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系統24顆衛星全面崩潰。北斗34顆衛星、狀態良好

2019-07-16     幫連眾享

現如今,衛星導航系統作為重要基礎設施跟水電一樣不可或缺,然而歐盟開發和製造「伽利略」系統最近卻遇到了大麻煩,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日前發布服務降級公告稱,從7月11日1時開始,用戶將經歷「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服務中斷,服務將不可用,具體恢復時間待定。

本次服務中斷,具體的原因雖然尚未披露。但已有人把伽利略系統失效的原因,歸罪於中方的北斗系統搶了衛星頻段。當年中國被踢出伽利略計劃,臥薪嘗膽研發出北斗,現在伽利略導航系統出了故障卻要甩鍋北斗,豈有此理?

伽利略系統24顆在軌衛星全崩潰

自1978年美國發射第一顆GPS衛星以來,經過40年的發展,全世界形成了歐洲的伽利略、美國的GPS、俄國的格洛納斯以及中國的北斗並行的四個衛星導航系統,其中美國GPS系統精度最高,俄羅斯格洛納斯號稱抗干擾能力最強,中國北斗可以發簡訊聊天,而歐洲伽利略號則稱系統最精密。

資料來源: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國海證券研究所

據悉,伽利略系統由歐洲航天局設計建造,從2011年開始發射首顆衛星,目前已經發射了24顆衛星,按照計劃2020年發射完成總計30顆定位衛星,初衷是通過伽利略定位系統向世界提供10米級定位服務,如果一切正常,2020年伽利略系統就將具備與美國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可以匹敵的功能。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計劃尚未完成伽利略系統就出現了大故障。

從7月11日起,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出現數據中斷等異常情況。

7月11日22時45分,歐洲GNSS服務中心發布公告,稱伽利略系統所有衛星「服務降級」,導航信號可能不可用,正在儘快修復。

7月14日凌晨4時15分,歐洲GNSS服務中心再次發布公告,宣布「用戶服務中斷」。

有監測數據顯示,在此次伽利略衛星系統服務中斷時,衛星導航信號的廣播星曆出了故障。廣播星曆數據出現故障並且中斷運行,這表明現有伽利略系統的24顆在軌衛星全部崩潰,全歐盟陷入困境中。

出現故障後,最直接的後果是用戶目前無法正常使用衛星信號提供的定位和導航服務。據監測評估中心綜合比對分析,伽利略系統的服務中斷後,在水平方向上的服務性能下降8%,而在垂直方向上的定位精確度下降高達250%。

值得一提的是,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僅是一款民用的定位系統,同時還廣泛應用於歐洲國家的軍事體系中,一旦該系統出現故障,歐洲國家的通訊指揮和飛彈精確定位都將無法正常實施,歐洲國家的情報偵察將造成極大影響。

雖然「伽利略」系統目前還處於試運行狀態,但如今出現了重大問題,這對歐洲國家來說無疑在市場信心上是一個打擊,對其將來應用和推廣也會造成很大困難。

「伽利略」崩潰嫁禍北斗難服眾

對於本次事故的原因,根據一些國外專業媒體的說法是地面控制系統的嚴重故障導致。另有據消息人士透露,伽利略系統失效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衛星頻率方面出現了問題,更有甚者直接將伽利略系統失效的原因,安在了北斗搶占頻率的頭上,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當年北斗系統的建設,在時間上是晚於伽利略系統的。

圖片來源:央視

據了解,中國的北斗L頻段可使用頻率近70兆赫茲,比GPS和伽利略分別少12兆赫茲和2兆赫茲。考慮到這一現狀,中方曾要求和伽利略合作,希望共用一些頻率,但是遭到伽利略系統拒絕。

隨著衛星業務需求的增長,中國當然要搶占頻道資源。無奈之下,我國科學家創造性將S波段也劃出一部分作為新的導航定位無線電頻譜資源,並在2012年世界無線電大會(WRC-2012)上獲得通過。

至此,我國在該頻段上,具有了優先使用權限,並應用在在北斗一號、北斗二號衛星上。由於中國北斗衛星占領了相應頻段,伽利略系統感覺頻率不夠用的時候,曾要求中方讓出頻率,不出意料遭到了拒絕,歐洲伽利略系統不得不與我方進行談判,協調有關衛星頻段事宜。從先來後到的角度講,將伽利略的癱瘓,歸罪於中方的搶先,這顯然是沒道理的。

圖片來源:央視

實際上,伽利略系統跟中國還有一段恩怨情仇。歐洲在衛星導航領域的「伽利略」計劃伊始就有深刻的政治考慮,目的是擺脫對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依賴,為此歐洲人主動邀請中方加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雙方一拍即合。

就這樣,2003年中歐草簽合作協議,中國成為了第一個加入「伽利略計劃」的非歐盟國家,而且將擁有這一系統的部分所有權和全部使用權。為此,中方承諾投入2.3億歐元的巨額資金,第一筆7000萬歐元很快就打到歐方帳戶上。

然而,進入2005年,歐洲政治開始轉向,之前「親華」的德國總理施洛德黯然退隱,默克爾上台,法國的薩科齊也代替席哈克崛起。親美政治人物紛紛上台,讓歐洲迅速向美國靠攏,在美國人同意在技術上支持伽利略的引誘下,歐洲對華政策發生了180度大反轉,中國雖然是投資方,卻慘遭排擠,不僅在技術上被封鎖,而且還進不到伽利略計劃的決策機構。

無奈之下,我國退出伽利略導航系統研製計劃,著手獨立自主開發北斗導航系統。經過辛苦的攻關,反而後來居上,先於伽利略5年發射衛星升空。如今,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提供全球服務,彰顯出中國航天實力躍升。

值得一提的是,與「伽利略」系統崩潰鮮明對比的是幾乎同一時間,我國北斗導航7月12日發布消息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數據顯示,北斗導航系統在軌運行的34顆衛星,運行穩定、狀態良好,正常提供高精度導航服務。

面對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的後發先至,歐洲是否為10年前把中國趕出伽利略計劃後悔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N7O_GsBmyVoG_1ZwP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