得」的狀態,也或許是愛情最持久綿長的姿勢。

《蒹葭》其實並沒有點明季節。但從「白露」中,我們可以窺探出故事發生的時間。而更重要的,只有秋風的清涼、晨露的迷茫,才最適合少年酸澀的愛情吧……


蘀兮蘀兮,

風其吹女。

叔兮伯兮,

倡予和女。

——《鄭風·籜兮》


落葉落葉紛紛飄,秋風秋風輕輕笑。

少男少女在一起,唱歌跳舞樂逍遙。

相比於《蒹葭》的惆悵,《籜兮》里男女愛情的表達就要歡脫得多。雖然幾千年以來,一直有假道學、衛道士指責這是「淫女之詞」。但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天性中對愛的純真嚮往,誰又能禁止得住呢?

在紅葉上寫上你的相思。愛,就大聲說出來。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小雅·鹿鳴之什》


咚咚作響伐木聲,嚶嚶群鳥相和鳴。鳥兒出自深谷里,飛往高高大樹頂。小鳥為何要鳴叫?只是為了求知音。仔細端詳那小鳥,尚且求友欲相親。

秋天也不總是蕭瑟的。森林中叮叮咚咚的伐木聲,洋溢著濃郁的生氣。鳥兒優美的叫聲,也是在尋找朋友。

原來,古人和我們一樣,總是喜歡熱鬧的。在這個秋日,尋一處曠野,帶著家人、約上好友,來一次聚餐吧。

呼吸一口充滿負離子的空氣,你也許會想吟誦一段何其芳的《秋天》——

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

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


秋日淒淒,百卉具腓。

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小雅·四月》

晚秋的風淒淒冷冷,夏日的花萎謝凋零。孤獨的我身如飄蓬,何處安身、何處安寧?

對於《四月》的作者,這個秋天實在不是個愉快的日子。繽紛的秋葉在他眼中儘是灰色。他從春天離開家鄉,轉眼已經大半年了。家裡的親人還好吧?何時才能回家呢?

有人說,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管它呢?我只知道,我讀出了「鄉愁」。

你想念了嗎?父母布滿皺紋的笑臉,屋檐下金燦燦的玉米?

秋色漸濃,可緩緩歸矣。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

我心則降。

——《召南·草蟲》


聽那蟈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沒有見到君子,我心憂愁又焦躁。如果我已見著他,如果我依偎著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階前寒蛩不住鳴,驚破了深閨思婦的幽夢。她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愛人。戰場上的他,一切都好嗎?他,也在霜角樓頭思念著自己嗎?

忽然想起了那出《春閨夢》:

終朝如醉還如病,苦依薰籠坐到明,

去時陌上花如錦,今日樓頭柳又青,

可憐儂在深閨等,海棠開日我想到如今。

春朝秋夕,思念是一樣的吧?思念雖苦,可有個可以想念的人,也是好的吧?

天黑了,秋涼了。這個大得無邊無際的城市裡,是不是有一盞燈,為你點亮?

文|聞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_iXAHW4BMH2_cNUgsUP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