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必玩!它憑啥成為桌遊圈的「新寵」?

2020-08-05     地核桌遊工作室

原標題:今年必玩!它憑啥成為桌遊圈的「新寵」?

簡約不簡單。(內含絕密新手Tips)

文章/末末

本文所屬欄目=桌遊陳列室

這是桌遊陳列室的第24篇文章

先給出大家幾個關鍵詞

來猜猜我們今天要聊的是什麼遊戲吧

去年出版、今年大火

剛衝到BGG前100名

超級考驗配合的合作遊戲

捧得眾多桌遊獎項

.

.

.

我想加上這篇文章的題目

你一定心裡有了答案

是的,它就是今年桌遊圈的新寵

The Crew

大家好,我是末末。前不久,工作室的被搗擔當阿聯開始瘋狂的吹噓一款叫做《The Crew》的遊戲,甚至一度超越《The Mind》在他心裡的地位(後經證實,《The Mind》還是阿聯心中第一)。見人必吹、逢人必推也讓阿聯成為了這款遊戲的「活招牌」。

不僅僅是阿聯,這款遊戲也在今年的各大桌遊獎項中頻繁曝光。比如前不久,《The Crew》奪得了SDJ黑標獎(極客策略),而它同時也獲得了今年金極客獎年度最佳合作遊戲。而最近,它衝到了BGG排行榜前100名。可以說,《The Crew》成為了今年桌遊圈的新晉寵兒。伴隨著排名提升和獲獎,它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也像火箭般蹭蹭提升,被更多玩家所了解。

因為圖片曝光問題,黑標看起來像藍標,但的確是黑標獎(圖源:來自網絡)

那《The Crew》難道是一款大作?還真不是,這款遊戲從卡牌配件到規則上手難易程度來說,都只能算得上毛線遊戲的級別。那究竟是為何它能得到這麼多玩家的喜愛和關注呢?在我的央求之下,阿聯(迫不得已的)帶我體驗了一把《The Crew》。

《The Crew》已經衝到BGG前100,一天前還是第100名,今天又上升了一個名次(圖源:BGG截圖)

吃到自己想要的「墩」

Crew一詞的意思是船隊、艦隊里的全體人員,而網上有玩家把《The Crew》翻譯成《太空人》。而說到背景,《The Crew》選擇的也是近幾年來最火的背景之一:太空。(和《星核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

太空是近兩年桌遊特別熱衷的一個主題(圖源:Py.繪製)

據說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第九顆行星,而並未有實質性的證據證明,而我們則是應徵的太空人團隊,要在茫茫的宇宙中,完成不同的任務。但是要知道,在太空中可是不能說話的,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看大家的默契了。

聽上去很Interesting?那麼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用數字卡牌來吃墩的遊戲。遊戲中共有4種顏色數字為1-9的太空人卡,和4張火箭卡,這些卡片在每次任務中將會被平均分配和所有玩家,玩家在不能交流的情況下,必須按照要求打牌吃墩,完成每一關卡的任務

別看它是毛線遊戲的體量,但策略度卻極高(圖源:BGG)

基礎遊戲中,有50個任務關卡,在每一關任務里,需要玩家們通過吃墩,來保證自己認領的任務卡牌,必須被自己「吃到」。一旦自己的任務卡牌被別人吃到,則任務失敗。比如你面前有一張吃到粉色4的任務卡牌,你就必須保證帶有粉色4太空人卡牌的那一墩被你吃到。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吃墩(Trick-taking)這個機制了,簡單來說,所謂吃墩就是指在每個行動輪次,把玩家通過某種規則打出的牌稱之為「墩」,然後再根據某種規則,由一位獲勝者獨享這一個「墩」。一般常見的規則有,打出最大卡牌的人吃到本墩、打出最小卡牌的人吃到本墩等等。

在《The Crew》中,每位玩家依次打出與起始玩家同顏色的牌(沒有則只能打出別的顏色),由打出最大牌且符合同色規則的玩家吃到該墩,火箭牌大於顏色牌,顏色牌看數字。聽上去簡單吧?

舉例說明,在四人遊戲中,如果每人打出的牌如上圖,則打出藍色9的玩家獲得該「墩」(圖源:BGG)

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遊戲的過程中全程不能交流,我們唯一能「交流」獲取線索的方式,需要通過一種「無線電傳輸,玩家在每輪任務里可以有一次在每一墩開始出牌前,可以選擇使用交流。即打出一張你手中的顏色卡,並通過放標誌物的方式告訴你的隊友們,這張卡牌是你這個顏色數字最大、最小或唯一的卡牌

圖一的牌在上部放上了交流標記,代表這藍色9是該玩家手中藍色最大的牌;圖二的牌在中間放置了交流標記,則代表綠5是該玩家手中唯一一張綠色牌

除了不能交流外,遊戲的任務難度也是層層遞進的。除了單純的任務卡牌外,還有一些任務指示物,這些指示物將告知你,你的某一墩任務被吃到的順序,這也讓遊戲難度進一步得到升級。

遊戲中的任務指示物

「笨比檢驗器」

看完規則的我,覺得這也太簡單了吧!我這在圈裡風風雨雨混了這麼多年,這一個小小的吃墩還是合作的遊戲怎麼能難得倒我?結果現實大大地打了我一個「耳光」,還很響!

在遊戲中,我被迫在最後拿了一張綠色1的任務,也就是說,我必須吃到綠色1的這張牌,然而這張綠色的1還在我自己手中。我在第一輪就通過「交流」告知隊友們這個情況了。開始隊友們都很配合我先把前面的任務完成,把火箭牌都打光,然後在倒數第二輪把出牌權巧妙的給了我。當我正準備坐享其成的時候,Py.同學打出了一張之前忘記了還留在手裡的綠3,讓整個任務走向了失敗。

Py.自己繪製的玩《The Crew》get不到同伴點的圖(圖源:Py.原創)

前段時間,我正好寫了一篇關於9種動物系玩家的文章,裡面提到了蜜蜂系的玩家喜歡密切配合的遊戲,而《The Crew》就是蜜蜂系玩家的本命遊戲

點擊上文查看你是哪種動物系玩家

和《The Mind》比較考驗心靈相通和默契不大一樣,《The Crew》極為考驗玩家之間的配合,技巧性極強。阿聯和很多玩家都開玩笑的將其稱之為「笨比」,我一問才知道,原來這款遊戲是極好的「笨比檢測器」,能成功檢測出遊戲配合的黑洞到底是你的哪一位朋友。

在集石上,有很多玩家把《The Crew》稱之為笨比遊戲(圖源:集石截圖)

由於遊戲全程不能交流,需要靠全程的默契+適當的提示+頭腦的推理+局勢的判斷來出牌,會給人一種《心靈同步》+《花火》的感覺,卻比這兩個遊戲更加考驗局勢分析和配合,思考量也大大增加。

《心靈同步》是不需要提示的遊戲,所以玩起來相對歡樂輕鬆;而《花火》作為一款非常考驗配合的遊戲,幾乎每一圈都會有與卡牌的相關提示,玩家也很容易掌握其中的技巧。而《The Crew》每個任務每位玩家只有一次提示的機會,還只能提示某一張卡牌在自己手牌中的大小情況。這讓玩家對局勢的判斷和推理成為遊戲是否能獲勝的關鍵。

雖然每局只能提示一張牌,但是並不代表你只能獲取這一張牌的信息,每位玩家面前的任務卡牌是公開的,你需要時刻留意別人選擇了哪一張任務牌、自己和別人面前的任務牌有哪些、隊友每一次的出牌等等,這些都是你判斷別人手牌的依據。當你能夠理解別人給出的提示,同時又能時刻分析對場上的局勢,這才有機會和隊友們一起獲得勝利。

入門者的Tips

和《花火》一樣,《The Crew》並不算對初玩者們「很友好」的一款遊戲。於是,在體驗完遊戲後,我和阿聯一同想了幾條這個遊戲對於新手的小Tips。希望能幫到各位剛剛接觸《The Crew》的小夥伴們。

當然Tips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這個遊戲最重要的是你和你隊友的思路是否一致,能幫到忙最好,幫不到大家也就當看個樂子啦。

  • 有 出牌權 的玩家沒必要交流。
  • 當輪不交流 不會造成嚴重後果 的可以先不交流。(參考《花火》,如果棄牌不會造成斷掉的,可以放心棄牌換取提示)
  • 火箭多的玩家要 在無關痛癢的輪次把火箭儘早打出來 。
  • 隊友交流的如果 不是和自己任務相關的 ,也 不是會攪亂其他人任務的 ,那麼 必有深意 ,要仔細想想。
  • 先拿的任務 一般更有把握,可以 優先做 。
  • 同一個人拿多個任務的時候, 拿同色的可以嘗試一起做 。
  • 任務牌 如果自己手裡有 ,最好別拿。(除非是8或9)
  • 充分相信自己的隊友 ,即便他在遊戲中表現得一般,合作遊戲的本質就是 相互配合和信任 。
  • 遊戲本質是 信息不對等 ,所以要仔細注意你隊友的一舉一動,思考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可能你在玩的時候,也有著自己的經驗。不過像《The Crew》這類遊戲,如果大家的策略差不多,彼此磨合上幾次後,其實就能掌握到這個遊戲的精髓。

要說《The Crew》為什麼好玩,那或許是這類需要精密配合的遊戲共同有的特徵,那就是在充分的思考後,通過密切的配合打出combo完成任務的爽感。這類遊戲反而如果過於簡單才不會讓人感覺到成就感,越是那些難的挑戰,當大家成功後,所帶來的的遊戲樂趣和體驗就越豐富

我想,這就是《The Crew》的魅力所在了吧!而它能夠成為年度新寵,也是理所當然了,我也不例外的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

不說了,問就是今年必玩的遊戲!我們下期見。

你為什麼喜歡需要密切配合的遊戲?

你有沒有《The Crew》的tips?

本文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ORKv3MBd8y1i3sJLq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