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 宜陽手機報 農曆三月十六 星期三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全面建設高質量「富美宜陽」
==導讀==
隆重歡迎援鄂醫療隊員回家
嵩縣黨政考察團到我縣考察美麗鄉村建設
【天氣】
9日 多雲 18℃~6℃
【封面】
道路暢 鄉村美
近日,蓮莊鎮孫留村的渡改橋項目引線段,紅黃綠相間,色彩亮麗,綠化效果初現。我縣搶抓鄉村振興政策機遇,以道路暢通、產業興旺助推美麗鄉村建設和百姓增收致富。(田義偉)
【今日宜陽】
隆重歡迎援鄂醫療隊員回家
山河終無恙,春回燕歸來。4月5日上午,我縣援鄂醫護人員圓滿完成任務,平安返回宜陽。我縣舉行隆重儀式迎接6名醫護隊員凱旋。
縣委書記安穎芳,縣委副書記曲萬濤,縣委常委、副縣長趙福傑,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彩雲,副縣長杜耀輝,縣政協副主席盧潘霞等縣四大班子領導參加儀式,歡迎英雄歸來。
2月9日,來自縣中醫院的寧康康、陳戰國、王亞娟、王田田、丁丹翼、苗慧怡6名隊員揮別家鄉,馳援湖北。通過一個多月來的緊張救援,截止3月9日休艙,宜陽醫療救援隊分駐的兩個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367人,轉出668人,治癒出艙1699人,實現了醫務人員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治癒患者零復發、患者零投訴「四個零」的目標,取得了疫情防控第一階段的全面勝利。
上午9時30分,當醫療隊員乘坐的大巴車抵達快速通道宜陽境域內時,縣公安交警大隊的13輛摩托車列隊鳴笛為其開道。紅旗大道上,人們揮舞著國旗,舉著橫幅歡迎英雄平安歸來。掌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大家以各種方式表達對醫療隊員的崇高敬意。
歡迎儀式在縣中醫院廣場舉行。副縣長杜耀輝主持歡迎儀式。
援鄂醫療隊隊長寧康康在儀式上發言。他說,經歷了這次白衣執甲、為國出征,更加深刻體會了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職業內涵。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後,他將把「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作為座右銘,愛崗敬業,不斷進取,為我縣的醫學事業發展和建設富美宜陽做出積極的貢獻。
縣委書記安穎芳在歡迎儀式上作重要講話,代表縣委縣政府,代表70萬宜陽父老,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慰問和最衷心的感謝。
安穎芳指出,在舉國上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六位英雄響應黨的號召,主動請纓,舍小家顧大家,奔赴抗疫前線,充分體現了他們崇高的家國情懷。在疫情前線,他們十多個小時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他們辛勤付出,救死扶傷,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髒,挽救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充分體現了他們醫者仁心的人間大愛,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使命,他們充分展示了我們宜陽人民的良好精神風貌,他們為宜陽爭了光、添了彩,是宜陽人民的驕傲,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是最可愛的人。安穎芳希望全縣黨員幹部要向六位英雄學習,學習他們聽黨話、跟黨走,聞令而行、聽令而動的政治自覺;學習他們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奮勇向前的鬥爭精神、責任擔當;學習他們迎難而上,敢打硬仗的過硬作風,他們的精神使我們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安穎芳勉勵六名醫護人員,好好休整,養精蓄銳,在富美宜陽的建設中,繼續增光添彩。
嵩縣黨政考察團到我縣考察美麗鄉村建設
4月6日,嵩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宗玉紅,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玉傑,縣政協副主席陳俊光,縣政府黨組成員、政府辦主任何興旺帶領嵩縣農村農村局負責人,7個鄉鎮的黨委書記、鄉鎮長、村支部書記一行30餘人到我縣考察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縣領導張漢智、王智朋、李輝、李保柱等參加活動。
考察組先後實地考察了董王莊鄉喬莊村,趙保鎮坡底村,蓮莊鎮養馬村、陳宅村,香鹿山鎮趙老屯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情況,現場聽取經驗介紹。
在家家有車庫、處處風景美的喬莊村,大家詳細詢問了該村「精打細算」搞建設,全民上陣促振興的寶貴經驗;在坡底村石榴田、鄉愁館裡,大家認真聽取了關於發展村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建設民俗博物館,讓群眾記住美麗鄉愁的典型做法;在流水潺潺、風景秀麗的水韻陳宅、田園養馬,大家仔細聆聽了兩個村莊是如何建設有山有水有文化、有綠有景有靈氣的詩意家園的;在瀰漫著迷迭香醉人芬芳的趙老屯村,大家邊走邊記錄該村如何在留住鄉土原貌的基礎上,打造民俗風情文化旅遊景點的經驗做法。
一路邊走邊看,一路邊聽邊記,感受了風格迥異的五個美麗鄉村的風貌後,大家現場進行了熱烈討論。縣長張漢智介紹了我縣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做法;宗玉紅談了考察後的感受,並要求考察團成員要把寶貴經驗好做法帶回去,促進嵩縣美麗鄉村建設提質量、見成效。
近年來,我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通過示範引領、整體推進、深化提升,走出了一條尊重自然風情風貌、尊重村莊特色、符合村民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綠色產業更加集聚。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發揮農業大縣優勢,重點打造「三花一草一果」、形成了花生、花椒、油用牡丹、艾草、林果等特色種植65萬畝,有力推動了種植業結構調整。
鄉村風情更加濃郁。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按照定特色、定產業、定標準、定路徑、定節點「五定」要求,落實精心、精細、精緻、精品「四精」工作理念,堅持整村推進,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破解了資金籌措、路徑方向和群眾參與「三大難題」,打造了40個市、縣兩級「四美鄉村」示範村。
突出花椒、迷迭香、中藥材等產業特色,做到一村一產業;聚焦豫西民居、簡約現代、徽派建築等建築特色,做到一村一風貌;挖掘歷史典故、田園文化等村情底蘊,做到一村一特色;紮實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實施農村改廁5.4萬座,配套提升污水管網242公里,完成村旁、宅旁、渠旁、路旁「四旁」綠化1.2萬畝72萬株,做到一村一風景。
村風民風更加文明。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加強鄉村「一約四會」制度建設,開展「道德模範」、「星級文明戶」評選,營造了文明鄉風民風。(張珂)
【脫貧攻堅進行時】
高村:努力交上脫貧完美答卷
脫貧攻堅衝鋒號已經吹響,高村鎮緊盯「兩類村」,紮實開展「大走訪大服務大提升」活動,讓脫貧攻堅「答卷」在高村大地上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黨建引領。該鎮成立了17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時黨支部,由二級網格長任支部書記,由縣、鎮幫扶責任人任成員,進一步夯實黨建引領作用,整合力量,搶抓時間,集中精力,戮力攻堅。
提升站位。各村按照黨委政府統一安排,迅速行動,召開專題動員會傳達上級精神,分片分區集中人員、起火搭灶,深入一線、嚴排細摸,確保不漏一戶一人排查,不放一點一滴線索,不留一絲一毫問題。
拉高標杆。該鎮在「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查短補弱,製作發放12000餘張《高村鎮民情民意聯繫卡》,讓群眾理有講處、怨有訴處、難事有反映處、問題有解決處。繼續重點謀劃長效農業,注重產業結構調整,確保脫貧攻堅質量高、成色足、可持續,確保脫貧成效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檢驗。
花果山鄉:持續發力抓整改
近日來,花果山鄉抽調5名業務骨幹組成核查小組,深入8個行政村開展脫貧攻堅村級核查督導工作。
核查採取「看、問、聽」的形式,以查促改、以改促進。進村看村檔、入戶看戶檔,看資料是否規範、齊全;對第一書記、村兩委幹部現場提問,了解政策熟悉度、村情知曉度;每村隨機抽取10戶貧困戶,核查組深入貧困戶家中,聽需求、聽評價。
核查中,核查組針對發現的問題,能立行立改的,當場指導各村進行整改;不能當場解決的,梳理匯總,制定清單,交由包村領導限期整改解決。
截至目前,已完成7個村核查任務,累計發現整改問題17條。
【基層傳真】
市場監管局:防疫服務兩不誤
在疫情防控期間,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採取多項措施,提供登記註冊不間斷審批,最大限度滿足廣大市場主體及市民的登記需求。
全面推行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不見面」審批制。企業通過河南省全程電子化服務平台提交設立、變更、股權出質等業務資料,單位安排專人在24小時內完成資料審核,審批通過的企業可領取電子營業執照,既安全又快捷。
實行諮詢電話專人值守制。防疫期間,將登記註冊諮詢電話通過網絡公布,單位每天安排專人值守,接受電話諮詢服務。對於有特殊需求的企業,主動添加聯繫人微信,通過視頻方式遠程手把手輔導,為企業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做到疫情防控期間工作不停,服務不斷。
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開闢註冊登記「綠色通道」。針對防疫物資生產、居民生活用品供應、物流等與疫情相關企業,特事特辦,提供「一對一」服務,即時辦結。
實行容缺辦理。對資料不全但不是主要材料的可先為其辦理業務,允許企業在規定時限內將資料準備齊全,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疫情防控以來,縣市場監管局共辦理各類登記註冊業務943件,其中設立499件、變更223件、註銷81件,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16件、《河南省食品小經營店登記證》124件。
安虎線宜陽境路面修復完工
近日,安虎線宜陽境(黃龍廟至楊店)段路面坑槽挖補修復完工。
由於安虎線(黃龍廟至楊店)路段過往重型運輸車輛較多,造成路基鬆動,路面出現坑槽病害,給沿線群眾的出行帶來了安全隱患。
為保障道路行車安全,農管所於3月23日開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施工隊,抽調銑刨機、壓路機、瀝青攤鋪機、運輸車等施工機械,對安虎線(黃龍廟至楊店)段坑槽路面進行了挖補修復,共修復路面6800平方米。(郝非非 沈洋)
柳泉苗灣:山青水秀春光美
前有櫻花廣場、桂花廣場,後有先鋒渠、洛邑水城,以往的茶餘飯後,「美好家園」廣場、「中國夢」廣場成為人們閒逸散步的好去處,如今,山美水美景更美的苗灣村,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是一幅靚麗春景圖,而這全都得益於最美示範村的建設。
近年來,苗灣村因地制宜,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扣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最美苗灣」。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一手抓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一手抓村容村貌提升,一手抓文化資源傳播利用,一手抓鄉村旅遊項目開發建設,四舉措全力打造集「綠色、生態、文化、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化美麗鄉村,使這個只有800多人口的小鄉村一邊連著綠水青山,一邊連著金山銀山,在現代化示範鄉村建設中脫穎而出。
通過高質量推進垃圾治理、污水處理、農村改廁,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實現最美鄉村的初步建設。
推進文化設施建設,建造3000平方米文化廣場,配備文體健身器材;搭建文化大舞台,滿足群眾戲曲演出、廣場舞訓練等活動需求;建造老年活動中心,包括休息室、餐飲室、活動室等,滿足老年人文化娛樂需求。
實施村莊綠化工程,依據街道走向,在村莊主幹道、房前屋後、村內空閒地栽種紅葉石楠、大葉女貞、大花月季、軟籽石榴、大葉黃楊球、百日紅、桃樹等樹種3000棵,實現應綠盡綠,見縫插綠,萬紫千紅,生機盎然。
建造景觀亮化工程,在原有的「美好家園」廣場、「中國夢」廣場的基礎上在村東再建造櫻花廣場、桂花廣場,形成滿眼春色的視覺感;在村西建造1300多平方米大花園,包含磨盤、八角涼亭、景觀石、彩磚小道等基礎設施,供遊人夏日乘涼、四季賞光。
苗灣村南邊土地已全部用於打造國家5A級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區洛邑水城,該項目建成後,將以東方「威尼斯」的名號,在國內旅遊市場形成獨一無二的特大型「水城」景區,對豐富我縣旅遊內容和品質,提高宜陽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都將起到巨大而長期的推動作用。(牛婷婷)
三鄉鎮:清潔家園在行動
近日,三鄉鎮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提升村容戶貌,流渠村、吉家廟村、桑梓溝村、南村村等241國道沿線村莊率先行動。平坦整潔的道路,乾乾淨淨的房前屋後,整潔有序的村容村貌令人心情舒暢。
近年來,該鎮持續開展農村垃圾治理、人居環境改善等活動,通過垃圾治理和村容戶貌相結合、貧困戶和保潔員相結合、公益崗位和清掃工作相結合,使貧困戶得到實惠的同時也達到村容戶貌舊貌換新顏的目的,也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關俊)
本期手機報出現的編輯差錯、您對本報的意見和建議,均可發電子郵件或電話聯繫我們。感謝您閱讀本期手機報!
線索及稿件徵集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68887404
宜陽手機報,周一、周三、周五下午6時左右發送。
主辦:中共宜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宜陽縣融媒體中心
總值班:李炳輝
本期編輯:蔡流錦
封面:田義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dBAW3EBiuFnsJQV1d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