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座被江水分割的城市

2019-11-17     重慶吃喝玩樂團

由唐古拉山脈而來

經朝天門一路向東

重慶,絕不只是山城,它實為一座被江水分割的城市。

生活在重慶的人,仿佛輕視了6300多公里,氣勢磅礴的長江;淡忘了1119公里,波瀾壯闊的嘉陵江。

作為長江上游城市,重慶的山川湖海一直承載著這座城市的記憶,在千千萬萬年的悠悠歲月中,見證著重慶日新月異的變化,傾聽著無數重慶人的江湖故事。

這樣的長江,豈能忘?

時光倒退四十年,那時候的重慶還沒有那麼多的高樓大廈,行走在碼頭岸邊,耳旁不時傳來輪渡汽笛聲。

在那時,輪船連接著朝天門、江北嘴、彈子石,從日出到日落,搭載過無數渡江的重慶人。

可以是獨自一人買好過河船的票,站在甲板上,有吹不完的江風,看不盡的夕陽,忘不了的回憶,享不夠的舒適。

在那時,重慶崽兒沒事就能與長江共赴一場浪漫的私奔。

可以在牛角沱的江岸邊轟轟烈烈、乾柴烈火般橫渡長江,或是赤膊下水,零距離與江水肌膚相親,感受水花的細膩柔情、放浪野性。

曾經,孤獨的石板坡長江大橋、橫跨兩岸的長江索道、笛聲陣陣的長江輪渡,便是兩岸的交通紐帶與情感寄託。

朝天門碼頭上人聲鼎沸,人人如同奔波浩蕩的江水,臨江而立的江湖城市下誕出一批又一批耿直豪邁的俠客兒女。

春天的鵝公岩啞巴洞是天然的遊樂場,閒情垂釣的老人或是大膽戲水的孩童,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構成了一副專屬重慶江岸的風景。

若是到了夏日,長江才是夏季消暑的好去處。

每逢傍晚,三三兩兩的人群便匯聚於此,隔岸望著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坐在岸邊的礁石邊便能望到漫天繁星,脫掉鞋襪便能踩水而去。這樣的盛夏光年,曾深深刻在回憶里。

如今,江與你的距離,從這麼近變得那麼遠。

遠到快要忘記漫長歲月里,鼓起多大的勇氣才投入江的懷抱;遠到快要記不清曾幾何時,消散多長的光陰才能釣起一條江里的魚。

而今回首過往,才意識到時光總是邁著匆匆的腳步,那些攜手共渡長江的人,也被浪花輕輕推向遠方。

如今的長江,輪渡無人問津,沒了捕魚為生的漁民,臨岸的吊腳樓被拔地而起的高樓取代,激烈雄壯的川江號子再難覓蹤跡,成了時代的絕唱。

江面上只剩下來來往往的貨船、華麗的兩江郵輪、停泊岸邊的輪船飯店,長江的青春韶華仿佛隨著時間逐漸遠去。

但不管日月如何交替,時光如何變化,長江依然是這片土地上,讓人心馳神往的地方。

清晨,踏著朦朧的霧氣行走在濱江路;午後,東水門橋下一桿魚竿支起一段閒暇時光;夜間,在洪崖洞的餐廳里隔著玻璃窗落座,就著江景喝酒吃肉。

不管是重慶土生土長的原住民,還是千里迢迢踏浪而來的遊客,總是陶醉於這徐徐的江風中。

活在重慶的人,總是一口一個:「山城!山城!」 殊不知,山與水,江與城,才是這座城市最真實的模樣。

重慶自古以來便於長江密不可分,雖無緣見證曾經長江上游的繁華景象,但它卻一直指引著過去,牽引著未來。

站在鵝嶺的塔樓之頂,可見長江和嘉陵江在山谷中蜿蜒奔騰,姿態盡收眼底。

浩浩蕩蕩的長江從西南方向而來,沿著四川盆地南緣奔流到此;嘉陵江自西北方向而來,衝破川東褶皺帶諸山,奔向朝天門匯入長江。

此刻的長江之畔,兩江新區、寸灘保稅港和果園港、沿江經濟帶,這些重慶的經濟引擎,助力著重慶經濟的騰飛。

這萬里滔滔,養育著一方人民。

人與江融為一體,共同展現著無與倫比的重慶之光,見證了重慶從一座內陸城市,一步步變為長江中上游地區的經濟高地、金融、科技創新和航運中心的樞紐。

這河水滾滾,成就著重慶的身份。

質樸的重慶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城市裡超1.3W座橋,遠遠高於其他城市,成就了這中國唯一的「橋都」!

這浪花朵朵,見證著新時代的崛起。

長江一頭建起了江北區CBD,一頭修起了彈子石長嘉匯,拉近了兩區的交往,帶動著經濟的發展,串聯起城市的南與北,東和西。

磅礴大氣的長江滋養了一代又一代重慶人。

在這一趟輪渡上、一陣江風中、一聲鳴笛里、一片江水畔,上演了太多愛恨情仇,見證了太多起起伏伏,也造就了重慶這座江湖城市。

你好,我是重慶吃喝玩樂團。

幫重慶人解決哪兒好吃、哪兒好耍的世界性難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8Jpe24BMH2_cNUgEFFi.html