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比特幣」礦主挖礦盜竊國家電能2000多萬元,栽了

2019-08-27     蘇白傳媒

鎮江「比特幣」礦主挖礦想掙大錢卻捨不得掏電費,盜竊國家電能2000多萬元,栽了!

為了網絡挖礦 江蘇 13人盜竊電能2000多萬元 偷電是犯罪!

標籤:社會市井民生違法、違法犯罪奇聞趣事、江蘇鎮江丹徒、13人網絡挖礦偷電2000多萬元、話題事件看法觀點態度

江蘇鎮江丹徒區檢察院批准了對涉嫌盜竊罪的「3·7」特大竊電案犯罪嫌疑人的逮捕。(據揚子晚報、新浪 消息)

特大竊電案,而且是13人參與犯案,他們盜竊國家2000餘萬元的電量,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那麼,他們弄這麼多的電量幹什麼呢?原來他們為了掙大錢,而且是那種大耗能的網絡型掙錢,就是具有很大投機性質的挖「比特幣」。比特幣這幾年可謂是非常熱門的一種無地域、無國界、無時效性等特點的一種網絡型虛擬網絡貨幣,而且它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進行兌換。但是,比特幣卻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獲得的,因為這不是一種由某個國家或者某個地區發行,也不受人為控制發行的一種電子貨幣,也就是說,任何人,任何一台計算機都有可能成為這種貨幣的製造者或者發行者,這也就具有了很大的投機性,也因此吸引了世界上無數人的參與,比特幣也因此不斷在水漲船高。

目前,據相關人員告訴筆者,一個比特幣的價格非常之高,甚至上萬元也是有可能的,這樣的暴力當然會吸引那些想一夜暴富的投機者參與其中。但是,比特幣可不是順便就能擁有的,它由計算機生成的一組十分複雜的代碼。要想獲得它,就像尋找自然界的礦藏一樣,簡直不比登天簡單,因此,人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著「挖礦」,就是必需通過其專業的網絡,以挖礦的形式來生成新的比特幣,因為總量和上限 的控制,比特幣有專門的挖礦機,挖礦機說白了就是一台計算機來計算出一個複雜的數據,這個數據要是與比特幣網絡的答案相符,就會獲得網絡新生成的比特幣。

但是,目前國內使用的挖礦機,其耗電量是非常驚人的,據相關單位的測算,一台挖礦機每天24小時不停地工作,需要耗費電能達到20餘度,按在當地的電費價格,每天就是20餘元的電費。如果單單這樣,其實,作為想掙錢的人也是很容易就能承受的,但是,因為比特幣的限量,生成的虛擬貨幣是非常少的,往往需要成百上千台的挖礦機同時運行才能獲得收益。

因此,每天的耗能不是一個小數目,挖礦機少了不能掙錢,多了耗費電費也同樣很大,要想獲得收益,必需大量投入挖礦機。那麼,電費咋辦?鎮江的這個挖礦團伙想到了一個不出錢的好辦法,偷。他們不是去偷東西,而是偷電,於是,他們盯上了偏僻地方的廠礦企業,他們採取廠房租賃等形式,並在沒有通過供電部門的允許的情況下,私自搭接不屬於廠礦的電源。這種行為的定性其實就是偷,偷盜電源,他們不僅偷電網的,也偷廠礦的。

當然,如今電網的運行都是數字化的運行模式,那個地方出現了問題,自然就會被檢測到電力運行異常情況,他們的行為自然逃不過被發現,攤上大事也是理所當然的。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在兩年時間竟然偷盜了2000餘萬元的國家電能。可想而知,這得多少台比特幣挖礦機在運行啊。

要想掙錢,不能不投資,那種貔貅式的只進不出的掙錢,顯然不可能,投機取巧,只能將自己送進監獄,依靠比特幣掙大錢,本來就是投機取巧,而偷盜國家電能,那就是犯罪,他們收到法律的懲處也是咎由自取了。(1320字)

文|清風鳴蟬(作家、新聞人、策劃人,四川南充人,985高校中文系學士,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策劃編輯、評論員。)

審讀:蘇白傳媒 編審 蘇白

運營:蘇白傳媒旗下昆德拉傳媒 妮子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OI61mwBJleJMoPMl6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