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聯勝 文圖
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開封市鼓樓新天地商業步行街和中心廣場私設無手續停車場亂收費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在調查過程中,該市場業主向記者反映,作為開封市最著名商圈的著名商業步行街,由於管理不善,現在環境髒亂差,70%以上的商戶都離開了,市場一片蕭條。面對日漸衰敗的市場,他們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辦。
無奈離去:85後年輕畫家選擇退房走人
小翟,1989年出生的開封人,出生於藝術世家,父母都是畫家,他從小師承父母,雖非科班出身,也畫得一手好畫。2017年11月,小翟在鼓樓新天地市場租了一間70平方米的鋪子,用來辦培訓班,教學生畫畫。隨著培訓市場的興旺再加上小翟的努力,他的培訓班越開越大,很多孩子報名參加他的美術班。於是2018年4月,小翟在新天地又租了一間300多平方米的大商鋪,並開了分校,準備大幹一場。「當時學生最多的時候有100多名。我對未來規劃得非常好,準備努力奮鬥,創出自己的美術培訓品牌。」小翟雄心勃勃。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017年,步行街和中心廣場出現了圈地停車收費的現象。家長開車來送孩子們上培訓課,一進一出就要掏停車費10元。一天送孩子,10元,再來接孩子,又是10元。用時不到30分鐘,還要收錢。很多家長對此非常不滿,我也去交涉了幾次,沒用。有的家長沒辦法,只得改騎電動車送孩子來上課,但每個月都會發生家長丟電動車的事情。漸漸地,報名來上培訓班的孩子越來越少。另外,市場的環境也越來越差,我所租的9號樓,樓梯口經常有人大小便,臭氣熏天。從2018年4月到現在,不僅沒掙住錢,反而賠了四五萬元。得拿分校掙的錢來補貼這邊賠的錢。2020年春節,又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實在撐不住了,今天我就是來退房的。」4月8日,小翟告訴記者,他今天來退房,準備離開這塊傷心地。
「現在我正在騰房子。搬家具出市場還要掏錢,為了降低成本,我只有開著自己的小車一趟趟搬,而且白天進不來,只能晚上9點之後搬。」小翟無奈地說,鼓樓新天地位於開封市最繁華的鼓樓商圈,現在搞成這個樣子,讓人很心疼。「現在的鼓樓新天地市場帶給人們的希望,不符合它在開封市商圈的地位,它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真心希望政府能夠關注這裡,儘快提升市場面貌,重振鼓樓新天地市場的雄風。」
選擇堅守:這裡是我起步的地方,我要等到它變好
與畫家小翟不同的是,旅遊從業者吳先生(化名)選擇了堅守。
吳先生也是開封人,因為看中了鼓樓新天地市場的人流量和地理位置的優勢,2016年在該市場租了一間40多平方米的商鋪,每月租金500元。「因為是剛起步,我就租了一間不大的商鋪,作為我們旅行社在鼓樓商圈的一個門店,做的是出境游。當時鼓樓新天地市場人流量很多,大概每個月我們這個門店送出去的遊客要有近50人。隨著生意越做越好,我就在中山路又開設了一個門店。2018年11月因為與物業有點爭執,新天地門店的電線被掐斷到現在,一直沒電。」
吳先生告訴記者,他沒有欠電費,但是商鋪的用電卻被斷了一年多。斷電給他的工作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我做的是出境游,很多文件都需要電腦來完成,很多通信也是通過網絡來完成,沒有電,用不成電腦,這些工作都無法完成。於是我就去網吧或者複印社來完成工作,這不僅增加了我的成本,還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漸漸顧客不再上門了。我設在鼓樓新天地市場的這個營業點,完全『報廢』。」
那麼,吳先生為什麼不選擇離去呢?
吳先生告訴記者,鼓樓新天地市場是他起步的地方,是他的第一個門店,他從這裡起步,從這裡創業,從這裡壯大。他對鼓樓新天地市場懷有深厚的感情,他捨不得離開。「說實話房租也不高,我不捨得離開這裡,就出著房租,一直到現在。本來鼓樓新天地市場有六七家旅行社開辦的營業網點,現在都走了,就剩我一家了。雖然這裡沒有生意,但我每天都要來打掃衛生,我心中一直堅信,政府一定會關注這裡,鼓樓新天地市場一定會好轉。」(編輯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