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花」一現的公知們

2020-05-04     蛙眼看天下

「公知」是指那些在網絡時代擁有大量的粉絲,每說出一句話都會得到粉絲們廣泛支持和網絡傳播的網絡紅人。

和公知相對的是像我們這樣的數量眾多的草根們。

打個比方,我們草根就像那野外自生自長到處蔓延的荒草野草,一般都是沒人欣賞,沒人搭理的主兒。我們從來都沒有過萬人矚目的機會,不過好在給點陽光就能燦爛,給點雨露就能一長一大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而公知們就像是被精心培養後再被精心養在花壇里的那些名貴的花兒,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被人欣賞的,引人注目就是他們存在的意義。但「壇花」已經離開了真正的大地,花壇的地下一般都是水泥硬化了的,跟大地是不聯通的。「壇花」只能生長在園丁們的精心呵護之下,施肥澆水一點都馬虎不得,否則就很容易枯萎。

矯情是「壇花」們的一個通病,矯揉造作使得每一朵「壇花」都看著是那麼的假,那麼的不合常理。

但「壇花」們還是很有能量的,他們總能在江湖上興風作浪一陣子,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兩天。

為什麼想寫公知

我對公知後知後覺,在很晚的時候,在公知們都快一齊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們這個社會還存在這麼一群人物。而且在很長時間也搞不清公知是個什麼概念,那時對磚家叫獸倒是印象挺深刻的。作為當然的草根,我當然知道像公知這樣的貨色都是自己這個階級的當然的敵人,不過那時手裡有兩塊磚也是直接就奔著磚家叫獸的頭上招呼,對於公知則完全無感。

後來懵懵懂懂也知道公知了,但還是對公知提不起來起碼的興趣來。在小夥伴們談論公知談論的津津有味時,我總是一臉的懵逼,搞不清小夥伴們為什麼要對公知的一言一行那麼的感興趣,那意思就像公知們放個屁大家都要趕緊攥在手心裡,然後馬上分成兩派,一派熱情洋溢地聲稱公知放的這個屁是香的,而另一派就慷慨激昂的反駁公知放的這個屁是臭的。

終於,《方方日記》出來了。中國的公知這已經是要衝出中國,走向世界的節奏了。

終於,我也想寫寫公知了,在他們最後怒放的這一刻,我想和你探討一下中國的公知們為什麼妖媚如花,又為什麼總是曇花一現;為什麼在每一個公知的骨子裡,都隱藏著一個妖異的靈魂。

和公知們不熟

由於和公知們真的不熟,中國的公知到底分為幾門幾派,有多少武功路數,其實我是並不清楚的,所以我也就只能泛泛而談了,這個真不好意思了。咱們的公知也許很多吧,可惜我有印象的並沒有幾個,那就談一談袁老師、梁大師、方肘子、二次方這四位吧——我把他們稱為中國公知界的「四大寇」

袁老師的歷史課

在我的印象里,最早的一個公知應該是那個如今已經被封殺的袁某某。袁某某作為一名歷史老師,不去給學生們好好地上課,卻發現原來網絡才是他人生髮展的最好空間,於是憑著他對歷史的深刻不理解,和對歷史的肆意打大歪曲就吸引了一大批的死忠粉。死忠粉們認定了他們的袁老師才是中國歷史的締造者,是給他們揭露歷史真相的大學問家,或者是敢於替他們發聲的大英雄,大豪傑,於是袁老師就有了在網上呼風喚雨的特殊本領,任你法網恢恢,我自巧舌如簧,有人聽我,那就天大地大我最大,遨遊如飛鳥,犀利如閃電,網絡江湖,處處去得。

這位年紀輕輕的袁老師很有當年袁世凱的絕世風采,一旦大總統了,人也就開始飄了,馬上就幻想著皇帝我也做的,三宮六院就都不在話下了。

現在來看,這位袁老師應該是上輩有被專政過的某個階級的後代餘孽,不然你就很難理解他為什麼會對我們這個社會的很多陽光雨露充滿著那麼刻骨的仇恨。如果只是為了博眼球,那他的一些做法可就太愚蠢太難以理解的。

終於,不知江湖深淺,還沒斷奶就要質疑人們該不該吃米飯的的「袁大俠」毫無懸念的栽了。現在我寫這個時,連打他的名字都打不出來了。

梁大師的一張油嘴

要說文化江湖最巧舌如簧的,還得說是咱們的梁大師。

梁大師你一看就是一個修行了三千年的老狐狸,他那一張嘴,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還能給你掰扯掰是由什麼成分組成的這個空氣。

其實中國歷史上還真不缺梁大師這樣的人物。

武俠小說里的「江湖百曉生」大概就是這麼一副樣子,每一件武器是什麼來歷,什麼構造,如何攻,如何防,他都能給你說的頭頭是道的,當然,這件武器他可不一定會用。

剛開始我也對梁大師的無所不通深感驚訝,聽說他從小就能夠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博覽群書,學富五車,那麼後來梁大師這麼牛叉也就不足為怪了。

不過後來我發現他每一期的話題都非常的跟隨網上的熱議,就是說,凡是你所關心的,就是梁大師所要給你白活的。然後又發現梁大師所說的幾乎都是網友們自己的觀點,梁大師所說的不過是在你的觀點基礎之上精心加工後又講給你聽罷了。

猜想一下樑大師的套路大致是這樣子的:先要有一個小團隊,然後有的人專門去網上搜集熱門話題,然後有人再專門負責加工這個熱門話題,然後再交給梁大師,最後才由梁大師羽扇綸巾,深刻地給你娓娓道來他的真知灼見,把你唬的一愣一愣的。

其實我覺得梁大師人在江湖,如此造作也不算太過分,畢竟梁大師也是人,也要吃飯,想著法兒掙點銀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但無法理解的是梁大師為什麼會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也非要顯擺自己的「真知灼見」,非要把黑的說成白的,才算顯得自己裁剪的功夫了得。梁大師這樣做真的很不聰明,我不相信梁大師真的有什麼深刻的思想見解,他也就一江湖術士而已。可他非要領導什麼思想領域的新潮流,非要把跟他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岳飛和秦檜換換位置才覺得開心,那可就真搞不懂這位大師如此嘚瑟是幾個意思了。

打假的英雄,轉基因的推手

應該是前年吧,因小崔同學轉戰頭條,跟方肘子開始了一場網上論戰,很是帶火了頭條的流量。那幾天小崔同學的粉絲眼看著往上漲,蹭蹭的,幾天就幾百萬粉絲了。

我對小崔同學是向來推崇的,他的《實話實說》那是真的不錯,然後又揭露了某明星的陰陽合同,又為了轉基因和方肘子鬥來鬥去的,聽說還為了這事專門跑到美國去求證了。小崔的精神和功勞那是沒的說的,這個有目共睹,和方肘子的那一點打假功績尤其是後來賣國求榮的大倒退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我很快發現小崔同學也有自己的弱點的。在我看來,他的網絡戰鬥力真的和他在主持節目時的口若懸河判若兩人。一般他對方肘子的攻防都還只停留在街頭罵架比著吐髒字的水平上,這讓我看了十分的失望,自己在主動助拳了一段時間後,就很感沒趣,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說到這兒,你可別誤會,我可沒說小崔是公知。不說小崔了,咱說方肘子。

和前面的兩位公知相比,方肘子是一位理工科型的公知。他以打假而出名,然後不知怎麼就開始拚命的在我國推廣轉基因,為美國的孟山都賣命賣的連他媽都認不出來了。

一個人為什麼會這樣,我是十分的想不明白,即便是有利益的驅使,可也得分幹什麼不是?像轉基因這樣一種真的有可能導致一個民族興旺或者衰落的東西,一般人是絕不肯輕易接受的,你方肘子以為你是誰?難道還真的把自己當神了?如果還相信大多數人是有理智的,而你卻非要逆勢而行,那麼是不是就顯得有點太不識時務了呢?

當然,方肘子肯定是有他自己的算計的。那時他也許早就接受了孟山都的「諜報」任務,恐怕錢都已經到手了,至於在自己的祖墳周圍能不能種出轉基因來,方肘子也許就「盡人事以聽天命」了。

總之,方肘子的人生已經轉基因了,咱們是不太懂得的,就不多猜想了。

二次方的開掛夕陽紅

我已經在微頭條里說了好幾次《方方日記》了,再說這個已經有點說不下去的意思,就這麼一個全老的徐娘,過時的文人,如果真的打算在臨死前開一次掛,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嘛,誰讓你對這個是沒設門檻的呢?

不過還是在每一次提到這位女作家時,都會生出一陣說不出的厭惡出來。我是沒那個權力,我要有什麼生殺大權在握,我就跟她啥都不廢話,先專政了再說。

如今全體國民都被這麼一個貨搞得沒滋沒味的,大家天天都在跟她講道德,論人品,對於一個已經告訴你她根本就不知道德人品是何物的老不要那啥的,咱這麼跟她斯文,那不是雞同鴨講,驢唇不對馬嘴嗎?

我就奇怪了,怎麼只要誰能利用什麼機會說上幾句什麼數祖忘典的話,寫上幾句崇洋媚外的文,就能名利雙收,咱們還氣的火冒三丈,還就是拿她沒什麼辦法呢?!

這樣的人能只靠天收嗎?天要忙著颳風下雨,忘了收呢?

這個最後跳出來的公知還沒有像前面三個那樣,得到咱們這個社會真正的狙擊,她還在像一隻脹滿了氫氣的氣球一樣,在我們的面前搖來晃去的飄著,嘲笑著我門的無能。事實上,我們只對她吐口水是打擊不了她的,你越氣大,她越飄的厲害,而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也就是一根小小的細細的針而已!

「壇花」一現的公知們

最後,希望我們這個國家再不要出那麼多的公知了。即便有,也要讓他們像種在花壇里的鮮花一樣,不要是罌粟,不要太招搖,也不要太妖嬈。而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草根都要更加的自信,更加的自愛,更加的不把那些開在花壇里的花兒當回事兒。

只要我們是芳草,是天涯,是真正的葉綠素,那麼公知們也就沒什麼可以顯擺的了——他們美麗他們的,我們願意了,就看他們兩眼,只要別讓他們覺得他們就是比我們高貴,可以任意支配我們的喜怒哀樂,也就是了。

我們願意了,還可以美麗我們自己的。

當我們都自由自在地生長在野外,吹拂著春風,沐浴著秋雨,看月亮,看星星,夏傲驕陽冬披雪,「壇花」該羨慕的反而是我們,對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tcy4XEBnkjnB-0zwP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