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人:克里米亞曾經的主人

2019-07-21   月球觀史

今日俄羅斯的韃靼人後裔

克里米亞半島上有一小部分韃靼人,60多年前他們還是這個半島上的主人,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如今他們大部分被遷到了中亞,到了烏茲別克的塔什乾和撒馬爾罕地區,一小部分選擇重回故土。

1237年,混合蒙古和突厥血統的欽察人(後來可薩人與欽察人混血,形成克里米亞韃靼人)征服了克里米亞,成為了半島上的主人,其後建立了金帳汗國。14世紀末,金帳汗國分裂為四個獨立的韃靼汗國,其中包括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克里米亞汗國。

然而,16世紀後,隨著俄羅斯的逐漸強大,其他三個汗國相繼被俄羅斯征服,不願歸附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汗國成為土耳其人的附庸,繼續與沙俄帝國為敵。

在一次次血腥的俄土戰爭之後,俄國終於在1783年將克里米亞半島納入自己的版圖,得到了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併入俄國的克里米亞隸屬塔夫里達州管轄。

然而克里米亞半島的韃靼人時刻想著擺脫俄國的控制,以圖在克里米亞半島東山再起。因此每當克里米亞半島爆發戰爭時,大多數韃靼人都心甘情願為俄國的對手效力。無論是19世紀中葉的克里米亞戰爭,還是在十月革命勝利後的蘇俄國內戰爭中,當戰亂與血腥降臨大地之際,克里米亞韃靼人總會趁勢揭竿而起,猶如一把利刃扎向俄羅斯後背。

曾經橫掃東歐的金帳汗國

克里米亞韃靼人和俄國的仇恨如此之深,即便是在二戰中,許多韃靼人也毫不猶豫地站到了前蘇聯對手一方。1941年,在納粹德國向前蘇聯發動進攻後,有近二萬名韃靼青年應徵加入了紅軍,但據前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的文件稱,這些韃靼人幾乎全開了小差。

1942年,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蘇達克區,韃靼人發現了秘密空降的紅軍偵察小分隊,12名傘兵被處死。1943年2月4日,來自別舒伊村和科烏什村的韃靼「討伐隊」抓獲了4名游擊隊員,並殺害了他們。二戰時期成為了韃靼人「報復」俄羅斯人的有利「契機」。

1944年5月18日,前蘇聯政府以克里米亞韃靼人與德國占領軍合作為由,將他們驅逐出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克里米亞半島。1944年5月20日,所有的克里米亞韃靼人被迫離開家園,被遷到了中亞,大部分到了烏茲別克的塔什乾和撒馬爾罕地區。直到前蘇聯解體後,情況才有所轉機,約有26萬克里米亞韃靼人又重新踏上了故土。

不過,在克里米亞韃靼人被迫遷徙後,其他民族的人占據了韃靼人昔日的家園。如今的克里米亞,再也不是韃靼人的克里米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