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問題成中國兒童第三大「成長殺手」

2019-08-14     羊奶驛站

近年來,中國兒童脊柱側彎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調研發現,高達8%的孩子都發現了脊柱健康問題。脊柱側彎女孩的發病率是男孩的2.5倍,月經初潮前後的女孩一旦患病,病情進展速度可能是男孩的十倍。脊柱側彎不只影響孩子體態,可帶來疼痛、影響生長發育和心肺功能,甚至造成下肢神經功能障礙、影響行走,對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問題已成為繼近視眼、心理健康之後的青少年兒童第三大「成長殺手」。

專家指出,兒童青少年久坐不動,站姿坐姿和看書書寫姿勢不規範,書包過重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脊柱發育。而絕大多數家長沒有預防意識,也是孩子脊柱問題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專家提醒,家長平時應注重觀察孩子的脊柱健康,提前做好預防和檢查;當發現孩子有「高低肩」「褲腿長短不一」「多動症」「含胸」等問題時,要及早就醫。

暑期,在帶孩子遊玩或頻繁的親子活動里,你是否發現孩子有肩膀高低不同,或是自由散漫沒有「坐相」,或總說腰背疼?如果有,請注意啦,孩子可能脊柱側彎了!

近年來,中國兒童脊柱側彎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患病兒童常會有「高低肩」「含胸」「多動症」等表現。「調研發現,高達8%的孩子都發現了脊柱健康問題,也就是說100名孩子中就有8位存在脊柱問題。脊柱側彎不只影響體態,可帶來疼痛、影響生長發育和心肺功能,甚至造成下肢神經功能障礙、影響行走,對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近日,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骨內科王天天醫師在進行科普講座時對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強調說,脊柱問題好發於青少年兒童,已成為繼近視眼、心理健康之後的青少年兒童第三大「成長殺手」。

三大原因壓彎了孩子的「脊樑」,家長沒有預防意識也是推手

「在門診,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帶著孩子來就診,主訴最近孩子腰背部、頸背部疼痛,或孩子的兩個肩膀不一般高、含胸駝背等。」王天天指出,「這些情況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孩子的脊柱不健康了。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是一條直線,並且脊柱兩側對稱,如果雙肩不等高或者後背左右不平,脊柱處於一個C型或S型的狀態,就很有可能是脊柱側彎,也就是說孩子的脊柱出現了問題。」

脊柱是人體架構的主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人體的「第二生命線」,是人體的「支柱與棟樑」。據美國迪巧青少年兒童脊柱篩查調研數據顯示,3~14歲的兒童中久坐易疲勞的占到14.15%,站姿不規範占到3.41%,書寫姿勢不規範占到22.93%,坐姿不規範占到13.66%。對此,王天天解釋道,這些不良習慣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脊柱發育,而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1.孩子課業負擔加重,各種課外補習班增多。孩子需要長期坐在課桌前,而缺乏體育鍛鍊。調研顯示,33%的青少年兒童沒有充足鍛鍊時間。

2.書包過重。調研顯示,19%的青少年兒童背的書包超過3公斤。

3.學生看書和寫字姿勢不正確,還有些孩子喜歡較長時間玩電腦等。「現在的孩子常常趴著寫作業、看書,還有些孩子喜歡把身體彎向一側,這對我們的脊柱非常不好,長此以往會導致脊柱的駝背、側彎,甚至會引起骨骼發育的問題。」

王天天還特別提醒,導致青少年兒童脊柱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絕大多數中國家長沒有預防意識!

由於脊柱問題的發病過程不疼不癢,家長很容易忽視,往往以為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或單純以為是孩子姿勢不正確造成的,隨著年齡增長會自行矯正,從而錯過了最佳糾正時期。

那麼,孩子的脊柱問題真的會隨著長大逐漸好轉嗎?王天天表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有些脊柱問題是由於脊柱疾病導致的,所以要早發現,早治療;還有一些脊柱問題是由於不良姿勢所致,這些也需要早期糾正,如果時間長了,脊柱已經定型後,治療就更加困難了。所以說孩子脊柱出現問題後,不會隨時間逐漸好轉,只會逐漸加重。脊柱健康問題已成為青少年兒童「成長殺手」,脊柱側彎女孩病情進展更迅速在王天天看來,脊柱就像一顆大樹,大樹上長著不同的果實,如果大樹的主幹不好,也會影響果實的發育情況。「脊柱出現問題,畸形發育會出現高低肩、駝背、脊柱偏向一側的不美觀姿態,嚴重影響孩子的形體美。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處於一個成長階段,形體不美觀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出現自卑、孤僻、不合群的現象。」王天天強調,脊柱畸形發育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遠不止這些。

從近期影響上來說,脊柱健康問題會影響青少年兒童身高發育,導致身高比同齡人低。而由於脊柱問題引起脊柱不平衡,容易引起久坐易疲勞,腰背部疼痛,導致孩子學習精力不集中,從而可能會影響成績。

從長遠影響上來說,如果孩子的脊柱畸形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體會越來越差。比一般人更容易腰酸背痛,肌肉的承受力也會變差,導致勞動能力下降。少數人不能工作,嚴重時會導致下肢癱瘓,完全喪失行動能力。此外,相關研究數據顯示,80%出現頭痛、眩暈、視力模糊、腰背勞損、手腳酸痛及麻木的成年人,都與兒童時期的脊柱異常有關。

另外,王天天指出,脊柱結構的異常可能會引起神經根的受壓。「脊柱問題可能會影響脊神經和血管的正常分布和生長,甚至壓迫脊神經和相鄰血管,導致神經傳導和血液供應受阻,從而導致腦部供血不足。」

很多人誤認為骨骼問題不會累及五臟六腑,其實不然。王天天指出,脊柱就像一顆大樹的主幹,如果主幹不正的話,會影響其他臟器的位置,嚴重的可引起心肺壓迫,影響心肺功能。如果長時間不糾正治療,心肺功能長時間受損,甚至會影響孩子壽命,危及孩子生命。

中山一院脊柱外科主任、主任醫師蘇培強也強調,脊柱側彎女孩的發病率是男孩的2.5倍。月經初潮前後的女孩一旦患病,病情進展速度可能是男孩的十倍,家長需要特別關注。

如何守護孩子的脊柱健康?

王天天強調,有兩個兒童脊柱發育階段需要引起家長重視。

一是在孩子6~7歲時,脊柱的生理彎曲被周圍肌肉、韌帶逐漸穩定,這個階段應及時糾正孩子的站立、行走、坐姿等生活習慣;二是在10歲以後的脊柱成長發育第二高峰期,要注意為孩子補充營養並加強體育鍛鍊。防治青少年兒童脊柱畸形或出現問題,提前做好預防是關鍵。

1.在孩子的脊柱發育平穩時,一定要注意培養他們在生活中養成優良的生活習慣。好的習慣不僅能有效促進脊柱健康發育,幫助孩子培養優良的體態,還可以減少脊柱壓力。

2.可以適當給孩子加強運動。絕大多數輕度脊柱側彎的孩子中,80%以上都是姿勢性的脊柱側彎,通過提醒就能達到很好自我糾正目的,專家說,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體育運動進行脊柱再平衡,預防脊柱問題加重。可以做對稱性的鍛鍊,例如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也可做15分鐘脊柱操,建議每天做2組。在運動過程中,家長要不斷鼓勵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努力。中度側彎需要佩戴支具矯正,重度側彎需做矯形手術。

3.在青少年兒童骨骼發育的高峰期,注意骨骼健康營養的補充。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多吃含有豐富鈣質的食品,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

首先要合理搭配飲食。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 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不同的食物換著吃,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優先選擇魚和禽,禽類(雞肉、鴨肉)脂肪含量低,海魚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另外要確保鈣的攝入量。青少年兒童每天要攝入800~1200毫克鈣,才能保證骨骼的正常代謝,獲得理想的骨鈣峰值。應該常吃牛奶、蛋類、禽肉、魚類、大豆及豆製品等含優質蛋白質的鈣的食物。每天食用40克大豆蛋白,80克優質蛋白質,1000毫克左右鈣,可以顯著增加骨密度,預防脊椎病。

王天天強調,健康的脊柱離不開鈣,鈣對於骨骼來時,就像磚對於房子一樣。在青少年兒童時期,如果不能攝取足夠的鈣,就會出現駝背、漏斗胸、雞胸等佝僂病等表現。而當孩子正處於快速發育的時候,單單只靠日常膳食是不夠的。4~10歲的孩子每天大約需要800mg的元素鈣,11~14歲的孩子每天大約需要1000mg的元素鈣。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表明,我國城鄉居民每日元素鈣的攝入量僅為388.8mg,其中城市居民每日攝入量為438.6mg,農村居民僅為396.6mg,遠遠低於我們每天的需求量。如果日常膳食不能做到高鈣,則需要選擇適合兒童的鈣補充劑。王天天建議,碳酸鈣是所有鈣劑中吸收最高、利用率最好的,可以作為首選。

4.多觀察孩子體態,學會「脊柱健康四步自檢法」。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一區副主任醫師尹剛輝表示,日常生活中家長可學會運用「脊柱健康四步自檢法」進行初步判斷。比如孩子洗澡時,可以根據洗手間牆上貼的瓷磚水平線,參照觀察孩子兩肩是否一樣高,肩胛骨最下端是否等高,兩個髖關節、骨盆兩邊是否一樣高等。接著還可以讓孩子在直立的姿勢下身體自然前傾、自然彎腰,家長從背後觀察雙側背部是否對稱,脊柱棘突是否為直線等,如果後背出現異常隆起、兩邊肩膀不等高、骨盆有歪斜等現象,建議儘早帶孩子到醫院脊柱外科門診就診,必要時拍攝脊柱正位側位X線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EgUW0BJleJMoPM6tfY.html









沉思冥想訓練

201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