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女性經濟地位上升之後,我們都知道,她們精神層面的巨變,也即將到來。在我們平台上,有著數萬女性在追逐著自己的困惑往前走,從溫順壓抑、被動依賴的小白兔,變身為敢怒敢言、做自己的大女主。從傳統觀念上看,她們變壞了、黑化了。於是我們基於這種偏見,做了一個「女性黑化」的專題,在本周連續推出。而今天是這個專題的第四篇。講的是,中年黑化的掙扎、歧途,以及如何黑化更能幫我們找到自己。歡迎看完後,一起討論。
作者 | 冰千里
編輯 | 五花鹿
01 過於猛烈的黑化,你消化得了嗎?
一年前紫月找到我時,正處在是否離婚的衝突中。
她和老公陽子在一次偶然中相遇,當時她就認定,陽子就是她生命中一直等待的那個人。
陽子對紫月有著致命吸引。
他熱情,大膽、無拘無束,好像沒什麼事難倒他。
紫月生日那天,他們去了草原,陽子居然真騎著一匹馬,手捧一大束玫瑰,迎面而來。
「溫情浪漫體貼」,這些傳說般的感受竟真的存在!
紫月從來沒被這樣對待過。
童年的記憶中,父親總陰沉著臉,小紫月像乖巧的貓咪,警惕著周圍,稍有不慎,就會被爸爸責罰,媽媽更是「幫凶」,因為媽媽最怕的人,也是爸爸。
如今,陽子的自由和溫情融化了紫月,讓她也變得外向大膽了,不但可以和爸爸爭吵,也和領導據理力爭。
但這種眩暈般的變化,卻有時也讓紫月很糾結。
因為每次反抗後,內心總有種空空的感覺,她既感到自由,又感到陌生和慌亂。
和陽子結婚6年一直相安無事,女兒剛上幼兒園,但她的內心卻一直無法踏實。
「勇於反抗」給了她新的生活,卻也讓她疲憊和不安。
甚至,她開始懷疑,陽子究竟在她的人生中,是一個拯救者,還是一個搗亂者。
當時我看見了紫月的2種感受:
一種是外在的興奮和新鮮;
另一種是不易察覺的憂傷。
正是這兩種感受帶來了衝突。
說得再深一點,她興奮的原因是:自我的突破和叛逆;
而憂傷的原因則複雜一些:
過去的束縛和規則的確壓抑了她,讓她苦悶,但畢竟她是這樣長大的,熟悉的鐐銬會讓她感到安心,反而,在自由的森林裡,她無法適應,興奮中伴隨不安和焦慮。
很多來訪者找到我時,恰好處在這個時期。
這是個艱難時期,也是個必然經歷的衝突時期。
發生衝突的,是這兩種模式:一種模式是自我意識覺醒後的新模式,另一種是伴隨你多年的舊模式。
舊模式的核心,是依附性,也就是假自我——你無法為自己做主,你也無需為自己負責。
而新模式的核心,是主體性,也叫真自我——你能夠掌控自己,但也要為自己負責。
武志紅說:
依附他人,意味著:如果你活得糟糕,你可以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怨恨他們。
而為自己負責,意味著:如果事情錯了,那我也有錯。
這也是為什麼上一輩的中國女人恨男人,但又離不開他們的原因。
新舊模式的衝突充滿了複雜、強有力的對抗。
這個過程我們叫做「黑化」。
有很多人無法一個人面對黑化時,才選擇走進了心理諮詢室。
02 中年黑化,是人生的第二次冒險
溫尼科特曾說過:
當假自我成長到某個階段,個體就會變得貧乏……最終,真自我開始冒險涉入,來體驗生活。
這個真自我冒險的過程,就是黑化的過程。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人要黑化、冒險呢?
人的一生基本有過兩次冒險行為,第一次是在青春期;第二次多數就是我們說的「中年危機」。
青春期叛逆是孩子為獨立打響的第一槍。
但遺憾的是,那時他們的力量很弱,所以絕大部分都被學校、父母、社會聯合壓制下去了。
而等到他們中年了,像紫月一樣, 「活下去」這個基本需求滿足了,「活得更好」這個需要便浮出了水面。
「活得更好」的本質是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並把它活出來,也就是心理學說的「活出自我」。
也就是我們這個專題說的,黑化。
此時除了中年人面臨的各種普遍壓力外,還有誘因。
比如親人朋友的離世、孩子輟學、工作調動、生意破產、投資失敗、婚姻變動等重大事件。
特別是孩子出問題,會讓整個家庭成員陷入反思。
在經歷現實各種掙扎後,最終會回到內心反思自我,反思價值感、意義感和「為什麼活著」這個終極命題上。
當然,更多的是些看似「偶然又普遍」的事件。
比如像紫月鬼使神差遇見了陽子,比如你莫名其妙厭倦了工作;比如感到婚姻越來越乏味;比如對孩子越來越沒耐心;比如諸多無名怒火。
或者你只是隱隱約約地有股衝動,想換個活法。
當這些想法越來越多,這些事件又頻頻發生時,潛意識就在提示你:應該改變了。
我有位來訪者身患重症,說:「覺得以前很多年我都沒為自己活,總在照顧所有人,現在想為自己活一回。」
還有位來訪者剛辭職,說:「我從來就沒有感受過不被人管是什麼滋味,所以辭職,想開一家咖啡店。」
還有位來訪者選擇了和伴侶分居:「反正孩子大了,我不想再面對任何評判。」
後來紫月也告訴我:「我從來就不敢抗爭,是陽子教會了我,不然我也沒辦法獲得尊重和自由。」
當意識到舊模式變成了捆綁的時候,就是新模式啟動、尋求真實自我的開始。
但這一路黑化不容易,我們很容易一下子到了極端,然後又被打回去。
例如極端地發怒,然後被指責和內疚又重新壓抑了。
即使我們能像紫月一樣幸運,有個持續支持我們的人,也很容易陷入迷惑和退縮。
因為尋找自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的開端,往往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彎路。
03 黑化,從這些彎路開始
大多數人可能抱怨了一輩子,最終還是在舊模式安全作用下過了一生。
我尊重他們的選擇,或許這一生還不夠準備。
我重點想說的是那些冒險之人。
那些意識到自己的衝動和慾望必須要滿足的人,那些想要改變的人。
一般在真正找到自我之前,會陷阱這幾種誤區:
第一種:自我閉關。
關上心門絕地反思,再也不像原來一樣取悅討好。
覺得現在的生活只有痛苦,又不願向人敞開心扉,於是選擇了逃避。
逃避方式很多。現實中很多看似堅強的人,特別是男士,社會不允許他們表達脆弱,所以他們常常都在逃。
逃進了工作、逃進了酒精、逃進了無休止的應酬,忙得看不到真自我的需要。
雖然隔離了現狀,但卻堆積了很多負面情緒,例如抑鬱、無奈、孤獨。
並且從內心上,比較難真正地成長。
而女性的彎路,會更外顯一些,例如以下2種。
第二種:測試關係中的其他人。
真自我很聰明,特別是早年被苛刻對待的人,他們即便冒險,也不會一下子表達,總會一點點測試。
我有個來訪者測試過多段情感。
每一段開始總是好的,一旦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後就不一樣了。
例如她一生氣就無法自控地摔家具。
希望對方能接納這個情緒化的真實的自己。
但這種極端的方式,往往卻把別人逼退了。
時間久了她覺得自己很差勁,認為根本沒有真正愛她的人。
也有一些敏感的人,稍微測試一下,感到一點點不安就會馬上縮回去。例如提了需求,對方一不小心忘記,就認為對方不接納自己。
這兩種測試到最後,都容易產生誤會,進而錯過了那個願意接納的人。也會讓真我一打開,又因為外界的反饋,而馬上關閉了。
第三種:激烈地填補自己的需求。
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很容易有這些行為:
l 遇到理想的異性,就會飛蛾撲火。
就像紫月被陽子所吸引。
吸引她的不是陽子整個人,而是那種自由奔放的個性,那正是她想成為的性格。
於是她盯著這個性格,就決定了要和這個人度過一生。
l 對溫暖過度抓取。
極度渴望被欣賞、被關注、被唯一對待,於是過度地補償自己。
這個時期也是最容易遇見所謂「渣男」的時候。
因為渣男身上往往具有吸引你的特質,他們總是能對你的胃口,於是你很容易就陷入進去,無法自拔。
l 出現高拯救情結。
對於早年被糟糕對待如今又陷入困境的人,你會不遺餘力幫他。
這是一種投射,你把自己需要幫助的感覺,放在了另一個人身上。於是用拚命幫助他的方式,想藉此來填補自己的內心。
以上都是我們黑化時,常容易走的彎路。
這三種常常交織在一起,有時一個人閉關反思,有時候一點點測試,有時飛蛾撲火,並不分得如此清晰。
許多人在這個彎路遍體鱗傷,甚至徹底絕望,將真實自我繼續隱藏,回到舊模式中繼續生活。
而且更有了充分理由讓自己相信,這個世界不可能有真愛,也不可能有人允許我做自己,那都是騙人的。
但事實上,這只是個過程。
當你開始黑化,你很容易走上面的彎路,為的是拚命滿足自己某種未完成的情結。
而只有你覺察到自己的情結,你才有可能真正地得到療愈。
04 真正的黑化,需要直面內心
昨天的文章提到,黑化是需要容器的。
這個容器可能是一篇啟發你的文章、某個人的一句話,更可能是一段關係。
這段關係可能是一個朋友或愛人、一個興趣小組、一個諮詢師等等。
他們很包容,願意接納你的真實需要,理解你背後的渴望。
你通過和這段關係的互動,讓真實的自己展示出來,並被恰當地對待。
這樣才是一個健康的黑化過程。
這樣的人不是沒有,而是遇見你的時機不對。
當你瘋狂走彎路的時候,你更容易把對的人逼走,或者遇見根本不合適的人。
所以,你要先做到一點:向內察覺你的情結。
在我的來訪者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有的人很容易和同學關係不好,習慣在背後抱怨,而等到她思考究竟為什麼之後,才發現,自己很容易在受委屈之後,不當面說清楚。
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理解她的委屈,反而只會被數落。
所以現在偶爾被冒犯了,她不敢去問原因,不敢去和對方說,只能偷偷抱怨,疏離關係。
等到她覺察到這一點,鼓起勇氣說了自己的委屈,反而受到了道歉和尊重,關係也變好了。
有的人總是很喜歡摔家具,直到她發現,摔家具只是因為需要被擁抱和重視,所以她決定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用語言表達真我。
這次,對方給了她一個擁抱,她的真實需求得到了滿足。
而紫月,也在這一年裡,慢慢察覺到自己內心的變化,沒有了離婚的困惑,反而更坦蕩地享受自由。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
有的人會先遇到拒絕,但還是堅持下來,換新的人、新的溫和方式去表達,並得到了接納。
總而言之,要看到自己,才能表達自己。
而只有在表達之後,你才能看到,對方沒有委屈你,也沒有忽視你,相反,他們願意抱住你。
這才是一次真正的黑化和療愈。
作者簡介:冰千里,資深心理諮詢師,一個孤獨又溫暖的老男人,研究親密關係、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