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訂閱野胡禪。
張若昀考上北京電影學院那一年,剛開學第一課,老師挨個兒問班裡的學生,你是想當演員,還是相當明星?
班裡的同學挨個回答,真真假假,每人都給出了一個回答。
輪到張若昀的時候,他給了第三個答案,非常耿直,「我只是覺得表演挺好玩的。」
16歲那年,李冰冰、高圓圓主演電視劇《海的誓言》,張若昀在裡面出演了一個角色。
後來他講,去考北京電影學院,是因為十七八歲時候的自己沒有什麼遠大志向。覺得當演員去拍戲是個挺好玩的事兒,就報名考試了。
但在之後又耿直的說了一句,我想像不到能有什麼職業可以讓我找到這麼多快樂,還掙這麼多錢。
1
張若昀小時候,沒怎麼見過自己的父母。反正打他記事兒起,父母就已經離婚了。自小他跟著爺爺奶奶長的,就連他的名字都是爺爺給取的。
他爺爺取名字也是一絕,給張若昀他爸取的名字叫張東健。後來張若昀奶奶嫌麻煩,就把東字給去掉了。
不過張若昀名字最後一個字,別說同學了,老師第一次念都很少有念準確的。他們班同學為了省事兒,就乾脆叫他張若的。
雖然有關係好的同學,但張若昀小時候卻非常孤僻。還因為身體原因,停上過三年體育課。變成如今這樣,被粉絲稱作是逗比性格,那是後來的事兒。
他的小學同學可能也沒想到,張若昀後來成了演員。
第一個知道這事兒的,應該是張若昀的父親。他對兒子想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事兒,感到疑惑不解。張若昀給出的理由很乾脆,如果我考上了,我就是導演系長得最帥的。
他爸盯著他看了半天,說,你對自己的長相這麼有信心,那還不如去報表演系。
大四畢業之後,張若昀找父親走了個後門——他爸當時在《雪豹》劇組擔任製片人。那是文章風頭最盛的時候,演一部爆紅一部。
《雪豹》更是因為劇中演員的精彩演出,以及紮實的劇本、劇情,被稱作是《亮劍》之後,又一部經典的抗戰劇。
因為父親的關係,張若昀出演周衛國的弟弟劉志輝。
這部戲演完之後,張若昀又準備在父親擔任製片的戲《黑狐》中出演配角。但過了不久,他父親找他說,原定的主角因為檔期來不了,你能不能演主角?
剛畢業沒多久的張若昀,年輕氣盛,給父親回了一句,行啊。
他父親給講,這戲可能要拍一年。
那會兒張若昀是沒想到,這部戲的拍攝過程比戲的劇情還要精彩。
2
《黑狐》拍的足夠辛苦。
郭德綱老師在一個相聲里講,于謙老師因為小學經常留級,從而被評為全校最熟悉的面孔,新來的老師都跟他這兒打聽學校內幕。
張若昀沒想到,相聲段子在他這兒成了現實。
十個月時間裡,劇中的演職人員基本換了個遍,導演都換了好幾撥。整部劇唯一沒換的就他這個主演了,每天早晨起來,他都跟一堆不認識的演員搭戲。最有意思的是,新接手的導演都跟他打聽劇組內幕,問他,戲拍到哪個環節了?
甚至到了片子後期,還得拉著張若昀一起,原因是只有他全程在劇組,那塊兒該是什麼特效,該怎麼剪,只有張若昀明白。
片子是在北京剪的後期,最後收工是在冬天的一個夜晚,那晚趕上北京下大雪,張若昀一下子眼淚就出來了。
這片子拍的實在太艱辛了。一天的拍攝時常都是十幾個小時,有段時間他正好發燒。每天早晨四點起床打吊針,八點感到劇組拍戲,拍到晚上十一二點收工,他回去還得接著打吊針到一兩點,早上四點接著起床。這樣持續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才好。
不是他燒退了,是因為發燒轉成了肺炎,他住院了。
但這部戲,再後來看,是值得的。
他的演技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2012年,他爸又想了好幾個項目,準備帶著他一起拍,並告訴來找他拍戲的人,張若昀的檔期排到明年了。
結果2012年,他爸想的幾個項目,全都黃了,只在一部電視劇中客串了一個角色。
緊接著的2013年,張若昀一口氣拍了6部戲,題材跨越情感劇、抗戰劇、勵志劇、青春偶像劇,這是他最忙的一年,全年都泡在劇組。
跟當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給老師講的那樣,他覺得演戲挺好玩的。
每種角色,每種題材的影視劇角色,他都想試試。
後來,有人講,張若昀這是拼爹上位。要是沒有他爸,一個北京電影學院剛畢業的學生,哪會有這麼好的影視資源給他。
一開始,張若昀還辯解過幾次,後來就不再解釋,而是講,我爸是因為我才變得更出名的。
從後來他在影視劇上的表現,這句話他沒講錯。
3
但這個拼爹上位的消息,還是影響到了他的工作。
2014年算得上是張若昀最為灰頭土臉的一年。這一年他幾乎全年都沒接到過一部戲。
他沒跟家裡人提過這事兒,也沒跟他的經紀團隊提過這事兒。那時候他在外頭自己租房住,經濟上捉襟見肘。朋友找他借錢,他還是給借了,但這筆錢至今沒要回來。
為了哄因為自己租房住而生氣的奶奶開心,他把自己最後一筆錢花在了給奶奶買手錶上,因為那樣會讓奶奶開心點。
就在山窮水盡的時候,他總算是接到了戲——《無心法師》,劇中另一位演員,叫李現。一年之後,兩人又合作了另一部爆紅的劇《法醫秦明》。
張若昀絲毫沒掩飾自己的想法。
2012年從路人到被觀眾認識,小有名氣的時候,他為此激動過。但到2014年,這種激動早已經煙消雲散。一整年無戲可拍,他始終在琢磨一個事兒,怎麼就遇不到我喜歡的劇本,大家為什麼就不來選擇我?
等拍完《無心法師》的時候,這個問題想明白了,娛樂圈看人氣說話,那就想辦法把自己的人氣搞起來。辦法也簡單粗暴,就是拼演技,不調角色。
《無心法師》第二部演員大換血之後,有人給留了一句「世上再無張顯宗,無人愛我岳綺羅。」
很多人一開始看《麻雀》,是奔著李易峰去的,但看完劇之後,卻被張若昀圈走了粉。
娛樂圈確實是看人氣的地方,但也看演技。但到最後,拼的還是演技。在《麻雀》中,觀眾討論李易峰最多的是哪裡在用替身,但到了張若昀這裡全是在討論他的演技多好。
李易峰雖然是流量明星出道,但算得上是醒悟比較早的人,這幾年也在沉下心思,接一些能磨練演技的戲。
可以說,《麻雀》這部戲成就了張若昀。到《法醫秦明》這部戲的時候,人們已經不再去討論,張若昀到底是不是拼爹上位。而是在討論劇中李現跟張若昀的演技如何,這部戲至今被排在張若昀出道之後的巔峰之作。
他又說到做到,他父親是因為他變得更出名。
2016年這一年,他幾乎是刷屏一般的存在。多部戲在這一年播出,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想法,要有人氣,要紅起來。那會兒他還被稱作是偶像派演員,但他對此並不擔心,就算現在我是偶像派演員,但以後我肯定是實力派。
然後他跑去出演話劇,考驗一個演員是不是合格演員,得看他敢不敢站在話劇舞台上。張若昀去的是林兆華的工作室。
4
2019年,貓膩的同名小說《慶餘年》改編的電視劇,悄然播出。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長安十二時辰》的影響。古裝劇在網絡平台上播出,開始一律不做宣傳,不造勢,悄悄播出。
這是貓膩最負盛名的一部小說,每一本在豆瓣的評分都在8分以上。而且這部劇更是彙集了吳剛、陳道明、田雨等多個知名實力派演員。
而這部戲的主角范閒,正是由張若昀飾演。
這是青年演員們最怕的局面,以往的一些現象劇已經反覆證明了跟一群老戲骨一塊兒拍戲有多可怕。《北平無戰事》中的劉燁,《人民的名義》中的陸毅,其實都是優秀演員,演技都不錯,但硬是被劇中一幫老戲骨給比的毫無光彩。
但從目前播出的戲份來看,張若昀算是壓住戲了。
就連小說的原著粉,都對張若昀出演的范閒,評價不錯。這部戲的評分從一開始的7.8分,一路上漲到了8分。
除了張若昀之外,劇中的一眾演員也飽受讚揚,尤其是郭麒麟飾演的范思轍。少班主憑藉著這部戲,跟他師父于謙老師的《老師好》,兩部戲直接洗清了德雲社相聲藝人不會演戲的名聲。甚至有人講,演員都是好演員就郭班主不會拍戲也不會導戲。
幾年前,張若昀接受一個採訪,記者很好奇,他為什麼出道這麼多年,都在不斷的演不同的角色,不願意呆在自己的安全區。
張若昀想了一會兒,是這麼回答的,剛出道的時候,安全區只有那麼一點,我願意嘗試多種可能性,因此我的安全區就比原來寬很多了,這就是成長。
我覺得他會實現自己是個實力派演員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