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兩歲":其實可怕的並非孩子,而是父母強加在孩子身上的

2020-02-20   蘭芝媽咪

閨蜜家的孩子剛剛兩歲,和以前的乖巧聽話相比,現在的他簡直就是一個小魔頭,父母說什麼都不聽,甚至還想對著干。吃飯的時候到處跑,睡覺之前必須要看動畫片,想要的玩具得不到時候就躺在地上耍賴,難怪閨蜜不由得感嘆道:可怕的兩歲終於來了。

似乎孩子到了兩歲左右,往往都擺脫不了這樣的情況,總是給家長一種特別調皮搗蛋,不聽話的感覺。到底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不是所有的錯都在孩子身上呢?又或者是這種可怕也許只是父母強加在孩子身上的。

其實之所以有可怕的兩歲這種說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孩子的物權意識

進入兩歲之後,孩子會產生物權意識,他們會覺得身邊的東西都是自己的,也就是逐漸出現了「我的」這種概念。這種概念在最初表現的非常強烈,但是由於孩子此時大腦等機能發育得並不完善,所以他們的這種物權意識往往非常的自我,並不懂得和他人分享,甚至其他孩子手裡的東西他們也會有著不由自主的霸占慾望。

這就使得如果孩子覺得他們的利益一旦受到了破壞,比如說父母拿了他們的東西,那麼孩子就會覺得難以接受,覺得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突然失去了。這時他們便會通過哭鬧等手段表現出自己的不滿,在父母的眼裡也就成了不聽話無理取鬧的孩子。

二、孩子的自我意識

這個年齡段孩子逐漸形成自我意識,他們不再會像以前一樣對父母言聽計從,而是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有了自己的觀點。雖然這些觀點遠遠無法達到成熟,但是對孩子來說卻充滿著新意,他們希望自己的意識能夠被父母所理解所接受,希望自己在父母眼裡是獨立的個體。

一旦父母違背了他們的自我意識,甚至想要對他們進行控制,那麼必然會引起孩子的不滿。於是孩子會想方設法的和父母作對,這只是為了更好的凸顯自我,讓父母認識到自己也是有思想,有意識的,不再是那個可以任其擺布的孩子。

三、進入秩序敏感期

這時的孩子由於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同時對周圍的事物也有了最基礎的認知和理解,所以他們自然會建立獨屬於自己的秩序,當然這種秩序是自我的,但有很明顯的私立心。當然這對於孩子而言是無意形成的,而且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遵守和維持。

一旦這種秩序被人為的進行破壞,那麼就等於摧毀了孩子心中的小世界。這自然讓年幼的孩子難以接受,他們會憤怒,會暴躁,甚至會大發雷霆,漸漸的就變成了父母眼裡的熊孩子,出現了可怕的兩歲。

父母此時應該如何做?

學會控制情緒

面對兩歲左右的孩子,父母最多的情緒自然是氣憤,所以罵孩子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甚至有時還會忍不住動手。這時父母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否則只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讓孩子也以暴制暴,脾氣暴躁。

堅持原則底線

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就選擇妥協,因為這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無理取鬧。對於一些原則性的問題,父母要堅持自己的態度,同時也要耐心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只有讓孩子真正明白道理,才能讓他們改變唯我獨尊的性情,從而收斂自己的行為。

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在兩歲左右,孩子更需要父母多花時間來陪伴,因為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只有父母發自內心的去愛孩子,才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這樣才有利於孩子更好的成長,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而是能夠真正的認識自我,取得進步。

所以不要懼怕孩子的兩歲,陪著他們一起成長,相信可怕的兩歲一定能夠安然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