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衛健委發布重要提醒:關注食品安全預防A型肝炎

2020-03-16     掌上泰山區

冬春季是海鮮肥美、食用海鮮的時節,同時也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發病高峰期。近期,我國部分沿海地區出現因食用海鮮引發的A肝散發病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甲型病毒性肝炎由A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通過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傳播。預防甲型病毒性肝炎,一是強化食品安全意識,把住「病從口入」關。食物、飲用水要經高溫加熱,一般情況下,加熱100℃一分鐘就可使A肝病毒失去活性;二是對一些自身易攜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螄、貝殼、螃蟹,尤其是能富集A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產品,食用時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絕生食、半生食以及腌制後直接食用等不良飲食習慣;三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避免糞口途徑傳播;四是接種疫苗可有效控制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

甲型病毒性肝炎大多為隱性感染和亞臨床感染,僅少數有典型症狀,如寒戰、發熱、全身乏力、食慾下降、腹部不適、黃疸、尿色加深等。如果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食源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監測,及時溯源問題食品,發布風險提醒,避免發生聚集性暴發病例。一旦發生類似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報告。

來源:泰安市健康委員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Rxh5HABgx9BqZZIPt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