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提到任正非,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莫過於他日漸壯大的「華為帝國」。的確,在他的籌劃經營之下,華為正逐漸成為國民心目當中的優秀品牌,相信之後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但事實上,除了善於經營公司以外,任正非還有另外一項值得很多人學習的能力,那便是育兒。
任正非這一生一共生育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雖說平日裡工作繁忙,但他依然很在意這三個孩子各自的成長發展,而不是像大多數父母那樣集中進行教育。
任正非的大女兒名為孟晚舟,是任正非與前妻所生。由於孟晚舟剛出生時,任正非尚且處在創業前期,所以常常不能抽出時間陪伴她。後來任正非與妻子離婚,孟晚舟不得不被送回到貴州老家,由爺爺奶奶代為照顧。
可以說,童年時期的孟晚舟其實與「留守兒童」無異。缺少親人關愛與陪伴的孟晚舟事件培養起了堅毅剛強的性格,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險阻,她都努力克服了過來。
如今的孟晚舟再度回到任正非的身邊,這份堅毅的性格也得到了任正非的賞識。在任正非的有意培養下,孟晚舟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堅強,以至於此前在溫哥華多次收到死亡威脅仍能泰然自若。
任正非的小女兒名為姚安娜,1998年才出生的她已然不需要經歷姐姐那樣的生活。姚安娜從小就很喜歡芭蕾舞,為了支持她的興趣,任正非將其送到上海學習舞蹈。
後來,姚安娜希望參加國際頂級舞會,任正非依然表示支持。為了爭取那為數不多的名額,一向行事低調的任正非接受了媒體採訪。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姚安娜遲早會被任正非寵壞,但事實並非如此。
據了解,姚安娜在15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英皇芭蕾RAD最高級別獲得者,17歲時以滿分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從姚安娜的身上,我們看不到絲毫紈絝子弟的模樣。
任正非的兒子名為任平,雖說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但是任正非對於他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兩個女兒。
在完成學業以後,任平沒能即刻回到父親身邊,而是在父親的要求下,獨自到外面創業闖蕩。經過一番歷練,任平各方面的能力達到了任正非的要求,這才得以進入華為公司,由基層工作開始做起,如今也走向了要職。
三個姓氏,三種教育,三類人生
縱觀任正非的育兒方式我們不難發現,他在面對三個孩子的時候,總是會依照他們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正因為這一點,如今這三個孩子才能真正做到揚長避短,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才。
孟晚舟童年時期因為缺乏父母關愛而練就了堅毅品性,這種特徵其實在很多女性身上是比較匱乏的。而任正非看中了這一點,他沒有像普通父母那樣急於補償孩子,而是將孟晚舟的這種品性放大,轉變為一種優勢。
姚安娜對舞蹈有著強烈的興趣與天分,在得知這個事實以後,任正非沒有多想,選擇支持女兒的興趣並為她爭取到了最好的資源。
和許多父母不同,即便女兒已經在舞蹈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任正非依然重視孩子的學習。正因如此,我們才看到了一個才藝雙絕的姚安娜。
至於兒子任平,他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但是這個身份並沒有為他帶來傳統意義上的優勢,反倒讓任正非更加重視對他的培養。
為了讓任平能夠實現自我提升以及擺正自己的心態,任正非要求其獨自在外創業。這個過程雖然艱辛,但任平也因此切身體會到了父親當年的不易,這對其今後協助父親經營公司是很有幫助的。
可見,三個孩子能有如今這番作為,離不開任正非的因材施教。那麼在現實生活當中,父母該怎麼做才能實現「因材施教」呢?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1、提供自由發展空間
在正式對孩子進行培養之前,父母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畢竟父母對孩子的了解比較有限,單憑主觀判斷其實很難確定孩子的優勢究竟體現在哪一個方面。
在這個自由發展的過程當中,父母不僅要多多觀察總結孩子的特徵,而且還應該多和孩子進行交流與溝通,奠定良好的親情基礎。在基本確定孩子的特徵以後,父母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培養。
2、注重發揚個人特長
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都有所不同,由此催生出來的興趣愛好與特長自然也就不太一樣。例如有些孩子的心性比較平靜內向,那麼他們往往更加適合進行藝術創作而不是集體配合類的工作。
父母要參照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去制定對應的培養方案,這樣才能把孩子的特長發揮出來,轉變為今後參與社會活動時的優勢。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