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交易系統的六個步驟!你知道多少?讀懂此文,勝讀10年書

2019-07-24     A股老探長

投資開悟的一個標誌,就是學會區分能力與運氣的分水線。

投資的兩端分別是分析和交易,而連接這兩端的是等待。投資分析的核心是商業理解力和機率思維,投資交易的核心是賠率和逆向思維,等待的核心是謹守能力圈和尊重常識。從長期來看,優秀的交易無法挽救糟糕的分析,優秀的分析卻可能毀於糟糕的交易。然而相比之下,最難的還是學會等待(無論是持股還是持幣)。

投資業績都是後驗的,但每一筆投資的中長期機率和賠率卻是可以事先決定的。優秀的業績只是結果,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才是本質。努力、天賦和運氣可能是最重要的3個原因: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會給你一個成功的下限,天賦決定了成長的效率和時間成本,而運氣總會給堅持正確的人以意外的驚喜。

成功的投資人與其說是精於計算和選擇,不如說是他們更懂得放棄和堅持。與其說是能耳聽六路眼光八方,不如說是始終心無旁騖的保持專注;與其說是天賦異稟見識超常,不如說是更能深刻看到自身的局限性,清楚知道市場中的可為與不可為。所謂的投資大神,不是他們獲得了神秘的天啟,只不過是忠誠於複利並永遠踐行罷了。

懂複利的人都明白,複利的可持續性與盈利能力是矛盾(這與ROE類似),高複利與長周期不可兼得,其中以巴菲特的50年近25%為人類目前的極限(那些只看高複利不看時間就稱戰勝巴菲特的,基本還沒摸著投資的毛)。在高複利之後向著均值回歸是必然的,這其中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投資生涯里最好的情景是:初期高複利,之後穩健但極強的持續性。

投資在某個階段特別容易沉溺於「完美系統的構建」,然而這與終身致力於製造永動機的差別並不大。系統越是繁複、思維越是沉溺於細節,其實與投資的本質就距離越遠。投資做得越久越能體會到,最可依靠的是質樸簡潔卻擊中本質的方法論,最應重視的是大格局和戰略上的成功。

對一個投資人來說,比較危險的一種情況是早早的擁有「真理在握」的感覺。如果同時再無聊點兒或者爭強好勝些,對稍微不同道者就口誅筆伐,那基本上說明沒啥進步的餘地了。投資當然是有毫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但投資的不同要素的權重卻沒有什麼「神聖模型」。當然這不是說見異思遷,而是保持思維的開放性,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集中還是分散好?如果從特定階段性角度考慮,取決於魚(彈性)與熊掌(安全性)哪個對你更重要。如果從長期常態來考慮,集中似乎代表了對公司挖掘和分析的高度自信。但轉念一想,如果真那麼自信,理應可以挖掘到更多優秀的標的並適度分散啊。當然這本質上是個度的問題,最終講究的是研究深度與倉位效益的匹配、投資彈性與風險分散的適中。

投資決策環節涉及的要素很多,但如果精鍊總結下可能有三點最關鍵:

1,大局觀。就是清楚你處於整個市場周期的什麼位置,是該恐懼、貪婪還是麻木;

2,價值判斷。下注要瞄準在未來優勢類別的對象上,與時間做朋友;

3,預期差。明確價值判斷的假設和估值所包含的預期,當出現高度預期差的時機時保持敏感度。

投資神話里都是百戰百勝的故事,但現實其實很骨感,即便是巴菲特都承認不斷在犯錯。然而為什麼有的人一犯錯就致命有的犯了錯並不導致嚴重損失呢?區別在於:

1,主觀上是否承認自己是會犯錯的凡人?

2,客觀上是否善於用安全邊際保護自己?

3,是否分散了風險並用良好賠率彌補?所以損失是取決於錯誤的預處理。


對於悟性好的人來說,交易系統的核心要素用1頁紙5分鐘就能說明白

但這5分鐘的道理,不經過3-5年的實際投資歷練,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複雜辯證關係並由此精鍊出適合你個人的投資方法。

但更難的,是在多輪的牛熊轉換和各種行情變幻中克服恐懼、貪婪,看清自己並知行合一,始終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

而最難最難的,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堅守並簡單重複那些最初的道理。

交易系統是指在交易市場中能實現穩定贏利的一套規則。它包括科學的資金管理,有效的分析技術,良好的風險控制,它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交易的穩定贏利。一個交易系統就是一個交易者的心血結晶,它體現了交易者的交易哲學。因此它不具有普適性,即一個交易系統只有在它的創造者手中才能發揮出最大效果。

交易大師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究極秘訣就是,打造出符合自己心性的交易系統。

交易系統主要包括三個內容:

交易者,即人;

交易對象,即市場;

交易資本,即資金。

一、交易者(人)

「認識你自己」是刻在古希臘廊柱上的銘文,同時也是每一個交易者銘刻於心的交易名言。

正確認識你自己,認清自己適合短線交易還是趨勢交易。如果你對盤面波動非常敏感,建議你使用 短線系統,如果你認為短線的波動並不能讓你體會到交易所帶來的快樂,你應該屬於趨勢交易者,建議你使用趨勢系統進行交易。

二、交易對象(市場)

交易系統必須反映市場的價格運動特徵,其中包括價格運動的趨勢和價位。前者,為交易決策提供交易的戰略方向;後者,提供交易的戰術出入點。

因此,交易系統必須具有一個的行情判斷子系統,而這個子系統至少要具有趨勢判斷模塊和價位判斷模塊兩個基本的組成部分。

三、交易資本(資金)

交易系統僅僅具有行情判斷功能是不行的,還必須具有風險控制功能,交易系統在結構上必須具有風險控制與資金管理子系統,從而在滿足資本的風險特徵的同時,達到精確量化地控制風險、保護資本的效果,進而實現資本的增殖要求。

​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進場點

2、出場點

3、倉位,即資金管理

4、止損,即風險控制

5、心態管理

也就是說,交易系統就是把整個交易過程的各個操作環節進行明確的定義和量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明確的說出,這個機會我們把握住了,那個機會我們執行的不好。

很多朋友喜歡用單次交易的結果來討論交易的正確與否,盈利的交易就是好交易,虧損的交易就是差交易。這種思維,在交易中叫做後驗思維,也就是咱們常說的事後諸葛。

以一次行動的結果來論成功與否,在交易中是大忌。真正要判斷一個交易操作的正確與否,必須與交易系統規則去對照,完美執行就是好交易,執行不到位就是差勁的交易,單筆結果不重要。所以,有時候賺錢的交易但違背規則,其實是差交易;而虧錢的交易遵守了規則,其實是好交易。

對於每一個系統交易者來說,只要是我們的交易系統標識出來的機會,都是值得嘗試的機會,失敗沒有關係,不是每一次機會都必然成功,只要占據了機率優勢,我們最終必勝。

凡是系統沒有標識出來的機會,無論它看起來多麼好,怎樣誘人,它對我們來說都是市場的垃圾時間,沒有任何的交易意義,這就是交易的紀律!

對於悟性好的人來說,交易系統的核心要素用1頁紙5分鐘就能說明白。

但這5分鐘的道理,不經過3-5年的實際投資歷練,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複雜辯證關係並由此精鍊出適合你個人的投資方法。

但更難的,是在多輪的牛熊轉換和各種行情變幻中克服恐懼、貪婪,看清自己並知行合一,始終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

而最難最難的,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堅守並簡單重複那些最初的道理。


建立自己的股票交易系統

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包含那些方面?1 市場----買賣什麼,2 頭寸規模----買賣多少,3 入市----何時買賣 ,4 止損----何時退出虧損的頭寸,5 離市----何時退出贏利的頭寸,6 策略----如何買賣

1、市場----買賣什麼:第一項決策是買賣什麼,或者本質上在何種市場進行交易。如果你只在很少的幾個市場中進行交易,你就大大減少了趕上趨勢的機會。同時,你不想在交易量太少或者趨勢不明郎的市場中進行交易。

2、頭寸規模----買賣多少:有關買賣多少的決策絕對是基本的,然而,通常又是被大多數交易員曲解或錯誤對待的。買賣多少既影響多樣化,又影響資金管理。多樣化就是努力在諸多投資工具上分散風險,並且通過增加抓住成功交易的機會而增加贏利的機會。正確的多樣化要求在多 種不同的投資工具上進行類似的(如果不是同樣的話)下注。資金管理實際上是關於通過不下注過多以致於在良好的趨勢到來之前就用完自己的資金來控制風險的。買賣多少是交易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大多數交易新手在單項交易中冒太大的風險,即使他們擁有其他方面有效的交易風格,這也大大增加了他們破產的機會。

3、入市----何時買賣:何時買賣的決策通常稱為入市決策。自動運行的系統產生入市信號,這些信號說明了進入市場買賣的明確的價位和市場條件。

4、止損----何時退出虧損的頭寸:長期來看,不會止住虧損的交易員不會取得成功。關於止虧,最重要的是在你建立頭寸之前預先設定退出的點位。

5、離市----何時退出贏利的頭寸:許多當作完整的交易系統出售的「交易系統」並沒有明確說明贏利頭寸的離市。但是,何時退出贏利頭寸的問題對於系統的收益性是至關重要的。任何不說明贏利頭寸的離市的交易系統都不是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

6、策略----如何買賣:信號一旦產生,關於執行的機械化方面的策略考慮就變得重要起來。這對於規模較大的帳戶尤其是個實際問題,因為其頭寸的進退可能會導致顯著的反向價格波動或市場影響。

在每個人建立股票交易系統的時候,都有必要回答下面的問題:

1、你有多少資本?很少,少到不會對目標市場的任何股票走勢產生影響;

2、這些資金的情況?這些資金既不是我的生活費,因為我有固定收入,也不會在未來3年內用到;

3、你每天在交易上能花多少時間?我不能每天都盯盤,但能做到每天晚上有超過10分鐘的看盤時間;所以我不能忍受太過短線的操作,只能進行中長線的操作;

4、你的計算機水平,只是接受能力如何?我計算機水平很好,能夠編程;我在讀博士,對一些較為負責的指標和知識理解接受能力很好;能夠很容易看懂一些較為負責的知識。

5、你在個人紀律方面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我只對我堅定的信念持有很好的紀律感,但平時紀律感不是特彆強,但是要好於一般人。

6、你能忍受多大的資金損失?我想最大20%吧。

7、你對你將來的交易系統的目標期望是多少?我想最起碼應該跑贏大盤,平均每年獲得40%以上的收益率。

回答完這些問題以後,股票交易系統雛形就可以建立了:具有平均每年40%以上收益率的穩定的中長線交易系統,且具有十分固定的交易策略,以防自制力差而加入人為交易因素對系統產生干擾。


交易系統的優勢,體現在哪裡?

系統交易能提高盈利穩定性是毋庸置疑的,具體如下幾點

優勢一,有助於控制風險。這是首要的好處我們在交易中經常會遇到出局難、止損難的問題。止損對於交易來講,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投資者如同高速公路上的駕車人,如果遇到緊急情況不知道或不會剎車,那危險性將是致命的。因為交易系統使交易過程更加明確化、標準化和機械化,投資從由情緒支配的衝動隨意決策,轉變為定量的數量化的決策,即交易動作只有在交易條件滿足時會被觸發。當投資者能夠一貫地執行系統的全部操作信號時,可以說該投資者已經走上了成功交易的康莊大道交易系統之所以能控制風險,關鍵在於其控制風險的有關參數,比如單筆止損值、倉位大小等是在交易之前而不是事實形成之後就能夠計算出來的。事實證明,不使用交易系統或是不能有效執行交易系統的投資者,是很難準確而系統地控制風險的,這也是多數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優勢二,有助樹立正確的交易理念。系統化的交易理念是專業交易思維的表現。交易系統告訴我們必須堅守自己的交易哲學,根據自己交易系統的客觀性原則來交易,即等待信號、關注信號、看見信號、接受信號以及執行信號,這是一種一致性和穩定性的交易原則。它雖然一時難以獲取暴利旦更重要的是它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優勢三,保證了交易執行的一致性,有助於擴大盈利。系統交易能在剔除眾多情緒干擾的同時,舒緩交易者的心理壓力。投資者在操作時只需依照既定的交易系統就可以了,這樣的交易過程自然有情緒的干擾,也不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僅拋一次硬幣很難說正面是向上還是向下,但連續拋十億次,正面向上的次數便不難確定了。與此類似,只有連續的使用同種方法,機率才能發揮作用;而失算部分則可以通過執行止損指令加以彌補,從而實現總體利潤的最大化。

系統化交易是有計劃地實施交易策略,不會因為某次的失誤而錯過大的行情。交易系統像一張「魚網」,組織其各部分發揮系統性的作用,來捕捉「大魚」。我們通常是事後才能在圖表中看出來的大行情,當時總是因為沒有計劃而唯恐被套空牢不敢入市。系統化交易是一個機率的思維,能在控制虧損的基礎上捕獲大的行情。交易系統不但有助於騎上「黑馬」,還有助於騎得住「黑馬」;使我們把注意力從關注波動上,轉移到具體的執行上。這樣,能很好地調節我們在盈利中的心態,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

優勢四,有助於正確地分析市場。投資者有了交易系統後,看行情的心態和眼光都會不一樣,不會隨交易量的波動有太大的心態起伏,能更好的客觀地觀察研究市場波動規律。當靠感覺操作的投資者頭昏眼花辛苦看盤、絞盡腦汁猜測莊家時,系統交易者則在從容冷靜地思考自己的投資策略,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以更高的視角來看市場會有更多的新發現。

優勢五,有助於交易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把交易規則系統化,有助於投資者把市場經驗和知識進行積累、整合和修正。交易系統的改進過程就是學習交易的過程。我們保存下來各階段使用過的交易系統,就是我們學習成果的體現。通過對交易系統進行歷史測試,使交易者面對行情震盪時會信心在握、成竹在胸,壓力減輕後給生活各方面帶來無法估量的好處,很多「走過來」的系統交易者對此深有體會。


你擁有的,是真實的「交易系統」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統」?

一、在交易圈裡,經常聽到類似的感慨:「我至今沒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或是「我有個很棒的交易系統,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無法遵守紀律、始終如一地堅持它」。賺不到錢、賠錢、甚至不敢做交易,總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歸咎於「沒有自己的交易系統」、「不能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相應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統、堅持這個系統,似乎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真的嗎?

二、其實,只要如實地觀察人們的交易行為,就會發現一個截然相反的事實:事實上,每個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統;每個交易者都驚人頑固地堅持著自己的交易系統;而且,這個交易系統並不是「尋找」來的,而是自始就根植於每個交易者「體內」。

不是嗎?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習慣性」的。場景可以不同,結果卻總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導致他「被套」的心理機制、「被套」帶來的心理感受總是一般無二。其他錯誤,諸如:錯失機會——眼睜睜看著交易品種沿著他預期的方向遠去,卻始終扣不動扳機;過度交易——承擔過大的風險或交易頻率過高等等,也是如此,一個交易者一旦犯過某種錯誤,就傾向於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這裡似乎有一種「強迫性」重複的行為模式——同樣的劇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覆地、準確地再現。仿佛冥冥中有一種力量,牽著這個人不斷地跳進「同一個」陷阱。

三、對此,《股票做手回憶錄》的描述是很傳神的:

「……「當你把某些錯誤和失敗聯繫在一起的時候,不會渴望還有第二次,……但是,我會告訴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機客有時候會明知自己在犯錯而仍然犯錯。犯了錯誤之後,他會問自己為什麼會犯錯,懲罰的痛苦結束後,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冷靜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錯誤,也知道什麼時候,在交易中的那個特定環節會犯錯,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會犯錯。……當然,如果一個人既聰明又幸運,他不會兩次犯同樣的錯誤。但是他會犯下「原始錯誤」上萬個「兄弟」或「表親」中的任何一種。錯誤這個家族成員非常龐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麼蠢事時,總有一個錯誤在你旁邊。

——摘自《股票做手回憶錄》第十章

四、所謂「原始錯誤有上萬個兄弟或表親」,實質上就是一個錯誤,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

如果用系統交易的標準來評價這種事,可以說:

1、每個犯錯誤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統。雖然交易者本人並沒有意識到它,更談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這個交易系統一定是極其明確的,否則,不可能一再準確地「複製」結果。

2、就交易系統執行來說,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紀律並且始終如一的——堅持被套、堅持錯過機會、堅持過度交易……。

3、這種交易系統並非來自「設計」,不必費事「尋找」,就自然根植於交易者「體內」。

這三點恰恰是系統交易的特徵所在,是每個系統交易者夢寐以求的東西!

因此,不妨就把這種交易系統稱作「真實的」交易系統,只是人們不習慣這種說法。與之相對應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統,或者說是「設計出來的」交易系統。

就象當年鍊金術士摸索配方一樣,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尋找著「有效」的交易系統,希望藉此改善交易業績。這種「尋寶」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紙、筆做的,現在則用計算機來做。裝備更厲害了,不過性質沒有不同——都是在設計「形式上的交易系統」。


交易是一種高難度的遊戲,交易者要想獲得長期成功,態度就得嚴肅認真。賭博的核心標誌是無法抗拒參財的衝動。如果你覺得交易次數太頻繁,結果很糟糕,那就歇息。這樣你就能趁機重新審視自己所做的交易。

你必須找到自己的弱點。為此,要堅持寫操作日記——記下每次買賣的理由,從中總結出那第反覆成功和失敗的操作模式。

一旦你做出危險性舉動或自毀性行為,你的老闆、同事就會提示你。交易有許多誘人的陷阱,所以也必須有安全網。

所有人都不讓自己的過錯或別人的過錯使自己受到傷害。開車時,你要儘量避免撞到別人的車,別人也會儘量避免撞到你。

你必須意識到自己有自毀的傾向。不要再把損失歸因於運氣不好,或是找別的理由,要學會對結果負責。要開始寫日記——記錄所有的操作,註明買賣理由,從中找出反覆成功的模式和反覆失敗的模式。那些不會從過去吸取教訓的人註定會重蹈覆轍。

大多數業餘投資者小賺一點就覺得自己是天才。自已太棒了,可以不按既定原則而獲得成功。這時交易者往往開始忘記既定原則,進入自毀模式。

交易者的成功在於他逐步積累財富的能力,而不是一次賺多少錢。賺錢使交易者感覺自己很牛,情緒高昂,於是做一些草率的交易,結果把賺錢的錢又還給了市場。大多數交易者無法忍受連續出現損失所帶來的痛苦。極少數倖存者認識到,關鍵不在於他們的交易方法,而在於他們的思想。他們可以改變思想,從而成為成功的交易者。

市場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存在,你無法採取任何措施來影響市場,你只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群體能夠創造趨勢,永遠也不要與趨勢較勁。非理性體現在賭博和尋求刺激。大多數交易者沒有意識到他們內心中的非理性動機。

市場似乎總是在人們斬倉後立即反轉,對此許多交易者不理解。因為群體成員正在遭遇同樣的擔心,所以大都會同時斬倉。一旦恐慌性拋盤結束,市場就只有向上了。群體很簡單,所以你的交易策略也應該簡單。如果價格走勢與你的預測相反,那就止損開路。與群體爭論永遠不會有什麼好處,只需簡單決定何時加入群體,何時遠離群體即可。

當價格走勢如你所願時,你會感到十分高興;當價格走勢與你預測相反時,你會感到憤怒、沮喪和害怕,這時你可能會焦急地等著觀察市場下一步會怎麼走。

對你有利的趨勢就好比是一位強勢而富有的父親叫你去共進晚餐,否則就把你趕出家門;而對你不利的趨勢就像是一位憤怒且想懲罰你的父親。當你陷入這種情緒中,你不太想服從信號指標,或是想講條件,或是想乞求原諒,結果無法採取理智的行動,只好認賠出局。

作為一名交易者,如果你能在操作前把自己綁在操作計劃和資金管理規則的船桅上,那肯定能存活下來。

炒股絕非運氣,沒有技術和方法很容易套牢;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關注筆者公眾號:捕捉漲停板(ag000231),與股友們交流學習,挖掘趨勢,龍頭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fkmKmwBmyVoG_1ZEu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