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忠告:有福之人的二個特徵,快看看你有幾樣

2020-02-12   鬼谷子人生智慧

每個人都嚮往自己能夠得到福氣的眷顧,如果過著貧寒的生活,每天都會遇到很多苦難,我們就會覺得很痛苦。如果自己能夠建功立業,家庭能夠欣欣向榮,我們就會感到很幸福。

其實,世上的人大多數都一樣是普通人,我們之間的智慧也相差無幾,是什麼造成了禍患和福氣的差異?弘一大師說過:「多欲亦多患,是非找上門。知足福常在,怡然心自安。」人生的選擇不同,結果也就千差萬別。

這其實就是「性格決定習慣,選擇決定人生」的道理,到底什麼樣的人生選擇,能給我們帶來福氣呢?「勤學謙遜者,乃成大器。」這是曾國藩留下的智慧箴言。

勤學者有進取之心,謙遜者有合眾之德,你若是能夠做到,福氣不請自來。這就是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的忠告:有福之人的二個特徵,快看看你有幾樣?


一、勤學

很多人看到勤學之人會有福氣,就會心生不屑。他們的理由是,世上的大多數人,每天都在勤學奮鬥,但是能夠成功的永遠只是少數人,這怎麼算得上有福氣。真正的福氣,是一個人出身在富貴之家,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每天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吃喝玩樂,盡情的享受生活,這才是人生的福氣。

如果我們真的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我們看到富貴人家,他們的子孫後代過著驕奢放逸的生活,就心生羨慕,殊不知這正是很多有錢人家走向衰敗的原因。子孫整天玩物喪志、大肆揮霍,不僅花錢如流水,還容易做出敗家的行為,給家庭帶來莫測的禍患。

所以說,做人莫嫉他人,莫怨自己。別人擁有的再多,與我們沒有半點益處;自己擁有的再少,也是自己起家的資本。網上有句流行語,這樣說:「出身只能代表你的起點,勤奮才能決定你的高度。」人生不怕現在一無所有,只怕不如別人還不思進取,這樣才會蹉跎人生,越來越沉淪,最終一生碌碌無為。

南懷瑾大師是世人心目中有智慧的人,所以他深受人們的崇敬。有人曾經向他請教,如何才能擺脫平庸的人生,讓自己取得成功,變得越來越有福氣。南懷瑾大師這樣說:「當我們的能力還撐不起野心時,就靜下心去讀書;當我們的實力還駕馭不了目標時,就沉住氣去歷練。」唯有勤學才能讓我們不斷進步,這樣人生才會走上坡路,這就是福氣來臨的特徵。


二、謙遜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夠聽到有人抱怨,自己胸懷大志,也很有能力,但是卻懷才不遇。很多不如自己的人,都取得了成功,自己卻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這種人總是表現的憤恨不平,覺得別人能夠建功立業,只不過是運氣好而已,每天都想著什麼時候,好運氣也能落到自己的身上。

其實,與其說這種人叫做懷才不遇,不如說他們恃才自傲。覺得自己有一點小聰明,於是就洋洋自得,處處顯露自己,覺得這樣會有優越感。把時間都花費在自我吹噓上,而不願意務實的去做事。別人成功了,自己的內心就充滿了嫉恨,不是想著去借鑑別人的經驗,而是想方設法找對方的缺點,甚至無端的指責對方。

所以說,懷才不遇的人,往往自以為是,既不接受別人的優秀,也不承認自己的不足。總想通過踩低別人,來襯托自己。可是就算證明對方不行,也不代表著自己就比別人強。整天跟別人針鋒相對,自己就會深陷是非和麻煩之中,不會有精力去做事業,所以更不可能取得什麼成就。

葛洪說過:「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一個人在為人處世時,態度非常傲慢,經常看不起別人,這種人不會有人願意跟他打交道。所以他就會被人孤立,自己也得不到任何成功的機遇。而一個謙虛的人,做每件事都謹言慎行,時刻都保持低調的態度。所以大家都願意跟他打交道。捧他的人多了,自然就能夠取得成功,這就是「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的道理。一個人有這個特徵,就是福氣來臨的喜兆。


一個人有沒有勤奮、謙遜的態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往往決定了一個人成就的高低。曾國藩說過:「以勤醫惰,以慎醫驕。」一時突發奇想,開始讀書學習,這並不叫做勤奮,只不過是心血來潮而已。真正的勤奮與恆心有關,真正的成功與謹慎常伴。

戰勝惰性,唯有一個勤字;戰勝驕傲,唯有一個謙字。能勤能謙,未有不興,這就是一個人有福氣的二個特徵,有一個也很好,若你全都有,早晚時來運轉,就要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