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三大穴位,可去肝火

2020-03-07     天外格調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此春季易肝火旺,中醫認為,人體有三大「去火穴」,常按摩這三大「去火穴」,可除燥去肝火。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判斷自己肝火旺否——


1、看口部:口乾,口苦,口臭,舌苔發厚,牙齦紅腫,這些都是肝火旺的症狀。


2、看睡眠:肝火旺時晚上睡覺時出現睡眠不穩,多夢,容易被驚醒,失眠。


3、看脾氣:肝火旺時還容易心煩意亂,容易發怒,控制不住脾氣。


4、看全身:精神不好,容易瞌睡,頭暈,臉色發紅,身體悶熱,肝火旺的人容易疲倦。


5、女人肝火旺的症狀:經期推遲,月經不調,經血量沒有規律等。


6、小孩肝火旺的症狀一般出現在夏天:喜歡蹬被子,有時候還打呼嚕,暴躁易怒。


按摩這三大「去火穴」,除燥去肝火


內庭穴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症、上火的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按摩手法:內庭穴是在第二腳趾和第三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揉100次即可。


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大腳趾和第二個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於它屬於足厥陰肝經,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症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義工示範(僅供參考)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並且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熱、口乾等症狀,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義工示範(僅供參考)


按摩手法:由於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菊花雪梨銀耳羹


肝火旺會引起頭痛、頭號、耳鳴、眼乾、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等症狀,推薦一款菊花雪梨銀耳羹,以瀉肝火。


方法:把泡好的銀耳去掉根部硬結處,撕成小塊,然後將銀耳放入滾水中,大火煮沸後改為特小火;小火煮至膠質溶解湯變稠,中途可添水;將梨去皮切小塊後下鍋,煮至色變為透明即可;加入菊花,使湯完全浸沒菊花,煮至花葉吸水飽滿;最後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加入冰糖飲用。

手護頤朵期待你的關注,

期待與每個關注中醫的你,

一起見證更好的中醫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UAMmuHAB3uTiws8Kgx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