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教師資格考試當中,中學教育與能力這一科目在考試當中會涉及一些中外重要教育學家的理論觀點,往往以客觀題的形式呈現居多,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備考時又系統的了解一些重要人物,那麼這裡我們來介紹一些考試中常見的人物及其觀點。
中國重要人物及其理論:
1.蔡元培:「五育並舉」、北大改革、教育獨立
2.惲代英:教育是改造社會的有力工具、重視兒童教育和中等教育
3.黃炎培:中國職業教育之父
4.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5.孔子:《論語》;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啟發性教學原則:不憤不啟.....
6.墨家:兼愛,非攻;親知、聞知、說知;三表法
7.道家:無為而治、回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
8.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9.王充:首次提出教育應該培養創造性的學術人才
10.朱熹:重視基礎教育、重視思想品德教育、講究教育方法
11.王守仁:「致良知」知行合一
12.楊賢江:《新教育大綱》中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教育學著作
外國重要人物及其理論:
1.生物起源說:沛西 能、利托爾諾;心理起源說:孟祿;勞動起源說:米丁斯基、凱洛夫
2.蘇格拉底:「產婆術」包括諷刺、定義、助產術
3.柏拉圖:《理想國》、最早提倡「寓學習於遊戲」
4.亞里士多德:古希臘百科全書式哲學家;提倡對學生進行和諧發展的教育;歷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
5.昆體良:《論演說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法的書,書中首次提出了班級授課的思想萌芽,並且將學習過程概括為:模仿,理論,練習
6.培根:科學歸納法第一人、首次提出應該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研究
7.夸美紐斯:「教育學之父」,寫了一本書「大教學論」標誌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提出教育遵循人的自然發展的原則;首次系統論述了班級授課制;提出泛指教育、規定了百科全書式的課程
8.康德:《康德論教育》首次在大學講授教育學
9.盧梭:《愛彌兒》教育應該使兒童「歸於自然」
10.洛克:《教育漫畫》;提出「白板說」;倡導「紳士教育」
11.裴斯泰洛奇:慈愛的兒童之父;《林哈德與葛篤德》;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張;西方歷史上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12.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標誌著教育學成為一門規範的獨立的科學正式誕生;理論基礎:倫理學和心理學;舊三中心:教師,教材,課堂;四步教學法:清楚,聯想,系統,方法;教學原則:教育性教學原則;教育目的: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稱謂:科學教育學之父、現代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的代表人物;其學生齊勒提出五段教學法:預備,提示,比較,總括,應用
13.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新三中心:兒童,活動,經驗;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重組和改造,學校即社會;教學方法:從做中學;五步教學法:困難,問題,假設,驗證,結論
14.斯賓塞:提出科學知識最有價值
15.馬卡連柯:平行教育原則:集體和個人相互影響;提出「集體主義教育」
16.凱洛夫:《教育學》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著作
17.贊科夫:發展性教育理論,即所有學生都能得到一般發展原則
18.布魯納:《教育過程》強調學科基本結構,提出結構主義和發現教學法
19.瓦根舍因:範例教學法
20.蘇霍姆林斯基:和諧教育理論,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
21.布盧姆:掌握學習理論
22.巴班斯基: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23.內發論:孟子:仁義禮智我固有之;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威爾遜:基因複製;格賽爾:成熟勢力說;霍爾:一兩的遺傳勝過一頓的教育;高爾登:「優生學」的代表人
24.外鑠論: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洛克:「白板說;華生:行為主義創始人
25.二因素論:伍德沃斯、施太倫
26.宗教本位論: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那
27.社會本位論:赫爾巴特、柏拉圖、孔德、塗爾干、凱欣斯泰納、巴格萊
28.個人本位論:盧梭、羅傑斯、福祿貝爾、裴斯泰洛奇、馬斯洛
29.教育無目的論:杜威
30.終身教育:亞里士多得提出閒暇教育思想體現終身教育萌芽;英國人耶克斯利《終身教育》世界上第一本終身教育專注;法國人保羅朗格朗《論終身教育》標誌終身教育概念化和體系化;聯合國《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標誌終身教育發展達到頂峰
31.斯賓塞:最早將課程用作專門術語用於《什麼知識最有價值》
32.博比特:1918《課程》標誌課程成為一門專門研究的領域誕生
33.泰勒:現代課程之父、課程評價之父
34.懷特海:綜合課程代表人物
35.學科中心之要素主義:赫爾巴特和巴格萊
36.學科中心之永恆主義:赫欽斯
37.社會改造主義課程論:布拉梅爾德、弗萊雷
38.人本主義課程論:羅傑斯、馬斯洛
39.存在主義課程論:奈勒
40.後現代主義課程論:多爾
41.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認知,動作,情感
42.加涅的教學目標分類: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
43.泰勒原理:目標—內容—方法—評價
44.形式教育:重智力,輕知識,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齊
45.實質教育:重知識,輕智力,代表人物:赫爾巴特、斯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