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汝濤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會刊第6期
編者按:文章內容僅作文化交流用,不代表本自媒體觀點
題圖:1958年李大釗故居紀念館開館老照片(習洪業提供)
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的故居。上個世紀50年代末,在李大釗先烈的誕生地大黑坨村建成了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後來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建成後,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愛國青年前來瞻仰、參觀,激勵著新一代在革命理想上勇往直前,慕名來這裡瞻仰的海內外各界人士也絡繹不絕。近半個世紀中,在數以萬計的瞻仰者中,有一位美國客人。
1987年夏天,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幼師退休教師瑪麗亞·饒賓森女士,冒著酷暑,風塵僕僕地乘車來到大黑坨村。她是隨美國旅遊團來到北戴河遊覽的。她顧不得在旅遊勝地飽覽濱海風景,就迫不急待地從北戴河趕到大黑坨李大釗故居來了。
瑪麗亞女士在接待室休息片刻,便在紀念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參觀李大釗故居紀念館。當步入陳列室時,76歲的瑪麗亞女士一眼便看到了李大釗在日本留學時的師生合影。頓時,老人熱淚盈眶,激動不已。如果不是工作人員及時攙扶,有可能摔倒在地。原來,瑪麗亞女士家中也珍藏著一張同樣的合影。照片中有她的父親饒賓森和李大釗。
1913年上半年,23歲的李大釗從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當時,軍閥與外國侵略者互相勾結,狼狽為奸,中華民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李大釗深切地關懷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迫切地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探求各種新學問,決心東渡日本求學,準備學業有成後回國大幹一番與國與民有益的事業。
在日本,李大釗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業期間,他刻苦用功,在學好專業的同時,還廣泛地閱讀了日文和其它外國文的書籍,其中有(略)通俗解說等。這些革命書籍,使李大釗在政治上更快地成熟起來。1915年,美國饒賓森先生曾在早稻田大學執教英文。當時,李大釗用英文寫了一篇介紹故鄉的文章,交給了他的英文教師饒賓森。
饒賓森被李大釗遠大的報負、超人的才華感動了,他稱讚李大釗,並將文章視為珍品,妥善的保存下來,一直到他去世前,才交給了女兒瑪麗亞,還對子女留下遺囑:你們有機會到中國,一定到李大釗故里看看。
時光似流水,年復一年。這一天終於來到了。瑪麗亞女士奉父遺囑,遠渡重洋,不遠萬里,踏上了李大釗故居的土地。瑪麗亞女士的到來,不僅實現了父親和自己的夙願,而且使中國人民對這張合影有了更進一步了解。當天,瑪麗亞女士與李大釗故居依依告別。臨行,她在故居門前再三駐足凝視,並留影紀念。她還深情地對紀念館工作人員說,李大釗真的是東方偉人,有機會讓我的弟弟也來這裡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