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時票房破億,它是今年國產最大黑馬

2019-07-28   縱觀百聞

今天的文章,沒有意外。

吹的是它——

《哪吒之魔童降世》


說《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中簡稱《哪吒》)是這個夏天最火的電影,大家應該都沒意見吧?

從點映開始,網上的「自來水」就一浪高過一浪。

相關話題接連上熱搜,明星大V毫不吝惜讚美,還有不斷湧現的同人周邊和CP剪輯……



別看大家現在對這部電影好評度這麼高,CP磕得這麼猛。

又是「國漫巔峰」,又是「今年最佳」

當初可不是這樣的。

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

我們的朋友,小哪吒



煙燻妝、朝天鼻、一口大豁牙,微微一笑的樣子,妖氣十足。

這樣的人物形象,實在和記憶里那個英氣反叛的少年英雄,相距甚遠。

感覺如果讓大家在《十萬個冷笑話》版哪吒和這版哪吒里硬選一個的話。



絕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

王寶強。



開玩笑歸開玩笑。

不過確實,大家罵早了。

相較這片的故事腳本,人物外形上的「魔改」,下手還算輕的了。

它借著哪吒的殼,講了一個全新的故事——

傳說,世上有一顆天地靈氣孕育出的混元珠。

它能量巨大,卻不分善惡,因此被元始天尊分成了靈珠魔丸

靈珠轉世為人,可以造福蒼生。

但若是魔丸現世,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他派太乙真人負責靈珠轉世的任務,將靈珠托生在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兒子身上。

可誰知,太乙的師弟申公豹為了爭取神仙轉正名額,從中作梗。

趁太乙不備之時,把靈珠和魔丸掉了個包。

自此,魔丸降臨人間。



在這樣的設定下,哪吒身上那股混世魔王般的「邪氣」,便有了因由。

不過這個故事真正玩味的地方在於——

你很難說這種「邪」,是魔丸帶來的。

還未出世時,哪吒本是萬眾期盼的大救星,想瞻仰靈珠光彩的人絡繹不絕,能把李家的門檻踏破。

可是後來,靈珠變魔丸,神童成惡童。

哪怕彼時的哪吒還是一個眼神純真、路都走不穩的嬰孩,大家看他的眼神,依舊透著一種「非我族類」的恐懼和厭惡。




被這樣的眼神所包圍,在眾人的流言聲中長大。

哪吒身上的「邪氣」。

又何嘗不是被人性的惡澆灌出來的。



與魔丸對應的,自然就是靈珠。

申公豹偷走靈珠後,將它托生在了龍族太子敖丙的身上。

敖丙也很爭氣,從小深知自己肩負解救龍族的使命,勤奮刻苦,長成了一個與哪吒截然不同的翩翩少年。



如果說世人對哪吒的敵意,是出於對「魔丸」的忌憚,害怕他天生神力但卻不懂得善用。

那對於同樣天賦異稟的敖丙,又怎麼可能真心接受呢?

畢竟,他是妖啊。



所以你看,只要抱定了對一件事物的偏見。

長的帥、五道槓少年般的凜然氣質、甚至於真·靈珠轉世,都不能成為「免死金牌」。

魔丸,就是魔丸。

靈珠,也可以是魔丸。

也許是因為宿命帶給他們的枷鎖,只有對方能感同身受。

哪吒和敖丙,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然而面對偏見,兩人卻差點選擇了相反的道路。



哪吒本身是一個強悍的IP,天然自帶叛逆屬性

許多觀眾對哪吒的第一印象,都來源於79版動畫《哪吒鬧海》里不畏強權、拔劍自刎時的決絕。



被網友稱為「國漫史上最悲愴的鏡頭」

今天的這版《哪吒》,依舊懟天懟地,但其實故事內核要柔軟、現代了許多。

哪吒的父親李靖,不再是一個思想教條、不近人情的封建家長,人物形象更接近於現代中國父親

表面嚴厲,不善溝通,但心裡卻裝著對孩子滿滿的愛意,一路默默付出。



表面上,《哪吒》對傳統故事進行了顛覆性改編

不僅重塑了哪吒原本粉雕玉砌的童子形象,還重新解構了水淹陳塘關、勇斗龍王三太子等經典橋段。

但內里,傳導的還是最易打動人心的普世價值

從親子教育到兄弟友誼,再到如何打破偏見掌握個人命運。

我們或許是那個孤獨叛逆的小孩,或許是那個不善言辭的父親,又或者,我們曾是那些默默圍觀欺凌的人群中的一個。

故事裡的「痛點」,仿佛是為當下這批觀眾量身打造。

總有一個,能夠擊中你。



僅是劇作完成度方面,《哪吒》能把絕大部分國產片甩在身後。

當然,它也不是沒有缺點。

比如電影開場前十分鐘的戲,感覺像是一個網友隨便弄出來的惡搞喜劇

把太乙真人塑造成一個一口川普、騎著豬到處飛的油膩中年,初衷可能是想增加點喜劇效果。

但讓一個人物一直犯錯、一直蠢萌,反而會稀釋觀眾對角色的好感。

甚至讓觀眾覺得是在抖機靈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抖機靈從來不是件壞事。

抖不好才是。

《哪吒》中有很多一閃而過的小火花和用心製作的細節,都能讓觀眾感受到這部作品在認真「造世」的誠意。

例如太乙真人的那副「山河社稷圖」。

畫卷里的世界,筆一揮,就可以隨意更改,仿佛一個高檔山水樓盤的VR體驗項目。



參考現代科技的小道具不算新奇,許多導演也都會埋這樣的道具梗,博得觀眾會心一笑,也就完事了。

但是真正用心的創作者,會思考怎樣把這些小亮點放大,真正成為故事,或者說那個「魔幻世界」里的一部分。

於是往後,「山河社稷圖」成了故事中的第二世界,哪吒敖丙師徒四人最精彩的一場PK就發生在這裡。

畫面之絢爛,場景之天馬行空,令人目不暇接。



觀眾夸一部電影好,總是會說「良心」。

良心在哪兒?

就在這些看似不顯眼的小地方。



萌到許多觀眾的Q彈小肚肚

幸好,《哪吒》的用心也得到了回報——

上映1個半小時,總票房突破1億元(含提前點映),打破了國產動畫最快破億紀錄

大批觀眾進場後,口碑依舊堅挺。

豆瓣8.7、淘票票9.6、貓眼9.7,創下了今年國產新片的最高成績



如今回看當初電影發布初版海報時網友的評論。

簡直恍如隔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在現實中的處境,就如哪吒在片中的處境一般。

從不被人看好,被吐槽,被說消費經典一看就是「爛片相」。

再到鋪天蓋地的「自來水」瘋狂安利。

銀幕中和現實里,宛如兩支交叉並行的熱血故事。

最終匯聚,迸發出了巨大能量。



前兩天的首映禮上,導演餃子坦言,大家對這部電影的空前好評,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

也超出了這部電影的水準。

講真,導演挺清醒的。

大家對《哪吒》過譽了,是一句中肯的大實話。

但十點君一點都不介意,讓這部電影的彩虹屁再飛一會兒。

畢竟——

這份榮耀,這份高看,是它自己掙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