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Tomoko Hara
桃子最開始選擇這個老公的時候,父母都不同意,因為兩個人無論從外貌、收入還是學歷、家庭背景方面差距都太大了,但是桃子死了心非要嫁給他,就因為他對自己好。
無論自己做什麼,他都百依百順。
下了夜班無論他多累,只要自己說想去哪裡吃早飯,他二話不說就陪著去;
自己生病了,他總是在身邊端茶倒水,噓寒問暖;
來例假的時候,知道她怕著涼,提前準備好暖寶寶、紅糖水。
在點點滴滴的細節中,她逐漸被感動了,所以結婚的時候,她恨不得跟父母決裂,也要跟他在一起。
父母心寒,但是也沒辦法,知道男方家困難,彩禮象徵性的收了點就算了,還拿出所有的積蓄給小兩口在北京買了房、買了車,一心只想女兒開心就好。
婚後小兩口日子過得還算安穩,平時桃子怕跟婆婆鬧矛盾,很少跟她接觸,因為婆婆是農村的,又沒有文化,老公也沒有強求。
很快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出生之後,桃子提早就跟老公商量,能不能讓自己的親媽來帶孩子,這樣他上班也可以不用被影響。老公一聽有人幫助管,自己也樂得逍遙。
有親媽幫著照顧孩子,桃子果然輕鬆多了。平常只給孩子喂喂奶,其他都不用管,洗衣做飯收拾桌子,哄娃拍嗝把尿等等小事,親媽一手搞定。為了讓桃子夜裡睡個整覺,親媽夜裡親自陪睡,老公就順其自然的睡到了隔壁的書房。
沒想到這一分房睡就分出了問題。
桃子慢慢發現不對勁是從老公下了班就看手機開始的,他下班越來越晚,加班越來越多,每次她都告訴自己:要體諒他,孩子出生之後,家庭經濟壓力大了,要支持他工作。
可是桃子的體諒換來的是他們越來越少的溝通,每天說了不三句話,她不知道他在忙什麼,不知道他每天生活都遇到了些什麼事,開不開心。
他不知道孩子的點點滴滴的進步,也不知道孩子有什麼喜好和變化,偶爾逗逗孩子,只要孩子一哭,立馬把孩子丟給桃子或者丈母娘。
桃子心疼自己的媽媽,就會要求他少點應酬,少加點班,多陪陪自己和孩子,老公卻總是嘴上答應,行動上卻從不做,偶爾早回來一次,就變成了躲在沙發上刷手機。
受桃子的影響,媽媽對他的不滿也越來越多,原本覺得只要你對我女兒好,其他的條件我就不要求了,現在卻發現你連起碼的體貼都沒有了。
在家裡整個一甩手掌柜,要條件沒條件,要能力沒能力,要長相沒長相,你回到家嘴也不甜活也不幹,我憑什麼伺候你?
媽媽越想越生氣,看女婿也越來越不順眼,一怒之下給桃子婆婆打了電話,數落了一通,想讓她管管自己的兒子。
婆婆被無辜罵了一通,心裡窩火,就打電話給兒子,又把他給數落一通,說他沒出息、跟他爸爸一樣窩囊,結了婚還讓自己的親媽跟著受委屈,一起挨罵。
這一通電話之後,他一怒之下跟桃子爆發了認識以來第一次大吵。他氣紅了眼,叫囂著要跟桃子離婚。
桃子心裡更委屈,我給你生個這麼可愛的女兒,養這麼大,體諒你從不讓你操心,你憑什麼還不懂得珍惜我,還敢跟我吵,離就離,誰怕誰,我看你上哪兒再找個像我這麼好的媳婦來?!
兩個人來到民政局排隊離婚,但是因為證件沒有帶齊,沒離成,但是這次離婚的烙印卻在兩個人的心裏面給種下了。
兩個人都總覺得不敢再像從前那樣信任和投入,擔心萬一有一天真的離婚了,會不會自己的付出都打水漂了。
我接待過不止一例像桃子這樣因為娘家參與太多,而最終導致夫妻矛盾,甚至瀕臨離婚的案例。
那麼,女方娘家人參與太多,會給一段婚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by Tomoko Hara
很多女人常常會有這樣一個的感慨:我付出了這麼多,憑什麼他還不好好珍惜我?竟然還敢離開我!
從最開始覺得有人可以幫忙帶孩子,自己專心工作,輕鬆生活,到後來發現家就像旅館,自己不需要做什麼,就會自動變好,而且自己只需要拿錢回來,好像也不太被需要自己做些什麼。
男人會越來越覺得有我沒我都可以,甚至女方家庭付出越多,比如房子、車子都是女方家買的,這幾乎等於買走了男人的自尊心。
男人會越來越被邊緣化,缺少主人公意識。
他會更加覺得這是你們家,我是沒有權利的,我只能小心翼翼寄人籬下,我既不承擔責任,也不行使權力,更不敢放鬆,因為這不是我的地盤。
這種小心翼翼會讓男人容易產生壓抑感,甚至想要逃離,比如逃到工作中去,逃到遊戲里去,逃到手機里去。
男人越是這樣,女人就越會心裡不平衡,產生比較心理,憑什麼我付出多,你卻付出這麼少,你工作真有那麼忙嗎?
這時候女人就會容易用指責或講道理的方式,要求男人多陪自己和孩子,但是往往越要求男人越逃避。
而親媽越是看到女兒這樣不被體諒,就會更加容易對女婿不滿,覺得要為女兒挺身而出,要幫助女兒改變女婿。
親媽本來不護還好,越護越讓女婿覺得自己是個沒有主權的外人,可以隨意的被挑剔和責怪,自己的感受也是沒有人在乎的。
被逼到牆角的時候,就會反過來用激烈的方式來跟老婆和丈母娘對抗,比如明知道離婚對自己不利,但是為了自己男人的尊嚴,必須要給對方致命一擊。
原本是夫妻之間應該解決的問題,就變成了男人以一敵二的戰爭,他就更不能示弱和認輸。
by Tomoko Hara
桃子當時來諮詢的時候,好在還不算太晚。我們當時幫她制定了大概為期三個月的整體家庭關係調整,才幫她慢慢給掰回局面。
前車之鑑,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案例學到什麼呢?
養娃是個艱難的過程,娘家人可以參與,但一定要有邊界感,尤其不要大包大攬,因為心疼女兒,就把所有的事都做了。
那些會大包大攬的父母,跟那些孩子上學時,常跟孩子說」你學習好就行,其他的什麼都不用你做」的父母本質上是一樣的。
打著愛和保護的名義,其實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不要小看那些家庭日常瑣事,要想把日常瑣事安排好,是逼著一個人學會跟伴侶溝通和協商。
真正的愛女兒,是幫助她培養的是這種溝通和協商的能力,而不是看到孩子不行,或者因為心疼孩子,直接就給承包了,連試都沒給對方試的機會。
後來,桃子做的調整最重要的就是兩點:一點是跟媽媽的界限感的建設。學會跟媽媽說:媽媽,感謝你為我操心,我知道你很愛我。
我現在也是媽媽了,我會自己試著努力做好,請你相信我,交給我自己來處理,我遇到不懂的,我會跟你求助,但是請我自己先試一試來自己處理。
另外一點就是跟老公的關係的重新建立,從兩個人共同帶娃開始,給男人機會,看到家裡妻子辛苦的一面,讓他知道妻子是需要他的。
一個家庭是不是幸福,最重要的兩個標準:一個是男人的參與感,一個是女人平衡感。
男人參與的越多,女人越懂得平衡關係,家庭常常越幸福。
智慧的女人要記得:想讓這個男人離不開你,離不開這個家,那就給他創造各種各樣的機會,讓他狠狠地參與進來,男人不怕累,怕累了沒人看到,怕累了還要被責怪。
幸福的女人都懂得給男人創造用武之地,然後自己在旁邊加油助威,讓自己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