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怎麼游,不是景區一家的事

2020-04-25     澎湃新聞評論

評論君說

關鍵不在該不該出遊、能不能出遊,而在於怎麼出遊。要向科學嚴格的防控措施要安全和放心。

作者 |陽柳

再過幾天,就是五一了。今年的假期有兩點特殊性,一是可以連休5天,二是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那麼,我們是要聽從大好風光的召喚,愉快出遊、逛吃逛吃,還是乖乖宅家、「不給自己拉風險,不給防控添亂」?

網上,不少年輕人表示選擇後者,並呼籲大家都不出門。嚴於律己是好的,但嚴於律他可能不現實。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前段時間的嚴控,和眼下的常態化防控,讓很多人不得不改變工作和生活節奏,由此積累的身心疲憊需要釋放,五一假期是個機會。出遊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而且,恢復經濟是當前一項重要任務,五一出遊對文旅及相關行業的刺激拉動作用,意義重大。

據預測,五一假期出遊總人次少則3100萬人次,多則接近9000萬。多個旅遊平台的預訂數據顯示,五一出遊人數將創疫情以來新高。這說明,人們有旺盛的出遊需求,且不少人已付諸行動了。

不必諱言,大量人員出遊,會給疫情防控帶來一定壓力。但這並不表示出遊和防控,就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係。非要「二選一」,太僵化,也不符合實際。出遊的實際是,民眾熱情,需要得到滿足;經濟恢復,不能放棄文旅行業的復甦。防控的實際是,一刀切地禁止民眾出遊,已經沒必要。

李蘭娟院士在4月1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在做好防疫情輸入、反彈的工作的前提下,『五一』假期民眾可適當出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也表示,「對於近期沒有病例報告的地區,家庭出遊還是比較安全的。」

也就是說,關鍵不在該不該出遊、能不能出遊,而在於怎麼出遊。要向科學嚴格的防控措施要安全和放心。

景區的防控責任首先要壓緊壓實。4月13日,文旅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旅遊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明確預約制、分時段遊覽、限流應成為標配。之前,上海對公園、博物館等場所,已經執行了這些制度,效果良好。

景區要本著高度的責任感,將管理前置,做好各項預案。預約服務、信息發布、流量管控、分流疏導、安全巡查等,能「上線」的,應儘量搬到線上解決。在應急應對上,要考慮得儘量充分細緻,想得嚴重些也無妨,避免清明小長假黃山式「人從眾」。

確保出遊安全,也不是景區一家的事。各地文旅部門要與衛健委等相關部門協同合作、聯防聯控。對於特定群體,需特殊施策。比如,鄭州市教育局要求,原則上學生和教師不出市域,學校校長要引導、倡導家長不出鄭州市;惠州要求高三初三不放假,杭州取消中小學春假。這種立足自身實際的做法,是負責的態度。

個人也要有出遊的自我修養。馮錄召建議,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不建議出遊。出遊最好就近錯峰,跨地區要提前了解當地的防控政策;乘坐公共運輸全程戴口罩,儘量減少飲食的次數,保存票據以備查詢;保持人際距離,注意咳嗽禮儀,隨時做好手衛生。

遊客安全大過天。今年五一出遊,必須讓安全和有序擺在更重要的位置,各方都要早做應對。

※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K_6rnEBnkjnB-0zwe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