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學教父,寫禁書尺度不輸莫言,專家:第一個諾獎本該是他

2020-08-21   藝術起源

原標題:他是文學教父,寫禁書尺度不輸莫言,專家:第一個諾獎本該是他

王小波

「他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高曉松評價王小波。

他是文學界的梵谷,生前籍籍無名,死後名聲雀躍,在那個「談性色變」的時代,他獨立獨行,作品中三句話就離不開「性」,被人罵成「痞子文學」,在去世後,他卻被譽為了「中國文學教父」,對於眾多專家學者來說,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本該是他,於是他又是無數人心中公認的「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他叫做王小波。

王小波

「提起王小波,大家準會想到宋朝在四川拉杆子的那一位,想不到我身上」,這是王小波在作品《沉默的大多數》中自嘲的一句話,在當時,他確實沒名沒份,就連一個民間作家都算不上,王小波這個名字,也只是一個北宋初期農民起義首領, 然而他卻堅持自己的風格,寫了一輩子「禁書」,在時代洪流之中逆流而上,人們笑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卻任誰也沒有想到,他會是打虎的那個「武松」。

王小波與妻子李銀河

王小波1952年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在家中排名老二,於是在他的「禁書」之中,時常用王二當主人公,因此在很多喜愛王小波小說的年輕人心目中,王二是個令人羨慕的風流人物,其中代表作《黃金時代》還被改成了某種禁書,甚至名字都改成了《愛搞「破鞋」的王二》,由此可見,王小波的「禁書」尺度絲毫不輸莫言。

王小波《黃金時代》

不過很多人也會納悶,寫「禁書」的莫言,榮獲了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比莫言寫書尺度還大的王小波,也成為了中國文學教父,為何文學離不開「性」?其實對於世界文學來說,無論是《紅與黑》還是《廊橋遺夢》,這些聞名世界的著作,都是一種對人性最真實的展現,而相比較莫言來說,王小波的作品如今甚至搬上了哲學教科書,他用最世俗的眼光,卻表達最哲學的思想,因此很多專家公認為中國文學教父,並且有專家明確表示「如若他在世,中國第一個文學諾獎本該是他」。

王小波

而能夠被譽為「文學教父」的人,按道理說在名氣上一定是難以逾越的存在,然而王小波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就是一個「沒出圈」的人,因為他獨立獨行的文學風格,體現在了人生任何一個方面,就連長相醜陋,都成為了他的特點,比如他的妻子,著名「性學家」李銀河女士見他第一面時,都忍不住給他說了一句「你好醜」,然而人終究不可貌相,當時長相俏皮可愛的李銀河,那個年代的女大學生,終究被初中畢業還寫「禁書」的王小波給深深迷住了。

王小波與李銀河

但不得不說,這或許就是文學的魅力,在如今提起王小波,或許「愛情」二字仍然是他的標籤,與莫言一樣,他們是崇尚文學自由的人,他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話展現人性中的愛情與慾望,那些露骨的文字,無一例外讓他的作品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禁書」,然而這些書在當時並不受歡迎,就連古代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也仍然沒有文學地位,因此在王小波在文學界並不出名。

王小波(右)

只不過成名,對王小波來說並不重要,就像他明知道自己當時寫的東西不會有人看重一樣,他仍堅持寫了一輩子「禁書」,而很可惜,不僅世俗人沒看懂他,上天也妒忌英才,在45歲時卻永遠地離開了人世,當時只有一個小報紙用了小板塊報道了這件事,然而在之後的幾年裡,他的作品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般,充斥在了文學界,成為了那個時代年輕人心目中的「神」,就連高曉松也忍不住的誇讚王小波是神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