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理解那些高喊取消教師節的老師,因為教師節的初衷,我們忘了

2019-09-09     君山老師

第35個教師節就要到了,又聽到很多地方要給教師們亮燈。很喜慶、很開心!但作為教師,仔細想一想又感覺哪裡不太對。

光亮燈就夠了麼?亮了燈就能夠足夠讓人尊師重教了麼?

亮燈的出發點顯然是好的,行動也是很亮眼的,寫出來的報道更都會是很好看的。但是,唯獨對實際,促動作用是很有限的。尊師重教顯然還沒有成為一種輿論氛圍!

這一點,就從近些年教師們對於教師節的牴觸情緒就能看出來。網上不是有這樣的聲音麼?很多老師都在高喊:要取消教師節!

01

為什麼要這樣喊?就我看來,原因有兩個:

1、教師節一地雞毛,成了噴老師的狂歡節,大部分老師無端受到牽連!

小部分老師在教師節收了禮,惹得大部分社會上的人急眼,於是急眼的人就集中火力在教師節前對教師進行狂噴,弄得大部分正常的老師內心無比憋屈。

有人看到這裡要反駁了,哪裡是小部分老師收禮?分明是大部分啊!

天地良心!在廣袤的中國的土地上,能在教師節收到足以撼動人心的大禮的教師,真的是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各大城市、重點學校、家長重視的地方。

請到中國更廣大的邊遠地區、農村去看看吧,那裡更加茫茫多的教師,在教師節這一天能有一張學生寫的卡片、一個小禮物就已經不錯了。

那裡的老師真是不易啊,沒禮物還遭受罵名,他們是當代當之無愧的竇娥。

你說,這怎麼能不讓這些竇娥老師高喊取消教師節呢?

2、對於教師節,很多老師哀自己的不幸,怒教師節的不爭!

去翻閱教師節的來歷,它的出現其實是帶有歷史使命的,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教師的地位不高、教師的待遇不好,所以希望藉由教師節的設立來提高教師地位,讓全社會養成尊師重教的風氣。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亮眼的「尊師工程」一波接著一波,該唱的高歌都唱了,該用的方法都用了,但是都以精神為主,所提高的待遇和地位,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所以,就是因為這個吧,教師,總要哀自己的不幸,怒教師節的不爭。

現在,取消教師節的呼聲,無非只是這種情緒的宣洩吧!

02

教師節。教師的節日。原本是多麼令教師開心、自豪的節日啊。但是現在弄成這樣,又多麼讓人無奈啊。

其實,就我來看,老師們想要取消教師節是假,而藉由「取消教師節」想要引起更多的人對教師的現狀的關注是真。那麼,教師有哪些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呢?

作為一線教師,君山認為,如果從以下3個方面給予教師更多的關注,比談其他任何東西都更實際。

1、真真正正、踏踏實實、努努力力提高教師工資待遇。

這些年,教師的待遇有所提高,部分地區的教師待遇確實已經足夠溫飽、甚至讓教師職業也成為了香餑餑,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種情況目前還不普遍,還只存在於個別富裕的、對教育重視的地區。中國更廣大的中西部地區、邊遠山區等等地區,教師職業卻還遠沒有達到令人嚮往的程度。這些地方,很多還靠著國家「教師支教」、「銀齡計劃」、「免費師範生」等政策的扶持,還處在男老師嚴重缺編、優秀老師逐年流失的窘境,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口號在這裡還一直只保留在文件里,形勢一直沒有樂觀過。

常年來,君山一直再強調著這樣的觀念。很多人覺得,給老師加工資,僅僅是給老師加工資的事情。但其實,這件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薪資待遇,其實是在提高教師入門的門檻,只有更高的工資才能引進更優秀的人才,然後才能真正在教育系統內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才能真正實現教育應該實現的「讓優秀的人去教育出更優秀的人」的初衷,使整個國家的發展更具有潛力;所以,這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

我說的這一點,其實國家何嘗不知呢?所以,給教師加工資,目前而言,國家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應該加,而且應該加到和公務員一樣。但是,上面的經是好經,但是下面的和尚總是刻意要念歪。實施的時候,總是玩文字遊戲,把「工資」與「待遇」分開,工資和公務員一樣了,但是待遇卻還總是人差一截。我個人認為,差一截,不管是差一萬還是差一元,差的不單單是錢,而是一種比給一個「教師節」更重要的職業尊嚴。或許,加上這一萬或者一元,教師在當地的處境就會是天壤之別。

其實,教師工資不用全國一樣。按當地實際物價水平做標準就行。但若想要讓教師的地位真正提高,就一定不能把「教師」與「公務員」在待遇上進行區別對待。不求超過公務員,但求一樣就行。

2、給教育、給教師一點懲戒權。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戒權的老師是不完整的老師。

世上有陰陽、有黑白、有善惡,我就非常不明白,為什麼教育就只能有賞,不能有罰。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這肯定是不符合科學,是不合理的。

但這種不合理,現在卻被默認為合理,一直在學校中施行,代價就是,越來越多的老師冒著風險在管理學生,可一旦出現管理上的問題,成批成批的教師倒在管理學生的路上,之後還會有連鎖反應,更加多的老師會望風倒下,心安理得地成為「佛系老師」。

當老師都佛系了,對於教育來講,打擊是絕對災難性的。

現在,每一年的安全教育都在提「校園欺凌」的問題,為什麼一直提?因為校園欺凌的事件,屢屢出現,屢屢震驚全國。很多人都在想,怎麼十多歲的孩子會如此殘忍呢?是什麼樣的環境讓孩子變成這樣呢?

答案其實就是:教師都佛系了,孩子就都成魔了。

其實不用懷疑,任何校園欺凌的出現,都不是偶發的,在學校里必然會有很多的徵兆,而這些徵兆也肯定能被人察覺。但察覺了又怎麼樣?因為很多老師都佛系了,遭受校園欺凌的同學,告訴老師,老師最多也只能勸你息事寧人,因為老師實在沒有手段,如果參與了,還容易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學校里,尤其是很多的中學裡,「有事情告訴老師」,這句話很多時候已經是一句笑話。因為老師根本無法為你提供幫助。

給教育一點懲戒權吧。這比下多少「防校園欺凌」的文件都有用。而且,懲戒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只是一種教育手段、規範學生行為的手段。沒有這個手段的老師靠「哄」「騙」和再多的「技巧」,面對有些學生也是空洞無力的。雖然一直強調教師應該是一個服務者的身份出現,但是,我們真不想看到,老師變成一個完完全全的服務員,只有點頭哈腰,說「歡迎光臨」的權力!

3、給教育更寬鬆的輿論環境。

最後,比給教師「教師節」更為緊迫的,是給教育一個更寬鬆的輿論環境。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手機拍照錄音這麼發達,教育很多時候已經被赤裸裸的暴露在公眾視野里。有人總覺得,你心裡沒鬼,你怕什麼曝光?說這句話的人,其實特別蠻不講理。難道你心裡沒鬼,你臥室也容許人家裝個攝像頭麼?你心裡沒鬼,吃飯睡覺都可以讓人監視著麼?你總有挖鼻孔、摳腳丫等等不想讓人看見的內容吧。這些內容不影響你心裡有沒有鬼,但是有損你的個人形象啊。

教育,其實也是這樣,不是有沒有鬼的問題,而是有些內容如果被人惡意解讀,分分鐘都是大事。

比如學習總是一件苦的事情,要想讓一個一年級的學生,順順利利地去背書、去寫字,很多時候靠哄是肯定不行的,有的時候老師必須嚴厲一些、說上幾句厲害的話,讓孩子警醒,然後努力去學,這本身是為了督促孩子。但是,這件事要是家長見了,哪個家長不心疼呢?再如果有人惡意一解讀,老師是不是就有可能被扣上「變相體罰」的罵名了呢?

輔導過孩子作業的人肯定知道這樣一句話,「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你親生的,就面對一個,你尚且要和他雞飛狗跳。那老師,一口氣要面對幾十個學生,又哪裡可能每天都好聲好氣呢?

所以,教育上的有些東西,之所以不願意公開,其實也是為了家長好。學習總是苦的,這個吃苦的過程永遠是不好看的,但這個過程就算再不好看,孩子也是必須要經歷的。我們想要告訴家長的是,現在的教育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你需要腦補的內容,給教育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吧!這樣更有利於你孩子的教育。

03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在節前發一發感慨,也算給自己過節了吧。

從內心來講,作為一名教師,其實對於教師節我還是很受用的,最起碼吧,在這麼一個節日裡,在學校的範圍內,我們也努力在給自己營造節日的氣氛:打打電子屏啊,相互道聲快樂啊。總之就是自娛自樂為主。

之所以有寫這篇文字的想法,其實還是源於今天在本地的論壇看到的帖子,「教師節了,你今年給老師送多大的禮?」一看就很有挑釁的味道,然後下面評論跟了好多頁,都在吐槽現在的老師如何如何黑心,收錢不眨眼!

我瞬間就感覺自己「背鍋」了,因為我壓根就沒有收啊,我身邊的同事也沒有收啊,怎麼就有這麼大的罪扣下來了?莫名的無助感。

突然感覺,教師節的味道變了。

我們光給了教師一個教師節,卻沒有真正給社會一個「尊師重教」的氛圍。

我們該反思,教師節的初衷,我們還記得麼?

如果不記得,應該找找初心了!

別光亮燈了。因為燈太亮,太容易照著老師讓人更加猛烈地狂噴!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_ZXQF20BJleJMoPMo4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