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牙科,我見過很多家長都是這麼想的。覺得孩子還小,牙的問題還不著急。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孩子的牙齒問題,太多家長都處在盲區中。
01 牙齒不齊影響的,不僅僅是美觀
事實上,小孩的乳牙不整齊,會導致孩子刷牙不幹凈,牙齒髮生齲壞,也就是蛀牙。一旦乳牙齲壞,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恆牙胚的生長。
02 什麼情況下必須要做矯正?
1. 前牙出現「地包天」、「齙牙」等現象,影響孩子美觀、發音等功能障礙時。
這些現象非常嚴重時還會影響到孩子呼吸。
2. 牙弓位置和牙齒大小不匹配,造成牙列擁擠和稀疏時。
牙列擁擠就是我們看到孩子的牙齒很亂,都擠在一起,很難清理乾淨;牙列稀疏,即孩子口腔中的牙齒與牙齒之間不相接,有很大的縫隙。
3. 有個別牙齒嚴重錯位、扭轉時。
錯位和扭轉的意思就是這顆牙齒不在它該在的位置,原本給它的位置被別的牙齒占去了,導致它只能從其他位置長出來,比較突出,只能通過矯正將其拉到屬於它的位置。
4 . 不良習慣造成的牙頜發育異常,無法達到正常咬合,深覆合、深覆蓋時。
比如:咬鉛筆、吮吸手指、含奶嘴,導致前牙張開,無法咬合,只能使用後牙進行咀嚼功能。
5. 發現孩子因牙齒問題而導致面型不對稱時。
因牙齒問題導致面型不對稱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 偏側咀嚼。
一側牙齒不好,於是長時間用另一側咀嚼,則該側咀嚼肌就會比較豐滿,顯得臉大,形成「大小臉」。
03 三個改變孩子牙齒的「黃金期」
經常會有父母問:孩子牙齒矯正多大合適? 這三個改變牙齒的「黃金期」,父母一定要知道。
1. 乳牙期
人生下來第一副會被換掉的牙齒是乳牙,約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到兩歲半左右全部萌出。
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反牙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包天」。
2. 替牙期
兒童 從6歲左右恆牙開始萌出,逐漸替代乳牙。恆牙替換乳牙的時期就是替牙期,也叫「混合牙列期」。
導致錯頜畸形的原因有很多, 有先天遺傳因素,也有後天環境因素(疾病、口腔不良習慣、替牙異常等)。
比如說,小時候愛吃筆,變得越來越「齙牙」,引發了牙齒開合(嘴巴合不攏,上下牙對不上)問題。呼吸姿勢的變化,又會讓孩子正在發育中的下頜骨發生形態變化。
錯誤的呼吸姿勢,對於6-11歲的孩子影響是最大的。因為這個階段正是人體面部骨骼發育的高峰期。
像這對雙胞胎姐妹,因為習慣不同,小時候的姐姐面部就有了變化。長大後做了矯正,依然無法改變骨骼問題。
3. 恆牙期
大約在 12歲以後,會擁有人生第二副牙齒,永久不換,這副牙齒意義非常重大,我們叫它恆牙期。
12歲左右,第二恆磨牙萌出,牙齒不齊也已經基本定型,不會再有太大改變。
這個階段頜骨發育逐漸成熟,正雖然牙齒已經定型, 但是牙槽骨的改建能力還是很強,之前暴露出來的牙齒問題在這個階段進行矯正,速度快,效果佳。
所以,是各種牙列不齊、錯頜畸形矯治的「黃金期」,也是 孩子矯正的最後一個「黃金期」。
一旦錯過這個時期,那麼以後的矯正可能要介入正頜手術,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固定、活動、隱形的牙套,都是可以的。時間的話,簡單病例1-1.5年,複雜病例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