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交易學會數浪,離成功就能更進一步

2019-07-29   homie談交易

波浪理論最重要的三個特性——形態、比例和時間。 最廣為人知的當然就是波浪理論的形態,這也是該理論最重要的部分。比例指的就是各波浪之間的關係,用來確定回撤幅度和目標價位。時間相對來說不應投入過多精力去研究。本文主要就來講講波浪理論的形態。

艾略特把趨勢的規模劃分為9個層次,無論是年線還是小時線,即無論研究哪個級別的價格形態,基本的八浪周期總是恆定的。

如圖所示:最大級別的兩個浪——(1)(2)可以劃分為8個小浪——【1】【2】【3】【4】【5】【a】【b】【c】,這8個小浪又可以劃分到更小級別的34個小浪——1,2,3,4,5,a,b,c。這裡最大級別的兩個浪(1)(2)也不過是更上一個級別的兩個小浪而已。如果我們將34個小浪繼續劃分可以得到144更小級別的浪。

在使用波浪理論的時候,辨別五浪結構還是三浪結構是進行研究的最關鍵的步驟。本級別波浪結構取決於上一個級別波浪的方向。以上圖為例,(1)為上升浪,【1】【3】【5】與上一級別浪方向一致,就要劃分為五浪結構,【2】【4】是調整浪,劃分為三浪結構。(2)為下降浪,【a】【c】與上一級別方向一致,就要劃分為五浪結構,【b】劃分為三浪結構。

那麼五浪結構和三浪結構究竟代表什麼呢?一般來說,一組五浪結構意味著更大級別的波浪只完成了一部分,後面仍有上漲空間。當然最重要的是接下來的調整浪絕對不能是五浪結構,而必須是三浪結構。在牛市中,如果我們里看到一組五浪結構下跌,那麼這意味著牛市可能已經結束,這裡已經不是調整浪了,而是下跌浪中的第一浪,下跌空間還大著呢。在熊市中,三浪上漲後繼續下跌,這才是一個正常熊市。如果出現了五浪上漲,那麼說明牛市第一浪可能已經來臨。

浪與浪之間的關係

1浪:1浪一般在市場底部,持續時間比較短,但由於要突破底部區間,成交量比較大。

2浪:2浪通過回撤1浪大部分上漲進程,可是卻不破1浪的低點,然後構成雙重底、三重底、頭肩底等等,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上升趨勢的成立。

3浪:3浪一般持續時間比較長,而且上漲非常迅猛。3浪突破1浪高點,發出道氏理論的買入信號。這個階段交易量最大,跳空也是常見的現象,市場情緒很樂觀。

4浪:4浪也是調整浪,是市場鞏固階段。但是艾略特認為4浪絕不能與1浪有重疊部分,就是說1浪高點要支撐住4浪的回調,這是艾略特中心法則之一。其實學過纏論的朋友應該知道,纏論對此的要求相對要松一點,如果1浪與4浪重疊,其實是構成了一個中樞區間,整體上漲結構並沒有破壞。

5浪:5浪要比3浪溫和多了,這時候會經常出現背離情況,當然也會出現讓人頭疼的「背了又背」的情況。

a浪:a浪非常容易被誤解為調整浪,認為只是上漲趨勢中的正常回調。如果a浪出現了五浪結構,那就要重點關注了,下跌即將來臨,而且交易量一般較大。

b浪:b浪是下跌趨勢中反彈,一般交易量較小,是被套多頭逃命的機會,也會空頭建倉或者加倉的機會。b浪高點一般會低於5浪高點,當然也有可能剛好試探到5浪高點形成雙重頂,甚至越高5浪高點後迅速下跌。

c浪:c浪一出,下跌趨勢成立。c浪突破a浪的底,是很多做突破技術方法的賣出信號,也有人願意將4浪和a浪的底部連一根直線,用頭肩型來等待突破信號,會比傳統突破信號來的更快。

可以從波浪理論中看出很多道氏理論的影子,這並不奇怪,艾略特就是在道氏理論的基礎上發展了道氏理論,最重要的是波浪理論對上漲與下跌的過程進行細節化、數字化,這樣有利於更早的發現即將出現的頂部和底部,而不必像道氏理論那樣只有新趨勢成立才能發出買賣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