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收入撐不起一個暑假:真正的教育,一點也不貴

2019-07-25   笑樂媽育兒

01

近日,一則「杭州學生暑假補課996」的新聞,令眾人譁然。

視頻中,杭州一位女士頂著烈日,騎著電動車,去補習班接女兒下課,然後再送去另一個補習班。

為了女兒在中考之前,沖一下前八,這位媽媽在暑假期間,給女兒報了4個補習班,每天9點出門,9點回家,全天課程。

這位媽媽說,女兒從小到大都在上補習班,這次暑假報補習班花了三四萬,她表示相比而言這不算多。

其實,很多家長在暑期會選擇給孩子報補習班,而且補習班的花費一般都過萬,這種現象很常見。有的還參與了費用高昂的海外遊學項目。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早更快的實現「搶跑」,

但是課程帶來的巨大花銷,讓很多家長感嘆:「收入撐不起一個暑假。」但這樣花費不菲,急功近利的教育,也未必會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不禁疑問,讓孩子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才能越來越優秀,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楊絳先生說:「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

而培養孩子興趣、上進心等等,這樣優秀的品質是不需要父母花一分錢的。所以,真正好的教育,從來就不貴。要想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變得越來越優秀,不妨試試以下幾點。

02 加持閱讀能力,讓孩子受益終生

紀錄片《成為巴菲特》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人一生如果想要獲得過人的成就,註定與讀書和終生學習形影不離。」

詩詞才女武亦姝的父母,非常注重培養她的閱讀習慣,經常陪她一起看書,看書看到入迷,一家人還不情不自禁地討論一番。

閱讀這個習慣深深地影響著武亦姝,促使她更好的自主學習,憑藉著自己博覽全書的強大實力,武亦姝獲才得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被譽為「國民才女」。

節目中,武亦姝信手拈來壓題詩句,玩轉三千詩詞不在話下,我想這一定離不開武亦姝的閱讀習慣。

由此可以看出閱讀的無窮力量,而且正是由於愛看書,今年上海高考武亦姝以613分考入清華大學。所以說閱讀讓一個人越來越優秀。

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的一個案例也說明了這一點:有四個孩子成績都很優異。其中有兩個孩子十分喜歡讀課外書,而另外兩個孩子的家長不注重課外閱讀,只讓孩子好好學習。

結果,前者上初中後,學習成績依然優秀,而後者表示,學習越來越難,越來越糟糕。

尹建莉在書中說,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缺乏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平凡。

所以,暑假期間,家長想把孩子教育好,真的很簡單,讓他去大量的閱讀,在很多大程度上,閱讀就能決定了孩子的成績。

家長可以為孩子挑選一些書,陪孩子一起閱讀,度過為數不多的美好的暑期生活,同時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從教育的本質上讓孩子有所提升,這相比讓孩子上興趣班,也許更加有用。

03 鍛鍊獨立性,使孩子變得更好

前陣子,哈爾濱的一名11歲盲童女孩每天「獨自」上學的新聞,打動了無數網友的心。

女孩叫高雅,先天失明,每天手持盲杖「獨自」去上學,96個台階,368米的上學路高雅往往會走上15分鐘。

她不知道,其實,媽媽每天都在不遠處悄悄的跟著她,一直都在跟他演戲。有時,高雅會圍著一個垃圾車繞好幾圈,半天都走不出來,不過媽媽會選擇「冷眼旁觀」。

這位媽媽說:「不想讓她知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真正的自信、獨立。」

好在高雅一直堅持,成了特殊學校里唯一能獨自上學的孩子,而且這也成了她最為驕傲的事情。

總有一天父母會離開,孩子們註定要獨行,我們不可能為孩子遮風擋雨一輩子,每個父母都應趁早讓孩子學會獨力,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優秀。

曾在抖音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

一名小學生在家中,獨自一人完成了摘菜,洗菜,切菜,炒菜,他的父母感到很欣慰。

不禁感慨,這麼小就能自力更生,將來即使離開父母,他也會是同齡人中生活最幸福,最優秀的一個孩子。

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說:「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是啊,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不能總牽住孩子的手前行,應讓他獨自行走,擁有獨立解決問題與獨立生存的能力。

最終,讓孩子們成為自己人生的舵手,在驚濤駭浪中獨自揚帆,成為最好的自己

04 允許孩子親身體驗,讓他更加懂得珍惜

最近,看了一個紀錄片《子非魚》,影片中,講述了一所「窮孩子」聚集的學校的故事。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所名叫鮮魚行的學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舉辦一個特殊的活動,叫做「貧富宴」,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貧窮與富有。

「貧富宴」通過抽籤的形式,來決定誰是富人誰是窮人,富人可以享受美味的盒飯,窮人則只能吃兩片麵包。

學校的這種教育,意義非凡,讓孩子們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告訴他們窮人與富人的差距,教育孩子要永遠記得自己曾經挨過窮,挨過兩片麵包。

以此來告訴他們要努力,要用功讀書去改變命運,幫助更多的人。學校這樣的教育課相比孩子上的培訓課,反而會來的更加深刻。

曾看過一個新聞,泰國一名男孩在媽媽的帶領下,一邊在路上走,還一邊撿空瓶子。走了大約2.2公里後,男孩撿到了很多空瓶子,媽媽以市場價收了男孩的空瓶子,總共給了他2泰銖。

後來,男孩分別提出了要坐車回家、要吃冰激凌、要去餐廳吃飯的要求,都被媽媽以你的錢不夠為由而拒絕了。男孩無奈只好跟著媽媽一起繼續撿空瓶子。

最終,男孩表示又累又熱想要回家。媽媽則說說:「那你以後想要像這樣賺錢生活,還是想要在學校里學習。」男孩大聲說道,我想要去學校!

男孩親身體驗到了賺錢的不易,懂得了上學時多麼幸福的事情,最後選擇好好讀書,相信他以後更加努力的學習,珍惜現在的生活。

05 好的教育,拼的是父母心態

盧俊說,什麼是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作為父母,都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從而促使孩子更加優秀,但好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好的教育跟金錢無關,也不是花費越多孩子越好,好的教育,一點也不貴。

好的教育,要結合實際,要有意義,要真正的影響到孩子的內心。所以,父母們要擺正心態,不要盲目跟風,這樣不但可能不會有益於孩子,還可能使自己長期處於焦慮當中,最終影響了孩子性格的良性發展。

父母應從根本上,去分析、發現、解決孩子的問題。多方面去考慮,培養孩子的優秀品質與習慣,孩子才會真正變成優秀的人,才會更加容易成功。

願每一對父母,都能給予孩子好的教育,這是義務也責任。

以此共勉。

作者簡介:星空,一個文字修行者,專注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有空與你一起聊聊家庭與孩子,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