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要吃這個!中醫專家推薦了3款時令養生保健膳食

2019-09-16     健康杭州

老話講得好「秋老虎,毒如虎」,說得正是現在這個時光。

夏末初秋之際是個很令人糾結的時節,一方面氣溫居高不下,雖已入秋但是暑熱依舊;另一方面,隨著空氣濕度下降氣候也逐漸變得乾燥,而經過炎熱的夏天的消耗,人又極易感到倦怠和乏力,此時除了中暑、「空調病」、高血壓、腸胃炎等夏季常見「高溫病」依然會「捲土重來」,一些人還會出現皮膚乾燥、大便秘結、口乾舌燥等「秋燥」症狀,讓本來就是濕熱、陰虛體質偏頗的朋友們更加難受,極易出現不適症狀甚至罹患疾病,因此在這個時節要特別小心和注意養生保健。

杭州市中醫院治未病科沈小芬主任醫師提醒:預防秋燥應在飲食上注重「雙管齊下」:既要清熱消暑,又要補水潤燥

沈醫師認為,「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聲音沙啞、鼻咽乾燥、鼻敏感、乾咳少痰、皮膚乾燥、頭髮乾燥易脫髮、便秘等。

那麼,秋燥應該如何應對呢?沈小芬表示,對付秋燥的關鍵是潤燥清火、生津益胃」、意即潤腸通便和清燥潤肺。白天可以喝點淡鹽水,晚上則可以喝些蜂蜜水——既可以補充水分,又可以抗拒衰老,同時還可防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此外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可多吃梨子、白木耳、百合以及一些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的粥湯。

為幫助讀者朋友們更加順利地度過「秋老虎」時節,小編隆重推出由我院廣興堂國醫館的藥膳專家精心研製的3款時令養生保健膳食,大家不妨試試:

雪海潤肺盅

主料:胖大海20克、枸杞子10克、雪梨1隻。

製法:

1、胖大海用開水浸泡50分鐘,去皮、去核。

2、雪梨1隻去皮切成2厘米大小塊,與胖大海共蒸10分鐘。

3、把一個雪梨去芯切蓋做成碗狀。

4、把蒸好的雪梨與胖大海、枸杞子放在碗狀雪梨中,蒸5分鐘即可。

這道菜如果加些冰糖,效果會更好,特別適合陰虛或氣鬱體質所引起的咽喉腫痛、乾咳無痰的症狀。胖大海可以清宣肺氣,主治感冒發熱,咽喉疼、口乾伴有乾咳;另可清腸通便,但是胖大海有小毒,不宜將它當做長期飲用的保健茶,用來治療咽喉干啞雖然快、狠、准,但同時也要見好就收,適可而止。

菊花烏雞盅

材料:烏雞1隻、野菊花8克、薏仁20克、淮山8克

製法:

1、薏仁洗凈;烏雞切成塊,然後過沸水。

2、將焯過水的烏雞塊加入鹽、生薑塊、火腿片、加飯酒、水,燉20分鐘左右,

3、將高湯及野菊花、薏仁、淮山等一同裝入燉盅里,放進蒸箱蒸40分鐘後,調味即可。

菊花清新降火,生津止渴,將烏雞和菊花一起燉煮,即祛除煲中的油膩而又保留了菜的營養成分,加入薏仁和淮山,增加健脾開胃的效果。濕熱體質的女性朋友臉上如果老是長痘痘,可以試試這道菜。

蘭山祛濕粥

材料:佩蘭葉10克、山藥 100克、薏仁50克、糯米100克、菱角粉50克

製法:

1、山藥切片,薏仁用水泡開,佩蘭葉布包包好,

2、加入糯米,煮成粥後加入菱角粉煮10分鐘,調勻食用。

佩蘭葉芳香化濕,能喚醒脾胃,祛除暑氣,能改善口中甜膩,口臭,暑濕的頭脹胸悶。菱角有清熱解暑,健脾化濕的作用。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本草綱目》記載山藥有「健脾補益、滋精固腎、治諸百病,療五勞七傷」之說,對滋養皮膚,健美養顏有獨特療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服用。

供稿 / 杭州市中醫院

轉載請註明「健康杭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7UmOm0BJleJMoPMPW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