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宅在家中,不曬太陽有影響嗎?記住5個要點讓孩子健康宅家

2020-02-21     凝媽悟語

文 | 凝媽

宅在家中20多天了,我偶爾會到樓下或者小區門口取一下購買的食物,快去快回,時間也僅有幾分鐘。孩子連這個機會也不敢給,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完全把孩子圈在家中,這20多天一天都沒有下樓。大寶還要上網課,房間裡太陽照不進來,有時候看到孩子在揉眼睛,精神萎靡,就感覺很緊張。孩子正在長身體,有些擔心孩子了。

孩子不曬太陽會有影響嗎?

有很多朋友說,冬天的時候,孩子還不是一個冬天窩在家裡嗎?在南方的梅雨季節,也會有很長的時間見不到太陽,孩子們也並沒有什麼問題。雖然有些客觀原因存在,但是對於已經習慣於每天戶外活動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陽光中的B段紫外線可以提高維生素D的合成,能促進鈣的吸收,有利於孩子骨骼發育。在春天這個適合孩子長高的黃金季節,如果缺乏維生素D,孩子的身高增長就會受到限制。

影響大腦發育:陽光中的B段紫外線還可以提高組氨酸轉變成尿刊酸的能力,尿刊酸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中樞,在神經細胞中轉變為谷氨酸,神經活動的興奮性得到提高,對學習和記憶力有促進作用。最近這段時間沒有外出,我都感覺記憶力下降,做什麼事情都慢半拍。對於正處於學習期的孩子來說,這一點不能忽視。

影響睡眠質量:陽光有生理時鐘校準的作用,白天處於清醒狀態,晚上能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英國利物浦的研究人員調查發現,晚上睡眠良好的孩子,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長度,是睡眠不安的孩子的1倍。

影響情緒:美國《細胞》上報道過,紫外線會產生一種β-內啡肽,讓人心情愉快。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就會感覺呼吸順暢、心情愉快,但是在陰雨天,我們就會感覺心情壓抑,打不起精神。

更難遠離網絡:孩子之所以喜歡玩手機、電腦遊戲,就是因為玩這些遊戲的時候,會刺激大腦產生內啡肽,讓孩子非常著迷。曬太陽也可以產生一定量內啡肽,可以抵消一部分網絡遊戲的誘惑。長時間不曬太陽,孩子就會更依賴網絡。

讓孩子更健康宅家請做好這5點

考慮到上面這些影響因素,我們非常有必要關注一下孩子的身體問題,保證孩子在宅家的這段日子,都能保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01、想方設法曬太陽

《防治骨質疏鬆知識要點》中提到:平均每天至少20分鐘日照,才能滿足人體需要。

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至少讓孩子曬20分鐘太陽,家裡有院子的就在院子裡曬,沒有院子的總會有陽台或者飄窗,在有陽光的地方曬太陽都可以。曬太陽的時候記得打開窗戶,防止遮擋紫外線。

讓孩子安安穩穩地坐在那裡曬太陽,孩子可能坐不住,就陪孩子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看書、搭積木、摺紙、畫畫、玩一些有趣的遊戲。二寶喜歡在陽台上玩釣魚的遊戲,準備一桶水,放上一些漂浮的塑料玩具,用網子把它們撈上來,十幾二十分鐘都能堅持。

02、從飲食中獲取充足營養

不曬太陽,人盡皆知的問題是會缺乏維生素D,孩子需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即使母乳喂養的孩子也需要補充,新生兒從2周開始就要補充維生素D,因為母乳中沒有維生素D。如果沒有條件曬太陽,可以參考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標準進行補充:

0-12個月:每天需要攝入400IU。

1-3歲:每天需要攝入400IU,最高耐受800IU。

4-6歲,每天攝入400IU,最高耐受12000IU。

7-10歲,每天攝入400IU,最高耐受1600IU。

此外,還要注意增加鈣質的攝入,不是補鈣,也不是喝骨頭湯。骨頭湯即使熬很久,鈣質也很難進入湯中,但是脂肪、鹽分卻增加了,只會讓孩子增加體重,增加腎臟負擔。

最方便又最好的做法是從食物中獲取鈣質。含鈣較多的食物有奶製品、豆製品、綠色葉子菜、帶骨頭的小魚、海米、蝦皮、堅果,平時給孩子的飲食要做好合理搭配,就不用但是鈣質缺乏。

03、進行室內運動

美國運動和體育協會建議1-3歲的孩子不少於30分鐘的有計劃運動。《學齡前運動指南》強調3-6歲孩子的各類運動不能少於3小時。

孩子不能進行室外活動,也要保證足量的室內運動,可供選擇的運動方式有很多,不妨陪著孩子一起做起來。

手腳爬:在地上擺上一排紙杯,或者其他的障礙物,每個紙杯中間有20厘米左右的間隔,這樣可以排得更長一些,讓孩子手腳著地,順著紙杯這條線向前爬,孩子會玩得不亦樂乎。

過大河:在地上畫上一些彎曲的線條,和孩子牽著手,順著線條向前走、向後走,好像是趟過一條有水的小河,孩子也會感覺非常有意思。

運球遊戲:在孩子兩個膝蓋之間夾上一個小球,前面放一個籃子,讓孩子夾著球往前跳,將球放入籃子中。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看誰的速度快,誰運的球最多。

跳躍遊戲:如果家裡有蹦床,可以讓孩子在蹦床上跳啊跳啊,這樣可以釋放多餘的電量。如果沒有蹦床,孩子在床上跳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注意保護孩子的安全。還可以在地上擺上鞋子,鞋子的方向交錯排列,有的向前、有的向左、有的向右,讓孩子順著鞋子的方向跳,不停地轉換身體,也是很有趣的運動。

04、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宅在家中,就怕作息不規律。很多家長也是如此,一在家裡就放鬆,晚上熬到半夜,早上不想起床,一睡睡到八九點。家長如此,孩子的作息規律也跟著被打破。孩子感到無聊了,如果大人不陪著一起玩,孩子也可能會無聊到睡著。還有的家長為了減輕工作量,讓孩子看電視、看平板、看手機,孩子也會看著看著就睡著了。這種不規律的狀態對孩子的發育同樣會造成不良影響。

孩子在家,不需要去上學,睡眠的時間更容易保證,還是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更好。晚上10點前睡覺,早上不晚於8點起床,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幫助的。孩子的睡眠時長,可以參考2015年美國睡眠基金會推薦的標準:

0-3個月為:14-17h;

4-11個月為:12-15h;

1-2歲為:11-14h;

3-5歲為:10-13h;

6-13歲為:9-11h。


05、保護孩子的視力

孩子宅在家中,目視範圍受到限制,不能眺望遠方,如果再加上房間光線暗淡,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孩子的視力就會受到不良影響。最近就感覺眼睛總會出現乾澀疼痛的現象,不敢長時間盯著螢幕看。視力下降也很明顯,以前看清楚的距離,現在都感覺有些模糊了。所以,保護孩子的視力非常重要。

注意生活規律:上面提到的曬太陽、做運動、規律作息都是讓眼睛放鬆的方法。在飲食上注意多吃一些橙色的食物,有利於補充維生素A保護視力。

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白天在自然光線下看書學習,晚上不能只是用檯燈,室內的燈光也要打開,保證和諧的燈光差。看書學習姿勢端正,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還要遵循「20-20-20」的口訣。看電子螢幕20分鐘後,抬頭看20英尺遠的地方至少20秒。

眼睛不舒服要科學護理:如果感覺到眼睛很乾、很疼,用一塊乾淨的毛巾,放熱水中浸透,擰乾,把毛巾打開放到眼上熱敷3分鐘,可以緩解眼睛疲勞。

進行眼運動:做米字操,眼睛上下左右前後、斜上斜下四個角看3次,按照順時針、逆時針的順序各轉3圈,閉上眼睛休息一分鐘,看遠方的綠色植物,2-3分鐘。也可以和孩子玩拋球的遊戲,只要讓孩子的眼睛動起來,就可以緩解視力。

結語

孩子宅在家中,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但是不曬太陽、不做運動、作息不規律,又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和成長。家長在陪伴孩子時,不光要讓孩子學好、玩好,還要保護好孩子的身體,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qbNcHABjYh_GJGVLt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