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塔長茄要想畝產3.6萬斤,越冬管理這幾點必須抓住

2019-11-13     燕趙農業

布利塔長茄和咱們傳統茄子管理有很多不同。

因為最近幾年消費者喜歡長茄,所以現在種植布利塔長茄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它的管理卻讓很多人撓頭,因為和咱們的圓茄有很多的不同,不少菜農最發愁的就是越冬管理,那麼今天小燕就給大家說說布利塔長茄的越冬管理。布利塔長茄是由荷蘭培育的高產抗病耐低溫優良品種。該品種植株開展度大,無限生長,花萼小,葉片中等大小,無刺,早熟,豐產性好,生長速度快,採收期長。適用於日光溫室及春提早種植。果實長25-35厘米、直徑6-8厘米,單果重400-450克,紫黑色,質地光滑油亮,味道鮮美,耐儲存,商品價值高,畝效益較好。正常栽培條件下,畝產18000公斤以上。那麼它在越冬期如何管理呢?

冬天不澆明水

和傳統品種不同,因為布利塔株型比較緊湊,果型比較小,栽的密度比較大,一般都是2千棵左右,少的可能達到1千七八百棵,冬季要求進行暗溝澆水不澆明水,為了降低它的濕度,尤其是深冬季節這個季節根本就不能澆水,從現在說到明年的3月底以前 控水還是一個主要的 ,控水做好了,但是有一個環節很重要,就是要經常進行中耕,這樣有利於茄子根系下扎。

經常進行中耕

為什麼要中耕?因為通過中耕可以提升地下水 讓它的根系向下扎,這樣一來它就旱不了 如果不中耕,光用表層水,每天都在蒸發水就不夠了,這就是即不澆水又能保證水分 操作上得跟上去。

和傳統品種不同,因為布利塔株型比較緊湊,果型比較小,栽的密度比較大

保溫為主

另外,這種茄子定植以後在緩苗期間一般也不要放風,溫度白天掌握在25~32℃,夜間在18~23℃,地溫不低於25℃為宜,這樣可以促進緩苗。緩苗後老鄉們可以適當降低大棚溫度,白天掌握在25~30℃,夜間在20℃左右就可以了。但是,老鄉們在種植過程中,由於技術問題掌握的不太好,往往出現了一些錯誤的操作方法,這樣就會影響茄子的正常生長。不要每天早晨拉開保溫層就放風,這個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應該是什麼時候呢,拉開以後越早越好,太陽出來把整個的保溫被拉開,然後呢適當的有點降溫過程 然後有光有熱,馬上就升溫 溫度升到25度以上,不到25度不放風。放風的時間掌握好了,下午關閉大棚風口的時間也很關鍵,老鄉們千萬不要大意。因為晚上這個溫度是很關鍵的,掌握太陽落山放草苫子,溫度降到接近25度關住風口,千萬不能等著涼了再關,整個這裡頭保持25度以上32度以下的溫度越長,對茄子長勢越有利 。

春節前以主枝結果為主,春節後主要依靠側枝來進行結果。

主枝結果為主

以上這些都掌握好了,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布利塔長茄的整枝方法也和其他品種不同,布利塔長茄採取雙杆整枝、主杆留果的方法。植株70-80 厘米時及時吊蔓。再有春節前以主枝結果為主,春節後主要依靠側枝來進行結果。因此,要注意摘心的時間。主枝第一次摘心可在植株長到1米高時進行,留取頂端茄子下面的側枝作為新的結果主枝,該側枝生長勢強,可避免植株長勢減弱的現象發生;第二次摘心在植株高度達1.4米左右時進行;第三次摘心時植株長至1.8米左右,即植株高度達到鋼絲處。摘心後,留取下部萌發的長勢健壯側枝結果,結果後將其摘除。專家說,不論是主枝結果,還是側枝結果,一次性留果數量都不可過多,留兩個果即可,避免一次性結果數量大而影響上部茄子的坐果。另外,在進行整枝打茬時,如果主枝結果期長茄長勢旺盛,單葉面積大,光合作用製造的營養可以供應生長需求,這時候還需要適當摘除部分葉片,增強植株的透光度。每個側枝留一個腋芽,其餘全部可以摘除,如果側枝留葉片,植株葉片數太多,影響植株行間透光,反而影響長茄的品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KcJbG4BMH2_cNUgzR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