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爸導讀
《愛心樹》是美國詩人創作的一部轟動世界文壇的經典作品。文章向我們講述:大樹給予男孩成長中所需要的一切,而自己卻不圖一絲一毫的回報;男孩從大樹的身上享受著一份又一份的快樂與幸福,直到風燭殘年,身心俱憊,仍然可以在僅剩的老樹墩上休息……作者用簡單的線條和充滿詩意的文字,創作了一則生活寓言——這則寓言在施與受之間,也在愛與被愛之間。故事情節簡潔,卻給我們留出廣闊的想像空間;擁有豐富的可開掘的素材。
感受美,發現愛,啟迪智慧。孩子,我要給你最好的成長。
(點擊小喇叭收聽故事吧)
繪
本
欣
賞
特別鳴謝:
作者:【美】謝爾·希爾弗斯坦翻譯:傅惟慈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從前有一棵樹……
她喜歡上了一個小男孩。每天男孩都會跑來,
收集她的葉子,把葉子編成皇冠,扮起森林裡的國王。
男孩會爬上樹幹,
抓著樹枝盪鞦韆,
吃吃蘋果。
他們會一起玩捉迷藏。
玩累了,男孩就在她的樹蔭下睡覺。
男孩好愛這棵樹……好愛喔!樹好快樂。
日子一天天過去,
男孩長大了。
樹常常好孤獨。
有一天,男孩來到樹下。
樹說:「來啊,孩子,來,爬上我的樹幹,抓著我的樹枝盪鞦韆,吃吃蘋果,在我的樹蔭下玩耍,快快樂樂的!」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要爬樹和玩耍。」男孩說。
「我要買東西來玩,我要錢。你可以給我一些錢嗎?」
「真抱歉。」樹說,「我沒有錢。我只有樹葉和蘋果。孩子,拿我的蘋果到城裡去賣。這樣,你就會有錢,你就會快樂了。」
於是男孩爬到樹上,摘下她的蘋果,把蘋果通通帶走了。
樹好快樂。
男孩好久都沒有再來……樹好傷心。
有一天,男孩回來了,樹高興得發抖,她說:「來啊!孩子,爬上我的樹幹,抓著我的樹枝盪鞦韆,快快樂樂的。」
「我太忙,沒時間爬樹。」男孩說。「我想要一間房子保暖。」他說 「我想要妻子和小孩,所以我需要一間房子,你可以給我一間房子嗎?」
「我沒有房子。」樹說。「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不過 ,你可以砍下我的樹枝,去蓋房子,這樣你就會快樂了。」
於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樹枝,把樹枝帶走,去蓋房子。
樹好快樂。
可是男孩好久都沒有再來,所以當男孩再回來的時候,樹太快樂了,快樂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來啊!孩子」她輕輕地說,「過來,來玩呀!」
「我又老又傷心,玩不動了」男孩說。「我想要一條船,可以帶我遠離這裡。你可以給我一條船嗎?」
「砍下我的樹幹去造條船吧!」樹說。「這樣你就可以遠航……你就會快樂。」
於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樹幹,造了條船,坐船走了。
樹好快樂……但不是真的。
過了好久好久,那男孩又再回來了。「我很抱歉,孩子。」樹說,「我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給你了,我的蘋果沒了。」
「我的牙齒也咬不動蘋果了。」
「我的樹枝沒了。你不能在上面盪鞦韆了──」
「我太老了,不能在上面盪鞦韆。」男孩說。
「我的樹幹沒了。」樹說,「你不能爬──」
「我太累了,爬不動的。」男孩說。
「我很抱歉。」樹嘆了口氣。
「我真希望我能給你什麼……可是我什麼也沒了。我只剩下一塊老樹墩。我很抱歉……」
「我現在要的不多。」男孩說,「只要一個安靜,可以坐著休息的地方。我好累好累。」
「好啊。」樹一邊說,一邊努力挺直身子。「正好啊,老樹墩是最適合坐下來休息的。來啊!孩子,坐下來,坐下來休息。」
男孩坐了下來。樹好快樂。
故事聽到這裡就結束了,你喜歡這個故事嗎?
一味索取不懂付出的孩子和無私奉獻的大樹曾經看哭過很多人,好在最後孩子回到了大樹身邊,而且是一無所有的回來了。
很多人在想如果孩子最後有了錢,有了房子,有了妻子,有了孩子,移民去了很遠的地方。還會想起大樹嗎?想起這一切是大樹給他的嗎?
《愛心樹》這是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
看著看著,就想到了父母、朋友、孩子。
每一個人來到這世上,都不是無牽無掛的,父母給予其生命,老師為其啟智,朋友為其排憂解難。
他們都是我們在生命中的那棵愛心樹,在我們需要他們的任何時候,都會毫無怨言地幫助我們,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多像那個男孩,有了快樂獨自享受,一有困難,一有挫折,才會想起他們。
這也是一則令人心醒動容的寓言---在施與受之間,也在愛與被愛之間,誠然,愛是無私的……
聽故事時可以不用看著手機,讓孩子專心聽。這樣有利於保護眼睛,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哄睡效果也會更好哦!
每個故事可以連續幾天重複聽幾遍,以加強寶寶的理解和學習效果。
臨睡時人的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睡前聽一段故事,不僅能讓孩子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寶寶的理解力,促進智力發展。每天陪孩子聽故事,還能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睡前聽故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堅持最重要!快樂成長聯盟與您攜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