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君的荒唐事:安排女人嘲笑四國使者代價高,母親險被當人質

2019-09-02     趣史探奇

無論是國與國,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要以禮相待,出言不遜或是諷刺嘲笑別人都可能會遭到別人以牙還牙報復。國家之間的交往更是注重基本的禮儀,不僅是友好國家要以誠相待,就是那些敵對國家的使者來訪,不管樂意不樂意都要面子上說得過去,要有風度講究策略,特別是一國之君更是代表國家的形象。

圖片來自網絡

在古代總有一些國君會做蠢事,惹起兵災,例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家喻戶曉。春秋時期,齊頃公還做過一件荒唐事,他為博母親一笑,「精心安排」嘲笑身體有缺陷的四國使者,導致四國聯合報復,自己差點被擒,母親險些成為人質。

這事要從晉楚爭霸說起。晉楚邲之戰以後,晉國勢力被削弱,手下的幾個小弟:鄭、陳、宋等國都投靠楚國,連齊國、魯國都不太願意聽它這個中原霸主的話了。為了維持霸主地位,籠絡各國,晉景公派很有威望的正卿郤克出使魯國、齊國。

公元前592年,郤克先訪問了魯國,魯國的大夫季孫行父又和他一起訪問齊國。兩人在路上又遇到衛國的使臣孫良夫、曹國的使臣公子首。真是緣分啊,四位使臣都有與齊國交好的想法,於是一起前往齊國國都臨淄。

齊頃公見了這四位使者後覺得挺好笑,怎麼回事呢?原來晉、魯、衛、曹這四位使者身體都各有缺陷,這四位使者各有眇、禿、跋、駝的殘疾,單獨來見齊頃公不會顯得出奇,一起來見就格外明顯。本來人都是好奇的,就算稱奇也沒什麼,對人家還是要客客氣氣,禮貌相待。可齊頃公卻不是這樣,回到宮中恥笑這幾個身體有缺憾的使者,還說給他母親蕭同叔子聽,以此來讓悶悶不樂的母親開心,蕭同叔子一聽也來興趣了,非要看看。

圖片來自網絡

齊頃公是個孝子,同時也是個糊塗蛋,竟然答應了蕭太夫人這一想法,全然不顧國與國之間的禮儀,還精心安排了一出鬧劇。那個時候,國與國交往有規定,使者到哪個國家,所在國要提供車馬僕從等事宜,齊頃公的壞水就來了。

他根據四位使者的不同缺陷,對應安排了四個有同樣殘疾的人。晉使郤克瞎了一隻眼 , 給配 了一個「 獨眼龍」車夫,魯使禿頂 , 也給配了一個 「 地中海 」,衛使跋足,就給他配了一個瘸子車夫 ,曹使駝背 , 就給配了一個「羅鍋 」。齊頃公暗自覺得自己很高明,可大夫國佐認為不妥,對齊頃公說 : 「賓主相會禮為先, 不可嬉戲。」可齊頃公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覺得沒什麼大不了,我是一國之君,哄我母親高興這點小事還不能做嗎,不聽國佐勸告。

在齊頃公的「精心策劃」下,歡迎儀式開始了:四位殘疾僕人各自帶領四位使者,走過齊國後花園蕭太夫人居住的地方時,蕭太夫人與宮女們揭開帷幕觀望,成雙配對的眇者 、禿頂、 跋者、駝者走過,蕭太后與宮女們指指點點,最終忍俊不禁,鬨笑起來。

圖片來自網絡

晉使郤克聽到笑聲,再看看其他幾位使者及其馭車的人,頓時明白他們被人鬨笑的原因。其他三位使者也忿忿不平,尤其是探知到帶頭鬨笑他們的,居然是齊國太夫人蕭同叔子,他們的火就更大了,他們沒想到為友好而來,反遭齊國國君和其母親的戲弄,士可殺不可辱,四人氣得沒有和齊頃公告別就憤然離開。臨走四位使者立誓一定要報此仇,相約各自回去報告自己國君齊國國君是如此的無禮,共同討伐齊國。

不過四位使者回去後也沒有立刻起兵,畢竟國家利益是第一位的,不是誰都像齊頃公這般任性,想怎麼干就怎麼干,但最終齊國的盲動最終提供給四國一個出兵報復的理由。

我們知道春秋時期,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但到了齊頃公時國力威望都已經衰弱,晉國成了中原的霸主。齊頃公雖然有些昏,可也想恢復齊國昔日的霸主地位。

圖片來自網絡

公元前589年,齊國藉口魯國、衛國投靠楚國,與中原各國為敵,向魯、衛發動進攻。魯、衛是小國抵擋不住齊軍的攻勢,向老大晉國求援。晉國一看正好新仇舊恨一起算吧,讓郤克率兵車800輛,兵士60000人救援魯、衛,討伐齊國。郤克等了兩年終於等到了這個復仇的時機,聯合魯國的季孫行父、衛國的孫良夫、曹國公子首一起率軍浩浩蕩蕩殺向齊國。

齊頃公率500輛兵車迎戰,他派國佐、高固兩員大將去對付魯、衛、曹三國的軍隊,自己親自對付晉軍。

郤克親自擂鼓,鼓勵衝鋒,齊軍飛箭射中了他的肩膀,流血不止,他也毫不退縮,一心要擊敗齊軍,在他勇猛擊鼓的號召下,晉軍越戰越勇,將齊軍擊敗。

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晉軍將齊頃公圍在華不窪山(山東歷城縣北),齊國將軍逢丑父對齊頃公說:「看來我們是逃不了了,咱們趕緊將衣服換一換,主公趕快坐到我的位置上,扮演臣下,我找機會讓主公突圍。」齊頃公一看也只能這樣了,不然真要當俘虜了。

晉國大將韓厥先殺了上來,抓住了扮做齊國國君的逢丑父。逢丑父裝作渴得說不出話來的樣子,讓手下拿一瓢去打水,這個人就是扮做臣子的齊頃公,他乘機脫逃。韓厥等不及打水的回來就將逢丑父押了回去。四國聯軍一聽抓住了齊候都高興得不得了,而郤克定睛一看,這可不是什麼齊候,厥先上當了。這時逢丑父說話了:「我家主公已經成功脫身,你們來不及了」,韓厥氣得捶胸頓足。

但是躲得了初一,逃不過十五,四國聯軍銳不可當,直逼齊國都城臨淄。齊頃公見大勢已去,不求和只能國破家亡了,於是打發國佐帶上禮物求找郤克議和,求四國退兵。郤克被羞辱之仇仍然怒氣難平,赴齊交好不僅未受禮遇,還被婦人嘲笑,於是提出兩個議和的條件,一是要齊國國母簫同叔子作為抵押,二是把齊國的地壠溝都改成東西向的,以便於晉國的兵車從西向東開來。

對齊國來說這兩條都是不可接受的,國佐也生氣了:「自古以來各國交戰沒聽說要用國母做人質的,齊國地壠溝向來都是按地形自然排列的,不可能改成東西向的。」國佐認為郤克就是成心刁難,沒有議和的必要了,於是扭頭就走,決心死戰。

這一舉動反而嚇壞了魯國和衛國,小國從來都是夾縫中求生存的。兩隻大象打架,最終還是會傷了他們這些蚍蜉。晉國雖然能打敗齊國,但晉國一走,齊國難免不會報復,到時遭遇的還是他們,於是好言相勸晉國郤克網開一面,最後妥協達成,齊國貢獻給晉國寶物與土地,並歸順晉國,將魯國和衛國的土地還回去,並保證不再入侵它們,作為交換,救駕有功的逢丑父也被放回了齊國。

圖片來自網絡

第二年,歸服晉國的齊頃公攜帶很多珠寶去晉國訪問,修復兩國關係。《左傳》成三年雲:「齊侯朝於晉,將授玉。郤克趨進曰:「此行也,君為婦人之笑辱也,寡君未之敢任。」

意思是說齊侯訪問期間要舉行授玉禮節時,郤克仍然耿耿於懷,對齊頃公母親嘲笑他的事念念不忘,在朝堂上嘲笑齊頃公:「你這次就是為了當年為了博得女人一笑來受辱的。」

而齊頃公知恥而後勇,經過朝晉之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給國家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自我反省,對內開放專供自己遊玩的苑囿,告別淫逸的生活,勵精圖治,減輕人民的賦稅,拿出自己的積蓄來幫助生活困難的百姓;對外交往厚待諸國及使者,得到各諸侯國的尊重,各國不再來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1DF9mwBJleJMoPMov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