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健身的人一定知道,練好核心有多重要。如果不強調核心肌群和後背發揮的特定作用,任何訓練計劃都不完整,還有健身的朋友總結說:核心訓練沒到位,健身訓練全白費。
核心肌群部位通常分為兩大類,深層核心肌群和淺層核心肌群。
深層核心肌群由腹橫肌、多裂肌、膈肌和盆底肌構成,主要功能是為身體中間部位提供穩定性和脊柱的支持,以便在爆發性動作活動中獲得最佳姿勢和維持身體統一性。
淺層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豎脊肌、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構成,參與並有助於跑、跳、投等動力性運動,以及軀幹的伸展、對抗各種平面運動的阻力。
深層和淺層核心肌群的參與在任何特定時機都很重要,因此必須增強核心肌群。
而為了擁有強大的核心肌群,需要鍛鍊從髖部到肩部的各種肌肉。只做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是不夠的,許多人認為強大的核心是指6塊強壯的腹肌,但事實上,這些即使是加上腹直肌在內的區域也只代表了核心肌群的一小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你明明看起來很努力做核心訓練,但卻效果甚微。所以正確的訓練方法很重要,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挑戰一下運動員級別的核心力量訓練吧!
1.仰臥起坐胸前傳球
涉及肌群
主要肌群:腹直肌、髂腰肌和股直肌。
輔助肌群:腹內斜肌、腹外斜肌和胸大肌。
練習步驟
1.坐在地上,將藥球置於體前胸部高度,膝關節屈曲約 90°。
2.以平穩可控的方式降低軀幹,使藥球保持在體前靠近胸部的位置。
3.將球保持在體前的同時,盡力做仰臥起坐,使軀幹向上和向前加速。
4.在仰臥起坐的最高處,爆發性地將藥球傳給搭檔或者堅固的牆壁。搭檔將球傳回胸部位置,以進行下一次練習。如果練習時利用的是牆壁的反彈作用,則坐在較為靠近牆壁的位置,以確保球能反彈到胸部高度。
5.藥球被傳回時,在身體前方接住它,讓球回到胸部位置。利用回球的動力降低軀幹,重複用力做仰臥起坐並傳球。
2.仰臥兩頭起手腳傳接球
涉及肌群
主要肌群:腹直肌、腹橫肌、髂腰肌和背闊肌。
輔助肌群:縫匠肌、四頭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和股中間肌)、肱三頭肌和膕繩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練習步驟
1.呈仰臥姿勢,雙腿平行伸直,雙臂向頭上方伸直,雙手抱球。
2.抬起雙臂向前伸出,肩部離地,將藥球從手中傳到雙腳之間。
3.雙腳夾住球,回到完全伸展的起始姿勢。
4.抬起雙臂和雙腿,將球從雙腳之間傳至雙手,慢慢回到起始姿勢。
5.有節奏且有控制地完成規定重複次數。
3.坐姿側向傳球
涉及肌群
主要肌群:腹直肌、腹橫肌、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
輔助肌群:髂腰肌、三角肌後束和股直肌。
練習步驟
1.坐於地上,將藥球置於體前腹部位置,屈膝約 90°。
2.將球拉至傳球方向的另一側,使肩部反向旋轉。
3.向傳球方向旋轉肩部,盡力將藥球傳給搭檔或堅固的牆壁。搭檔將球傳回至腰部區域。如果練習時利用的是牆壁的反彈作用,則坐在比較靠近牆壁的位置,以確保球能反彈到你的腰部區域。
4.抓住回球時,藉助藥球的重量,肩部順勢向另一側旋轉。重複規定的次數。
4.俯臥挺身頭上傳球
涉及肌群
主要肌群:豎脊肌(棘肌、最長肌和髂肋肌)和臀大肌。
輔助肌群:膕繩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和三角肌前束。
練習步驟
1.仰臥在地面上,雙手將球置於頭前方,雙腿向外伸展,自然分開。
2.同時抬起軀幹和雙腿,使它們離開地面,髖關節和背部向後充分伸展。
3.伸展到最大限度時,將球傳給搭檔,注意傳球時儘可能地傳得高、傳得遠。
4.傳出藥球後,降低身體回到起始姿勢。搭檔輕輕地將球沿地面傳回,準備下一次挺身傳球。
如果覺得還沒看夠,也可以關注《快速伸縮復合訓練解剖學(全彩圖解版)》一書了解更多內容~
-END-
以上內容來自
《快速伸縮復合訓練解剖學(全彩圖解版)》
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授權發布
轉載務必保留圖書版權資訊:書名、封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