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食物
也許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喜好
然而有一些味道
卻只停留在記憶里
甚至成為再也找不回的過去
他曾最愛吃父親做的油炸酥蝦
外酥里嫩,香而不膩
自從幼離開原生家庭
他再也嘗不到那最愛的美食
(一)
1990年,徐軍的兒子出生了。因為希望他將來能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徐軍給兒子起的乳名叫「小龍柱」
兒子很愛粘著爸爸,每當聽到「爸爸回來啦」,小龍柱就會興奮地往外跑。
他最愛吃爸爸親手做的油炸酥蝦。
然而幸福的時光竟是那樣短暫。1992年3月31號,「小龍柱」在自家門口玩耍,沒一會兒的功夫,卻不見了身影。
兒子的失蹤讓這個家瞬間支離破碎,夫妻倆四處不停尋找,求助電視台、廣播發布尋人啟事,依舊沒有兒子的一點線索。
因為無法承受失去骨肉的悲痛,妻子甚至出現了嚴重的精神問題,家裡也欠下了20多萬的外債。徐軍咬著牙選擇振作,「我是一個男人,為了這個家,為了兒子,我必須要站起來。」
(二)
徐軍清楚地記得兒子小時候最喜歡吃他做的油炸酥蝦。
「有一次因為兒子吃了好多酥蝦,我告訴他不能再吃了他不聽,兒子還被我打了一下,現在想想真的很後悔。」
為了「小龍柱」,徐軍開始一邊送料,一邊主動學習養殖技術。
憑著踏實、勤勉的辛苦付出,徐軍很快還清了債務。
承包經營的水塘也從200多畝慢慢擴大到足足七百畝。徐軍撐小船,妻子就在船上用鐵鍬揮撒蝦料。
每天,這些養殖的蝦被發往全國幾個省、十幾個城市,包括上海,溫州,寧波,無錫,常州……
「發的城市越多,相信總有一天兒子一定能吃到我的蝦。」
(三)
愛心尋人團幫助徐軍找到了「小龍柱」。他也在相聚現場,再次嘗到了爸爸親手做的油炸酥蝦。這份美食所承載的26年思念,終於有了歸宿。
小龍柱一邊咀嚼,一邊止不住地落淚,那是記憶里蝦子的鮮香,更是父親的濃濃愛意。
如今「小龍柱」已經有了一兒一女。得知榮升為爺爺奶奶的徐軍和妻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幸福笑容。
也許,對於一份食物的想念,源自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與牽掛。
也許,每一個動人的煙火故事背後,都是厚重的親情與回憶。
漂泊在外的遊子,有著味蕾上獨特的眷戀。
那在心頭升起的一縷炊煙,是家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