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兄弟,你們是全世界最好的團隊!」

2020-04-16     廣州越秀發布

「當外國友人用手機翻譯軟體給我們打了一行字『中國兄弟,你們是全世界最好的團隊。』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來自廣州市越秀區文廣旅體局的楊鋒說道。這句從手機螢幕里傳遞的話語,鼓舞著越秀區文廣旅體局每一位參與入境防疫服務的同志。

隨著防控的重點工作轉向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繼越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第一批支援越秀區境外輸入防疫工作的同志投入一線後,第二批支援的同志也緊隨其後奔赴一線。

發起集結動員後,當晚局裡就有23位同志踴躍報名。經過篩選共選拔出10名同志參加第二批支援境外來穗人員疫情防控服務保障工作。

分工合作貼心服務

在越秀區文廣旅體局二級調研員譚宇明的帶領下,潘舜等六名同志加入了區防控新冠肺炎境外人員轉運服務專班。

這間醫學觀察酒店的客人都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工作有一定的風險。為做到「嚴防而不失溫暖」,譚宇明多次與工作組的同志一起在醫學觀察酒店商討工作。在她認真、細緻的統籌下,大家分工合作,絲毫不敢馬虎。

潘舜主要負責協調解決突發性問題;包瑞強負責物資保障工作;歐昊負責消毒、內務等相關工作。

張洪斌擅長與人溝通,有一次一個隔離客人因為擔心患病哭了,張洪斌耐心地陪她聊天,消除她的顧慮,安撫了她焦慮的情緒。「每天我們都會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有的要手機充值,有的要買褲子,還有的覺得飯菜口味不合適等等,我們都會盡力去幫他們解決。」

張洪斌笑著說,他把這些客人當作自己的朋友。3月30日晚轉送來酒店的外籍人員有的沒帶護照、有的出現發熱症狀。面對措手不及的情況,潘舜等幾名同志在現場一邊積極協調各部門,一邊安撫人員的情緒,著手處理後續工作。直到凌晨兩點,他妥善解決了護照問題,將人員安排入住隔離,將發熱人員送醫院就醫。

工作組駐點後,協調區防控辦、外事辦、公安、衛健等各部門通力合作,解決了隔離點的翻譯問題、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等各類問題。

工作組幾位同志已經在醫學觀察酒店工作20天了,他們堅持全程無休,每天上班12小時以上。由於工作認真負責,獲得了隔離者和工作人員們的一致好評,很多中外隔離者在離開酒店時,特地為工作組寫了感謝信並送上小禮物。

「看到他們的暖心祝福,我覺得我們辛苦一點都是值得的。」譚宇明捧著感謝信說。

穿上防護服等於身披重任

在機場口岸服務的吳文鑫、在礦泉街醫學觀察酒店服務的楊鋒、王東亮,穿上防護服的他們,讓別人難以看清他們的臉龐,但是絲毫沒有阻擋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強烈責任感。

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雙層手套、兩個口罩堅持工作,這套裝備光穿戴好就能讓人滿頭大汗,天氣稍熱的時候,不出一個小時就會汗流浹背。為了節約防疫物資和時間,他們在工作期間不喝水、不去洗手間已經成為常態。

吳文鑫是一名九零後黨員,他在機場口岸協調組負責接待引導機場入境的遊客轉運至我區的集中觀察點。深夜零點,吳文鑫與上一班同事做好交接,站到了越秀區的旅客接待崗上。

由於防護服異常悶熱,沒一會兒防護服里已經汗如雨下,眼前的護目鏡也積起了一層厚厚的霧氣。但是面對人流不斷的入境旅客,他依然積極耐心地與每一位旅客溝通詢問、測量體溫,引導他們填寫情況登記表,並一趟趟來回將他們送上轉運的巴士。

有時候遇到一些不理解不配合工作的旅客,他會主動安撫,解答他們的各種疑慮,將旅客順利送上車。在礦泉街醫學觀察酒店服務的楊鋒、王東亮,每天深夜他們要接待一批又一批入境人員。一穿上防護服五六個小時甚至十多個小時不能脫,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也不能走出酒店大門,只能在酒店大堂活動。做好入住登記和基本資料的採集、安頓他們入住,每天他們和酒店的工作人員一起忙得不可開交。

四級調研員黃永忠被分配在流花街醫學觀察酒店交通轉運組工作,主要任務是核對信息指引境外人員購票並錄入系統,同時做好協調服務。

這一系列的內勤工作看似簡單,但是卻是境外輸入疫情防控工作的核心,不容有任何差錯。作為一名老同志,他一接到任務後就一邊工作一邊研究掌握政策和工作流程。由於境外人員這段時間大量湧入,信息量、工作量很大,加班加點已是常態化,他每天認真核對入境人員的信息,與外勤組、疾控組做好對接工作,確保轉運過程無縫對接。

素材來源:越秀文體旅遊

編輯:洪嘉琳

責編:翟曉雪

編審:劉榮武

「中國兄弟,你們是全世界最好的團隊!」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_PChhnEBiuFnsJQVFp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