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網遊女友騙了6萬元」 起底網遊中的「婚戀詐騙」

2020-04-28     錦州政法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這遊戲我真的玩不起了,求你放過我吧。」發出微信後不到1分鐘,29歲的蘇州小伙張昊就發現自己被女友拉黑了。

  他並不知道,螢幕那頭的「女友」麻利地在客戶列表中將他標註為「劣質客戶」,轉頭便向別人喊起了「老公」。

  近日,在江蘇省太倉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墨氏集團新型網絡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正是以情感詐騙為主要手段,充當「三無」遊戲「掮客」,設置話術陷阱,不斷實施詐騙。

  所謂「三無」遊戲是無經營許可、無遊戲備案、無法公開下載的遊戲。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中發現,原本這類進不了市場的遊戲,毫無生命力可言,然而每年都會有不少年輕玩家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將大量金錢「砸」向其中。


  兩個月燒錢6萬餘元

  2017年9月,張昊在玩網遊《英雄聯盟》時認識了自稱「林可可」的女孩並互加微信。在翻看「林可可」的微信朋友圈後,張昊發現對方是一名長相甜美、家境優越的在校大學生,隨即產生好感。兩人聊了不到半個月,便確定了戀愛關係。

  2018年7月,「林可可」突然讓張昊陪她玩一款名為「劍動九天」的新手游。張昊發現,這款遊戲製作十分粗糙,可玩性很差,且無法從手機App商城中搜到,只能通過對方發來的連結進入。

  張昊還發現,「劍動九天」要比普通網遊更「燒錢」——很多常規操作都需要充值才能完成,連遊戲角色「結婚」都有199元至9999元5個檔次。

  張昊為博取女友開心,先後充值了4萬餘元。兩人不僅在遊戲里「結了婚」,還生了個「孩子」,創建了含有兩人共同名字的「幫派」。

  隨後,「林可可」又向他推薦了跟「劍動九天」相似的一款手游「舞寒星」。兩個月下來,張昊向這兩款遊戲充值6萬餘元,不僅花光了多年積蓄,還欠了兩萬餘元的網絡小額貸款。直至突然被對方拉黑,他才意識到可能遭遇詐騙並報警。


  用「婚托」模式推廣「三無」遊戲

  太倉市公安局於2018年12月在江蘇常州將扮演「林可可」的犯罪嫌疑人羅兵(化名)和其他8名犯罪同夥抓獲歸案。

  審訊中,羅兵等人供述出了其「幕後老闆」——重慶墨氏詐騙集團頭目唐怡敏(化名)。據介紹,該集團在重慶、無錫、常州設立多個詐騙窩點,以遊戲推廣為名長期從事電信詐騙活動。

  今年3月26日,太倉、重慶兩地公安機關聯合行動,一舉將以唐怡敏為首的電信詐騙團伙一網打盡,現場抓獲涉案人員78人。一條以婚托模式推廣「三無」遊戲、涵蓋「製作-運營-推廣」的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唐怡敏向警方交代,每年遊戲行業內都會有一批網絡遊戲無法通過審核,其中部分有「圈錢」功能的遊戲會被遊戲平台以低價收購。這類遊戲平台往往是知名度不高的小平台,為了避免被相關部門發現,平台方並沒有將遊戲入口放到網站上,而是以「連結邀請」的方式在後台偷偷運營。

  2017年年初,經營一家網遊代練工作室的唐怡敏,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重慶玖悅遊戲平台負責人胡傑(化名)。胡傑告訴唐怡敏,手裡一批沒有資質的遊戲,可以給出高達70%-80%的返點回報,玩家在遊戲中充值100元,推廣方可以拿到提成70-80元。

  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雙方簽下合作協議,註冊成立了墨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墨洪公司」),專做「三無」遊戲推廣。

  唐怡敏開發出「婚托」推廣模式:讓推廣員冒充女性身份在正規網遊中搭訕男性玩家,以「談戀愛」的方式騙取對方信任,隨後發送平台生成的遊戲連結,將對方拉至「三無」遊戲中,並通過話術慫恿他們充值消費。

  為方便管理員工,墨洪公司將員工分為「股東」「高管」「組長」「推廣員」等層級,制定業績考核指標,明確部門分工。

  公司總經理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組長對推廣員進行話術培訓;人事部負責在求職網站上招聘「遊戲推廣員」,並對推廣員的QQ、微信帳號進行「美女包裝」;推广部負責實施整個詐騙行為,女性員工通過發送語音、接聽電話、視頻等方式為男性推廣員的詐騙行為打掩護……

  墨氏集團在遊戲推廣圈內的名氣越來越大,合作的非法遊戲平台和遊戲數量也逐步增多。


  詐騙模式不斷演變

  推廣員會將消費能力強、信任度高的玩家,列為「高級客戶」,並轉至組內公用微信帳號,由組長直接對接,組長在遊戲外編造各種理由騙取玩家錢財。這種直接詐騙的方式被圈內人稱為「做外貿」。

  太倉市人民檢察院承辦檢察官李會介紹,該案另一名受害人朱某在與推廣員「交往」的一年多時間裡,先後被對方以「約見面」「父母生病」「要生活費」等理由,騙走約3萬元。朱某提出分手,推廣員為了讓其繼續轉款,使用從網上搜到的割腕等視頻照片相威脅,逼迫朱某再次轉帳兩萬餘元。

  2019年年初,常州墨楓公司和重慶玖悅遊戲平台先後被公安機關查處後,唐怡敏意識到繼續從事「三無」遊戲推廣風險很大,於是便著手改變詐騙模式。

  唐怡敏設立直播推广部,在青鳥直播等小眾直播平台上尋找女主播進行合作。推廣員在採用「婚托」模式與遊戲玩家發展為男女朋友後,謊稱正在做主播,要求對方到指定直播間觀看並「刷禮物」。

  為了增強客戶的信任度,推廣員會在直播中冒充主播,與客戶進行微信聊天,主播也會配合推廣員的話術慫恿客戶充值「打賞」。雙方會按協商好的比例,將直播收入分成。

  據警方介紹,至案發時,墨氏集團已採用「拉直播」的方式詐騙十餘人。

  今年2月5日,太倉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詐騙罪對35名墨氏集團成員提起公訴,涉案金額高達200餘萬元。

  李會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去年開始,蘇州地區發現墨氏集團的新型電信詐騙模式,目前全國各地已出現多起類似詐騙案件。較之傳統的婚戀詐騙,在此類案件中,犯罪分子通過「婚托」方式將受害人引入遊戲「陷阱」騙取錢財,因「三無」遊戲在網絡上無法查到,故詐騙行為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犯罪分子與遊戲平台相互「勾連」,為了規避法律風險,他們試圖利用遊戲充值這種形式合法的交易方式,將詐騙錢款「洗白」。

  李會介紹,大多數推廣員既是被告人又是被害人。他們大多在17-24歲之間,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缺乏社會經驗,沒有經濟基礎,急需一份穩定的工作。墨氏集團正是抓住了他們急於求職的心理,在大型求職網站公然以「遊戲推廣員」名義招聘,並設置極低的入職門檻以及提供免費食宿等條件。員工入職後,公司會刻意隱瞞其運作模式的非法性,一邊對他們進行精神「洗腦」,一邊以「離職領不到薪水」等理由綁住他們,從而使這些年輕人淪為他們騙錢的工具和幫凶。

  對此,李會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大對遊戲推廣市場的檢查力度,嚴格規範行業運作標準。求職者也應提高鑑別能力,如發現就職單位存在非法行為,應在保護好自身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通訊員 莊岩 記者 李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Rrpv3EBiuFnsJQVOTU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