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必備初中政治答題方法和技巧,來年考試不用愁

2019-07-22     天津文都賽學教育

在整個初中的學習中,最無趣的一門課應該就是政治了。許多學生不願意學政治,覺得政治十分枯燥,又是開卷考試,沒有必要花太大功夫。但實際上,在中考成績中,政治也占據不少分數,所以學生一定要擺正態度。

初中政治考查試卷上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種是單項選擇題,另一種是主觀簡答題。單項選擇題主要考察方式考察孩子對知識點的熟悉程度以及與當前的時事的結合,而主觀簡答題則是考察學生對書本的總結歸納以及自己的理解,需要同學們結合書本的知識加以總結在用自己的話說歸納。

今天在這裡,小都特別為大家整理一套初中政治答題高分模板,能幫助大家在今後的考試中更好的答題,避免過失性丟分,希望也能為你帶去更多幫助!

單項選擇題

選擇題一般遵循的解題方法是堅持一個原則,做到四個審查、四個不選、五個排除

(1)一個原則——先審題干,後審題肢,肢干相連,以干求肢,是解答選擇題的基本原則。

(2)四個審查——

審查設問,看試題是正向還是逆向選擇;

審查題干,全面理解題意,抓住題乾材料的關鍵詞或限制詞,明確題乾的規定性;

審查題肢,逐一分析、比較,把握它們之間的差異以及內在聯繫,以提高做題的準確率;

審查題干與題肢的關係,看二者是否相符。

(3)四個不選——

題肢觀點與教材內容不符的不選;

題肢觀點片面化或絕對化的不選;

題肢觀點與事實不符的不選;

題肢觀點正確但與題干無關的不選。

(4)五個排除——

排除觀點本身錯誤的選項;

排除觀點本身正確,但與題干無關的選項;

排除觀點本身正確,與題干也有關係,但不符合題干規定性的選項;

排除與題干意思相近、變相重複的選項;

排除因果關係顛倒的選項。

做好單項選擇題,最重要的是做到認真審題,包括審題目、審題干、審題肢。在複習中對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識要掌握準確、紮實、到位,另外單項選擇題只能選擇一個答案,每個選擇題的答題時間基本限制在30秒鐘之內。

主觀簡答題

1.「漫畫」型題目:

解答好漫畫題主要做到「三步走」

析漫畫,點本意。做好「三看」:首先,看標題,標題對理解漫畫寓意也起導向和引領功能,看標題,往往能粗略地覺察到此漫畫與教材上什麼知識點相關聯;其次,看文字;再次,看畫面,漫畫常用的手法是誇張,漫畫的誇張之處往往也是漫畫的真正寓意所在。

連教材,覓「結合」。試題在書外,理論在教材。在觀察漫畫的基礎上,聯繫教材的有關內容,多角度進行分析,尋找漫畫與教材的結合點,這是解題關鍵。

組答案,亮觀點。針對漫畫所反映的問題,抓住漫畫和教材的結合點,亮出觀點,組織答案,這是解答漫畫題最重要的一步。

2.「圖表」型題目

圖表題是考查學生獲取信息、整合處理信息能力的一種綜合性題型。

解題思路:做到三個「三」

(1)三讀。

讀圖表。圖表一般由標題、時間、項目、數據等構成。

讀注文。圖表下的注文對圖表起補充作用,對答題思路有提示作用。

讀設問。圖表是為設問服務的讀設問,一要弄懂各問分別問的是什麼,二要弄懂各問之間的內在聯繫。

(2)三比。

縱向比較。縱向比較就是對同一項目內的數據進行比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變化發展的趨勢。

橫向比較。通過橫向比較,可以發現不同事物再發展過程中的差異性,從而加深對事物的認識。

表與表之間的比較分析。圖表與圖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抓住聯繫,就會產生新的認識。

(3)三到。

由數字到術語。圖表型主觀題往往以數字來表達某種現象,在回答問題時必須用術語概括出這一現象。

由現象到本質。揭示出背後的本質聯繫。

由理論到實踐。中考不僅僅考查我們認識問題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考查我們在理論指導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3.「認識」型、「啟示」型題目

設問方式:「這給我們什麼啟示、啟發」;「談談你的看法、體會、認識」;等等。

解題思路:啟示類題目可按照「示—理—啟」(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解題思路作答。

(1)「示」即展示(是什麼)。一是讀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確材料反映的是哪方面的現象和問題;二是讀懂設問的指向和規定,明確設問要求回答的啟示。

(2)「理」即道理(為什麼)。即「材料反映的內容」的依據、原因、重要性(必要性)、不做的危害性等。

依據。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的理論根據(包括路線、方針、政策、國策、戰略、原則、原理、法律、法規等)。

重要性。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必要性。是指材料所反映的現象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導致的消極後果。

(3)「啟」即啟發(怎麼辦)即政府、社會、學校、公民、青少年等準備怎麼做、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就是根據所找出的現象或問題的原因:提出今後在這方面應該怎麼做。

總結:回答時,應在對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提煉的基礎上,從中先歸納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識和道理, 然後再推論出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與怎麼做的危害。 答案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

4.「評析」型、「辨析」型題目

解題思路:「性質判斷—理論依據—後果影響—表明正確的態度和行為」

這種行為是一種什麼行為(給行為定性)

這種行為體現了什麼樣的品質(一般從法和德的角度進行評價定性,違背了道德和法律)

這種行為有什麼意義(或危害、影響;不正確行為——違反了什麼法律、原則、沒有行使哪些權利、履行哪些義務…;正確行為——符合哪些法律、原則、行使哪些權利、履行哪些義務…)

我們應如何弘揚、學習(應如何解決)

答題步驟:「三步走」:

第一步,辨別正誤。第二步,分析說明。分析說明時要做到條理清晰,全面透徹,有理有據。

第三步,總結評價。亮明自己的觀點,或指明正確觀點的意義,或揭露錯誤觀點的實質和危害。

5.「體現」型題目

解答思路: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講述的是什麼問題;再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這個問題的實質,即通過什麼反映了什麼。基本思路:現象+本質

設問方式:有「體現了什麼?」、「怎樣體現?」、「如何體現?」等。

解題方法:應把所學教材中與材料相關的所有知識點一一羅列,然後將這些知識點與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加以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點。答題時,應先寫教材中的知識點,再採用材料中的關鍵詞句說明它體現了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具體的解題思路是:一定點: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什麼?二聯繫:聯繫所給材料與所學知識。三疏理、作答:將材料所給的信息與考核的知識點一一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點。

6.「反映」型題目

設問方式:「反映了某一問題發生了哪些變化」、「反映了什麼現象什麼問題?」、「說明了什麼?」等。

解題方法:反映型題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則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述。解答這種類型題目的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採用定點法,即定點——聯繫——疏理、作答

7.「意義」型(「影響」型、「作用」型)題目

解題方法:"意義型"主要是針對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麼意義來設問,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首先要明確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國家、社會、公民、法律、道德、公平正義等等不同方面的意義。答案要點要緊緊結合所學的知識點和題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有些題目作答時必須結合黨和國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這類題目可以套用"有利於……""體現了……""是……的需要""促進……""推動……""保護……"等。

8.「為什麼」型題目

設問方式:有「為什麼說?為什麼要?」 「簡要說明……這樣做的道理?」

解題方法: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影響、必要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間接、有秩序、有條理地展開說明。

9.「怎麼辦(做)」型、「建議」型題目

設問方式:一般以「如何」或「怎樣」等來設問,有時也會以提建議的形式出現。

解題思路:分清對象(即給誰提合理化建議,由誰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怎樣解決?注意建議的角度(如:國家、政府、社會、公民個人或政治、經濟、文化,或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議的可行性。也就是首先要明確做的主體是誰,其次要談怎樣做法,還要確定做法的角度。(誰——從哪些方面——怎樣做)。

答案技巧套路:一般可從思想認識上和行動上兩大方面作答。具體答題套路已總結列印,故略。

答題要求:要點清晰,層次分明。建議必須針對背景材料。要注意選好角度,找出與之相關聯的知識點。建議要具體、切實可行。

10.「中學生打算、做法」型題目

「打算」應從思想和具體行動兩方面入手,即樹立什麼樣的意識、行動上要具體做什麼。切記圍繞或針對背景材料。中學生最基本打算:「樹立崇高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鬥創業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擔當起歷史賦予的責任」。

11.「舉例」「舉措」型題目

解題方法:兩者側重點略有不同。

(1)列舉實例:應具體、有效、符合實際;忌空洞、泛泛而談。特別要留意題目是否有「本地區」「學校」「青少年」等範圍的限制條件,如果超越了限制條件,所舉事例無效。

(2)舉措:側重於國家、政府、社會的大政方針、戰略部署、措施做法。

12. 「共同」「分別」型、「聯繫」型題目

給出兩段以上材料或兩個以上表格或一段材料(一個表格)加一幅漫畫,設問:「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說明了什麼?」或者問「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說明了什麼?」

解「共同」題思路:找出兩個材料之間的共點,把這個共點回歸教材中,找到與共點相一致的觀點、原理,這一觀點、原理便是正確答案。

解「分別」題思路:分別概括兩個材料的中心,從課本知識中找到與中心相聯繫的兩個交叉點,這兩個交叉點就是正確答案。做「分別」題一定要寫清楚:材料一說明了……;材料二說明了……

13.「幫助教育」型題目

(1)說服、教育、出謀劃策

解題方法: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做?—指出錯誤是什麼?說明為什麼錯?應該怎樣做。

(2)幫助…… 解題方法:指出錯誤;說明為什麼錯(即理由);應該怎樣做;具體幫助行動,即行為影響

14.「活動探究」型題目

(1)情境題

解題方法:認真領會情景主題。回歸教材,找准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判斷情景材料提供的情景行為是否符合教材的觀點。聯繫實際,科學整合答案。對情景材料所反映的問題或事實,應與現實生活情景進行對照,結合所學知識認真辨析有關情景行為的正確與否。要善於發散思維,從多角度觀察、分析相關情景,努力從多方面尋求答案,從而在比較中提出較為科學合理的觀點、做法或理由等。

(2)宣傳標語設計

解題方法:貼近宣傳主題,聯繫實際。言簡意賅,具有號召力。簡潔、明快。善於聯想,注重創新。

(3)設計倡議書

A標題。可只寫「倡議書」,也可標出倡議書的具體內容。

B正文。它一般由五項內容組成:倡議的對象;倡議的原因;倡議的目的;倡議的依據;倡議的具體措施。C結尾。表明倡議者的決心和希望。D署名。E日期。

以上這些初中政治答題方法和技巧,你都掌握了嗎?未來,還請同學們在平時訓練中多分析比較,掌握答題方法,能熟練做題。預祝大家在未來初中政治考試中都能取得好成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vEtGmwBmyVoG_1Z5F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