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靠譜的育兒經驗,千萬別學,否則被騙沒處說

2020-08-05     爸媽黑板報

原標題:這些不靠譜的育兒經驗,千萬別學,否則被騙沒處說

現代社會,很多父母的育兒認知都在升級,開始不斷地學習如何「科學育兒」了。

然而,大千世界,包羅萬象,無奇不有,有些奇葩的育兒騷操作也時不時地冒出來「妖言惑眾」,其操作原理不但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還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傷害。

接下來就盤點一些不靠譜的民間育兒經驗,希望大家都能擦亮眼睛,繞道而行。

1、新生兒要綁手綁腳

不知道是哪裡的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有些地方孩子一出生,就要把孩子像綁粽子一樣綁起來,把孩子的兩腿併攏,用「包被」綁得直直的,據說是因為剛出生的孩子,手和腳都太柔軟了,如果長時間保持彎曲的狀態,以後手和腳就不直了,也就是傳說中的「羅圈腿(O型腿)」或「X型腿」。

不給孩子綁手綁腳,孩子的腿就會不直?事實真的是這樣?

事實上,O型腿的形成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缺鈣、負重、過早走路引起的,和給嬰兒綁不綁腿沒有任何關係,除非是家族裡有O型腿或者X型腿,否則孩子的腿是不會不直的。

而且綁手綁腿減少了孩子的手部腿部運動,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活動,不利於孩子的肢體發育。

所以,只要孩子的骨骼沒有問題,隨著Ta慢慢長大,腿自然就會直的。

2、必須兩個小時喂一次奶,哪怕是孩子在睡覺,也要把她喊醒了喂奶

據說,這是外國人說的科學育兒方法,瞬間就迷惑臉,這是在喂奶嗎,這是在奪命吧,孩子睡得好好的幹嘛把他搖醒呢,多少孩子有入睡困難,好不容易睡上一覺愣是給人弄醒了,太欺負人了吧。

其實,喂孩子喝奶的最好方式是按需喂養,孩子餓了就喂奶,而不是固定的按鐘點喂奶。

而且,新生兒的消化系統並未發育完全,按時按頓喂養,既要讓孩子忍受較長時間的飢餓,又要一下子帶來大量需要消化的食物,孩子的消化系統是難以應對的。

所以,不要一味地信奉國外的育兒方法,還是要學會分辨,什麼是死板教條,什麼是科學育兒,關於喂奶,大家還是遵循孩子的天性去科學喂養吧。

3、你這孩子認生,要多見人,多鍛鍊!

話說每當聽到有人這樣說,我就神煩。

孩子在頭三年建立安全感,會自發地去探索世界。

如果他是個外向的孩子,三年後會大方到你懷疑人生,只想按住他讓他不要再跟陌生人打招呼了。

如果他是個內向的孩子,你再怎麼比他也沒用,內外向是天生的,而且內向也沒什麼不好。

有個媽媽和我說,她兒子天生就怕生、內向,從來不跟別人交流,但是自己從來沒聽別人說的「要多見人才不怕生人」之類的言論,逼過孩子去社交。而是讓孩子自己慢慢地去適應。

後來到了兩歲半的時候,參加一個朋友的生日會,她兒子竟然當著十幾個人的面主動要求唱聖誕歌,當時她很驚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所以,千萬別逼他們去社交,如果碰上別人逗孩子,要體諒他,保護好孩子。

只有讓孩子先和身邊的人建立安全依戀關係,有了安全感之後,才有勇氣和底氣去探索世界!

4、從小分房睡鍛鍊自主睡眠

我之前認識一個媽媽,有一次她很驕傲地告訴我她兒子都是自己睡自己房間的小床。我問她那你是把他哄睡了再離開嗎?她說不是,我就是把他放床上關上門,讓他自己睡。我問那孩子哭不哭?她說哭啊!我就讓他自己哭,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我瞬間無比心痛她兒子!

《美國兒科協會》確實曾經發文表示:孩子最好從出生開始就和父母同屋不同床,在 3~4 歲的時候即可考慮分房睡。

當然,一般來說呢,我們會建議 6 歲前是分房睡的最佳時機,但這個媽媽在孩子1歲半的時候就開始分房睡了,顯然是在強行分睡。

如果過早強行分房,會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對未來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也更難與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馬伊琍也曾經就分房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見解:要珍惜孩子能睡在自己身邊的時間,孩子從小能得到的依賴和情感回應越多,更容易建立安全感。

當時機到了,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足夠充足的時候,自然會主動提出嘗試獨立的。

5、孩子自己呆著會害怕,要經常喊喊孩子

這真的不知道又是哪裡的奇門怪招。

一個人獨處的能力,專心致志的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靠培養的,而培養孩子專心和獨處能力的最佳時間就是ta還是小孩子的時候。

閨蜜給我打電話吐槽,說婆婆經常給她傳授一條經驗:你忙家務的時候,孩子自己呆著會害怕,要不停地喊她名字,告訴她媽媽在!

但閨蜜說,孩子每次都是自己呆的好好的呢,沒哭沒鬧,一點也沒有害怕的樣子,而且是一個人還玩的不亦樂乎的。

事實證明,適當地讓孩子獨處,對孩子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在獨處中,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體驗環境,用自己的方式玩耍,解決問題。沒有被家長干擾,孩子可以更好的展現自己的動手和動腦的機會。

等長大了上學後也會比同齡孩子更能坐得住,對學習也更有耐心,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以上5個是平常生活中大家比較常見的育兒「錯誤」,涉及到孩子的吃喝喂養及社交心理等方面,大家還是需要多加註意,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個蜜汁操作,讓人不禁懷疑人生。

孩子夜裡哭鬧不睡覺?

把媽媽的內褲給孩子帶頭上就好了?!!!?

聽說這個我簡直下巴都要掉了,這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想出來的神仙處理辦法?而說這個方法有效的人的孩子都遭遇了些什麼?真的不敢想像……

男孩子穿尿不濕會影響生殖器??

有個育兒群的媽媽說,家裡老人讓她早點給孩子把屎把尿,還特意打電話囑咐她:「聽人家說尿不濕穿多了對孩子生殖器不好,穿開襠褲多方便啊,你就是懶,不想洗褲子是不是?」

這個媽媽說自己兒子才1歲半……話都還不怎麼會講,要怎麼判斷他啥時候想上廁所?一天就盯著他看他什麼時候拉粑粑嗎?這點時間帶他出去玩不好嗎?

實話說,紙尿褲不會使陰局部溫度提高,最高也是接近體溫水平,另外大家也都是會及時給孩子更換紙尿褲,根本不會給孩子造成什麼不適,而且使用紙尿褲可以減少大人負擔和孩子排便後的難受度。

春天給孩子吃蝌蚪可以不長瘡??

每年4~6月,是蝌蚪繁殖的季節,有些家長居然喂孩子吃活的蝌蚪,說根據民間偏方,這樣吃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治療濕疹,防止皮膚癰癤。

把蝌蚪放在水裡養幾天,就著涼白開,「呲溜」一下喝進去。。。這個,想想就冒冷汗。。。

科學告訴我們,吃活蝌蚪不但不能強身健體,還可能出大問題,因為蝌蚪有寄生蟲!

70%的青蛙及小蝌蚪體內會寄生一個很特別的寄生蟲,叫曼氏裂頭蚴,裂頭蚴是曼氏裂頭絛蟲的幼蟲,活蝌蚪吞入體內在消化道中會窒息死亡,可裂頭蚴不但能夠活,還能在體內進行繁殖。曼氏裂頭蚴會隨著血液進入大腦,然後產生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症狀,表現為頭痛、嘔吐、抽搐、昏厥、癲癇等症狀。而裂頭蚴一旦進入人腦,不僅代謝的產物會對大腦帶來損害,更可怕的是隨著它不停遊走,會對大腦帶來不可修復的破壞 。

太可怕了!!!這種偏方理念必須徹底根除!

養孩子不是在養小白鼠,父母們真的要多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摒棄糟粕,弘揚科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SEBvnMBLq-Ct6CZTH_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