哏兒都尋寶記 | 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

2020-01-03     頭條天津

天津,因河而生,向海而興。歷史上,發達的海運除了帶給這片土地快於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外,還為天津帶來了「難以避免」的硝煙烽火。

「南有虎門,北有大沽」,剛剛過完615歲生日的天津衛,從建城以來,就一直是拱衛京畿的要地和門戶,古語中也有「先有大直沽鹽糧兵屯,後有天津衛干戈拱北」一說。

在這樣一座軍事意義極高的港口城市裡,坐落著一座見證了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歷史的大沽口炮台。

在經歷過四次入侵戰爭後,大沽口炮台最終還是沒有躲過被拆除的命運。1988年這裡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經修復1997年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示人。


這裡所陳列的「寶貝」可以說是非常的有價值,它們不僅見證了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不屈歷史,還在向一代代後人們述說著勿忘歷史,勇敢向前!

今天,我們跟隨慧慧去尋找兩件非常有價值的「寶貝」——大沽鐵鐘和威字炮台


視頻加載中...


大沽鐵鐘又叫做「樂威毅公祠」鐵鐘。1900年被英國士兵掠走帶到英國,100多年幾經輾轉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如今,大沽鐵鐘雖然銹跡斑駁,但鐘體上的銘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字依舊清晰可見,為我們解讀著歷史的故事。

前不久大鼓鐵鐘剛剛作為天津市唯一入選的「珍貴寶貝」被隔壁的國家博物館借走進行展示,今天能夠一睹它的的風采確實有被震撼到!

修復後的威字炮台,屹立於高台之上,滄桑而有力。原先大沽口分別坐落著威、鎮、海、門、高和石頭門縫6座炮台,「威」字炮台,也是現存炮台中最大的一處。磚瓦殘塊之間,都能讓人們切身體會這段風起雲湧的歷史。

大沽口炮台200年,悲歌見證歷史,那些硝煙烈火中奮不顧身義勇向前的身影仿佛歷歷在目,向英雄們致敬!來這裡一起感受歷史的古樸和厚重,感受那段不屈的歷史。

文/筱敏

圖/源自圖蟲

視頻原創/Top.團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1nQc28BMH2_cNUge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