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錯的問題,喝酒和養生,該如何控制和衡量?這個問題從本身的立意來講就存在誤區,一旦喝酒,就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養生」。喝酒一事看起來很簡單、很暢快,但通過飲酒攝入的酒精則是「世界公認的一類致癌物」,一旦攝入,必然會有傷害;無論如何,都請您記住這樣一句話「最安全的飲酒量是0,不喝才是真正的養生」。
更正概念,喝酒≠養生,你可以離病床更遠:
因為「喝酒」誘發的疾病有很多種,其中包括胃腸消化系統疾病、肝腎代謝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皮膚病等多種問題。
很多人認為「少喝點沒事,不會影響身體健康」,這是「錯誤的觀點」。酒精是一種大家很熟悉的物質,它的化學名稱是「乙醇」,而它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一類致癌物質」,一旦攝入必然會給身體增加風險。
飲酒一事,之所以有些人對其比較重視,那是因為「酒文化」的作用,親朋聚會要喝酒,酒可以增進感情;合作談事要喝酒,酒可以增加事情辦理的順利程度;婚喪嫁娶同樣要喝酒,因為酒水在宴請一事上有潤滑劑的作用。從「禮儀」上來看此事,飲酒確有少許好處,但從「健康」角度而言,飲酒無益全是害。
隨著飲酒量和飲酒次數(飲酒年限)的增加,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將會越來越大;威脅全身幾乎所有部位的健康,甚至會增加包括胃癌、肝癌在內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
科學養生,應該遠離酒水:
如果您想做到真正的養生,生活中應儘量遠離「各種含酒精的飲品」,無論是白酒還是啤酒,再或是紅酒和果酒;不喝酒的人,頭腦意識清晰、皮膚嫩白有光、臟器活動正常、身心完美,相對而言更加健康。
如果您不想喝酒,飯桌上應該怎麼做?
- 我今天開車了,一會出去還有點事;
- 我「吃藥了」,不能飲酒;
- 剛做完體檢,醫生不讓我喝酒;
- 正在備孕,我就不喝酒了;
- 我「酒精過敏」,不能喝酒。
如果實在要喝,也要學會「保護自己」:
- 「選品」要明智:
選擇酒水,多留個心眼;在保證酒水質量的前提下選擇「酒精度數更低的酒水」,攝入更少量的酒精,趨於健康。
也就是說,桌上擺著52度和38度的兩瓶白酒,建議大家選擇「38度白酒」。
- 開喝必限量:
一旦開喝,「限量」一事常記心中。男士單日攝入酒精的量該低於25克,女士單日攝入酒精的量該低於15克,在這個基礎上,喝得越少越「好」,對身體的刺激將會更小。
- 喝「聰明且不傷身的酒」:
飲酒過程中,新鮮食物必須陪伴身邊,飲酒前喝點粥或湯,暖胃且增強緩衝保護作用;飲酒過程中多吃粗雜糧、新鮮蔬菜、菌菇類食品等新鮮食物,延緩醉酒速度。
喝酒的過程中,多喝白開水,加速酒精的代謝排出,飲酒之後同樣如此。
三種情況下,不能喝酒,這樣喝酒等於自殺:
- 鬱悶、難過的時候不喝酒,避免醉得更快。
- 吃藥之後,切不可飲酒。
- 將要開車的朋友,請勿端杯。
一旦舉杯,「養生」即不存在;酒精對於身體的傷害不容小覷,做好防護才是根本。更正態度,學會飲酒細則,願各位安康幸福。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u7v6HMBd8y1i3sJ80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