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提高轉化率,轉變才是爆發的開始

2019-09-28   電商新達人

9月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店鋪調整上,分享少了一些,終於有時間和各位繼續聊一些店鋪的事情。

​我的分享其實很隨意,都是日常溝通的時候,朋友關注的,問的比較多的,就是我會抽空分享的內容。想著一起討論什麼內容,告訴我就好。

平時忙碌的每一天,你的店鋪多多少少都會有各種問題,眾多問題中想著討論下的就是轉化率。

這時候來討論這個問題似乎不合時宜的樣子,但其實真的很重要。現在已經是雙十一的衝刺階段,引流是重要,但是只有流量是不夠的。店鋪的賽馬不只是看寶貝的流量情況,而是要看寶貝的收藏加購,寶貝的轉化,店鋪的階段產出。

分析店鋪數據的時候,一定要關注這個寶貝數據變動,寶貝的收藏情況,加購情況,流量的波動情況。尤其要注意,流量再漲,收藏加購在掉的問題,不要因為錯誤操作,給寶貝帶來低質無效訪客。

現在店鋪各項操作都在準備中,現在也就是商品報名的時候,你重點需要關注的就是:

寶貝的引流

主推款及關聯款的操作

寶貝人氣及轉化的優化

因為大促是要看活動期間的GMV,所以想著要好的活動位置,都是要能夠產出流量價值的,這個問題之前聊過的。所以不用怪平台為什麼不給你流量,重點也要看給你流量,你能不能接盤這個流量,就看有沒有好的轉化。

雙11大促占據主要流量入口的是B店,但是不代表C店沒有機會。機會是別人放在眼前,自己去把握的。

如果你的店鋪,不是在一層級,不是二層級,不是三層級,而是在更好的層級,那麼你才能更好拿到類目的層級流量,平台的更多資源。所以你每天的優化,只需要朝著這個方向去調整就好。

入不了主會場,分會場考慮下,商品局考慮下,外圍考慮下。如果什麼都不做,雙11別人是狂歡,你只有發狂了。

和朋友聊天時,提到關於店鋪轉化的問題。現在市場已經起來,寶貝已經換季,但是寶貝的轉化跟不上。市場搜索流量起來,但是轉化不見提升。但是同行流量比我少,賣的貨卻比自己多。

問題出在哪兒,是什麼影響了轉化,突破店鋪轉化差的問題,今天咱們一起聊聊這件讓你頭疼的事情。

想著讓寶貝有好的轉化,就要把控好3個點,進店訪客,店鋪先有流量能夠進入。再者就是要有足夠吸引買家購買的因素點,讓買家有想買你家產品的慾望,最後就是讓買家放心買你家的產品,在眾多競品中選擇了你。

根據整個購買行為的過程,去優化每一個節點,就能獲得好的轉化。轉化為什麼重要,因它會提升寶貝的搜索排名,會強化寶貝的人群標籤。

訪客來源影響轉化

淘寶這塊有多個流量入口,不同的流量入口,背後的訪客質量把不同,最終的轉化率也不盡相同。入口不同,匹配展示給的人群是不一樣的。

手淘搜索的流量,買家是有直接的搜索需求,有需求購買轉化就會高。現在寶貝的都是人群流量,搜索展示排名也是在人群基礎之上去展示的,可以直接觸達需求產品。

手淘首頁的流量,是系統根據買家的行為瀏覽做的產品推薦,是跨類目的產品展示,流量多,但更多的首頁流量提供給訪客逛的行為瀏覽,從猜你喜歡中,找到有興趣的產品,直接購買需求度不高。

入口的不同,導致買家進店的行為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最終的行為結果就有很大的不同。

這就需要你先分析下店鋪的流量分布,多去弄精準流量。再者就要分析進店關鍵詞,畢竟店鋪主要的流量都是通過關鍵詞搜索進店的。

所以這就要分析市場熱搜詞,寶貝標題關鍵詞,以及產品進店關鍵詞的匹配程度如何,及時調整產品標題,一定要注意下邊這2種情況:

關鍵詞匹配性差

篩選關鍵詞的時候,要去分析數據,搜索流量是否多,轉化維度如何。篩選關鍵詞的時候,第一原則就是相關性,相關性體現在產品屬性和市場熱搜詞的重疊。買家搜索到的產品,正是自己想要的,才能有高轉化。

每個關鍵詞都有他的人群覆蓋,流量解析現在可以看到關鍵詞的人群維度,所以選詞就要結合店鋪的人群情況,去篩選合適的關鍵詞。

如果不匹配,能搜索到,有流量,但是產品不滿足買家需求,轉化是上不去的。何況,如果匹配不對,點擊也不會好。有些朋友的帳戶,搜索排名很高,但是沒有流量,就要考慮這一方面的原因。

人群匹配性差

現階段產品的搜索結果是受人群限制的,同樣的搜索關鍵詞,不同人去搜索,頁面匹配出來的產品是不同的。

買家初次搜索之後,形成瀏覽,寶貝的收藏加購等初次訪客行為。當買家切換關鍵詞,進行二次搜索的時候,初次有過瀏覽的寶貝,會有更高的搜索排名。

同樣的如果是有過購買行為的訪客,更是無視淘寶的搜索規則,有限展示在靠前的位置,獲取好的搜索流量,人群流量。

人群的匹配性已經直接影響寶貝的搜索展現,以及轉化。店鋪歷史訪客行為,是直接影響後續訪客進店的。

現在店鋪的推廣,已經可以針對人群去抓取很細緻的數據,如果你現在不關注這一點,下一個被市場甩掉的,就有可能你的店鋪。

產品賣點影響轉化

我為什麼買你的產品,需要你給買家一個理由,一個可以抓住買家購買心理的一個點。這個點,就是買家在貨比三家之後的產品差異點,就是常說的寶貝賣點。

買任何產品,買家都會搜索相關關鍵詞,然後對比之後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款。

買家搜索行為:

買家搜索關鍵詞

找到心儀寶貝,瀏覽

再看其他心儀寶貝,瀏覽

對比心儀寶貝,對比過程,就是考慮:

價格,評價量,評價,寶貝服務,產品說明等綜合因素。

轉化這塊,不是單純的價格影響轉化,當寶貝的競爭差異性小的時候,除了操作上的一些問題點,也要考慮買家的目標價格,價值認同的問題。

不是價格越低轉化越高,而是價值匹配轉化才會高。在同款產品的對比中,買家會通過各種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一些購買參考因素(中差評,買家秀,產品介紹,視頻展示等去對比),影響購買信心。

當價值差別很小的時候,不能判斷產品品質的時候,選擇價格更高的似乎是更合理的。

寶貝綜合因素可以影響寶貝的轉化,在產品方面同樣會影響寶貝的轉化。比如現在到了換季的時候,我需要一款秋款睡衣。

買家購買需求:

純棉、保暖、舒適、不掉色、不起球、款式好看、優質的售後等,那麼如果你的產品綜合因素都滿足,在一些細節點上,有優勢,你的寶貝就會有好的轉化。

沒有品牌加持的產品,最容易做爆款,別人有肉吃,你也有肉吃。有品牌加持的寶貝,就要通過品牌屬性去拉升寶貝的轉化。

賣點,就是針對買家的需求,去展示產品的特性。給我個理由,還你一個高轉化爆款。

買家顧慮影響店鋪轉化

買產品,只要不是老顧客,基礎的購買疑慮還是存在的。但是,一個店鋪,有多少的回購率。做的好的店鋪,老客戶有個三四十,已經不少了。何況很多店鋪,都不關心老客戶,只做一次生意。當然有些產品,想做老客戶,也不好做,比如大件產品,低購買頻率的寶貝,想做沒得做。

買家關心什麼,關心是不是買到物美價廉的寶貝。傳統的消費行為,都說都會打一下折扣。去商場逛街,看完原價,要買總要打個折扣,買家高高興興的買走衣服。

同樣的,線上買家行為,同樣需要這樣的讓利心理。寶貝適當優惠,買家覺得賺了,大家都高興。

這就是店鋪為什麼會有各種活動,淘寶的節日活動,主題活動,大促活動,優惠券就是為了拉升買家的購買。通過優惠度,活動周期,讓買家縮短購買周期,形成高轉化。

再者寶貝優惠是一方面,好的產品售後才是讓買家最後購買寶貝的點。產品是便宜,但是服務要到位。因為買產品,也要享受應有的服務。你家提供不了,別人家可以提供。


文:網絡

圖: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