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連鎖餐廳的牛肉片當中檢出了「禁用色素」,還能放心吃嗎?

2021-04-25     王思露營養師

原標題:某知名連鎖餐廳的牛肉片當中檢出了「禁用色素」,還能放心吃嗎?

一提到「麻辣燙」、「麻辣串」,本就是讓年輕人難以踱步的一類美食;因為此類食材的麻辣鮮香,再加上這類美食可以隨意搭配食材,所以它能滿足更多「小饞貓」的味蕾。當然,優秀的事物總會被大家格外關注,最近發生的一起事件就讓大家對美食產生了質疑。

近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1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15號)顯示,一批次高新區馬路邊邊麻辣燙銷售的、標稱生產企業為三台縣上口鮮食品廠、生產日期為2020年10月27日的麻辣牛肉片檢出胭脂紅成分。

此事件發生的「核心問題」是啥?

胭脂紅雖然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但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明確規定「速凍調理肉製品中不能添加胭脂紅」,該事件屬於「食品添加劑的超範圍添加」違規事件。

關於「食品添加劑」,大家總是會有許多「誤解」,通過此文,幫助大家拒絕誤區,科學看待食品添加劑。

為何要在其中添加胭脂紅?

不法商家在牛肉片等肉類食品中添加胭脂紅,一方面是為了「潤色」,不新鮮的原料肉當中加入胭脂紅即可以調色,增加產品的紅潤度,看起來會更加新鮮;另一方面胭脂紅的添加也可以幫助不法商家節省成本,省去很多食品加工工序。

胭脂紅,本身是一種「食品添加劑」:

很多人聽到「胭脂紅」後感覺很陌生。胭脂紅是一種食品添加劑(人工合成著色劑),因為它性質穩定、色澤新鮮、成本低廉、著色力強且使用方便,所以被用於多種食品加工製作。

當然,雖然是一種食品添加劑,也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中的「食品添加劑的允許使用品種」、「使用範圍」、「最大使用量」、以及「殘留量」進行添加,如果出現超範圍添加、超量添加等事情,同樣屬於違法、違規事件。

胭脂紅作為食品添加劑已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允許用於調製乳、風味發酵乳、調製乳粉和調製奶油粉、冷凍飲品、果醬、可可製品、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以及糖果、蛋卷、調味糖漿、配製酒等食品類別。

不合理使用胭脂紅對身體產生的危害,需要客觀看待:

經過長期的動物實驗發現,胭脂紅等一些「偶氮染色類色素」的不合理攝入會影響機體的正常生長發育,給胃腸、骨骼、肝臟、腎臟等多部位帶去危害,甚至會誘發兒童多動症、胎兒畸形、腫瘤等問題。雖然胭脂紅是一種合法的添加劑,但是任何作用(價值)的體現都應該以「劑量」為前提,不可盲目評論。

當然,動物實驗並不能直接替換到人體上,社會中的很多危害言論只是誤傳;目前來看還沒有由於胭脂紅、甜蜜素等甜味劑導致人體肝損傷的事件發生,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甜味劑的攝入會影響兒童健康、導致多動症,大家不必恐慌。

需要大家明確的是,社會當中經常會發生一些「添加劑超標」事件,更有很多人將這個超標與肝衰竭、腎衰竭等傷害關聯在一起,這無疑給各位帶來了恐慌。其實,「添加劑的超標」的確屬於違法違規事件,監管部門及時進行公布和處罰也很正常,但就算我們不小心吃了「添加劑超標的食物」,其實也很難吃到「有害身體健康的水平」;注意,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和安全限之間存在很大的安全空間,憑你吃的那點「量」,並不足以影響您的肝臟健康;社會當中的有些傳說純屬聳人聽聞,不信也罷。

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

這些年裡,大家一定聽到過許多「食品安全違法事件」,其中您所聽說的蘇丹紅、三聚氰胺、吊白塊、工業明膠等「有害添加物」並不是「食品添加劑」,它們被統稱為「非法添加物」,也就是「未按照法律法規要求添加入食品的有害物質」。

對於這些物質而言,它們是國家明確禁止向食品中添加的物質,食用後會給人體造成較多的危害。

有些人總是對食品添加劑產生誤會,其實就是由於這些非法添加物的存在;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本身是兩個概念,您各位不必「談添加劑即色變」。

食品添加劑使用的基本要求:

1、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應掩蓋食品腐敗變質;

3、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

4、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

5、在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從這些要求想要讓大家知道,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要求」很嚴格,它是站在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角度進行規定的,各位完全可以放心,只要是合法合規的食品添加劑,只要生產商家依規定添加使用,對於我們並無傷害。

此事件,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首先,此事件被炒火的原因是「在不應該添加胭脂紅的食品」中添加了胭脂紅,商家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再加之知名品牌所帶來的社會效應,所以事件一出立馬快速發酵。

其次,各位對待食品添加劑的態度應該客觀、公正;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為了改善品質和口感(色、香、味)、延長保質期(防腐)、提升食品的營養價值、以及滿足加工工藝的需要,食品添加劑的存在對於食品工業有特殊的積極意義。當然,食品添加劑給人類創造價值的前提是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中的食品添加劑的允許使用品種、使用範圍、最大使用量、以及殘留量進行添加,如果出現超範圍添加、超量添加等事情,同樣屬於違法、違規事件。

最後,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某些非法添加事件,所以在購買食品、選擇餐廳就餐的過程中同樣應該謹慎、小心。到正規、知名且大型的連鎖超市選購「大廠家生產的食品」,關注食品標籤上的信息,拒絕購買三無食品;實在要在外就餐,請選擇知名度高、乾淨衛生且食品流通速度較快的餐廳就餐;增加安全係數,降低食物中毒等危險事件的發生風險,為自己的身體安康把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一件威脅「舌尖上的安全」的熱點事件,一則和食品添加劑有關的危害言論;不恐慌、不傳謠、不盲目看待,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本是兩個概念;靠譜吃喝,希望我們的健康生活不被不安全的食品所困擾。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助您收穫健康;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hwyCHkBrsvY2_UuSx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